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專題>>明珠瑪沁

果洛瑪沁:筑牢綠水青山發展底色 繪就壯麗高原最美畫卷

2022年09月27日16:34 |
小字號

 瑪沁縣大武鎮黨委、政府切實把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作為民生領域和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組、河湖長職能作用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志願者力量,盡心竭力守護著大武鎮區每一條江河、每一個湖泊、每一片草地,讓大武生態逐步實現由“盆景”到“風景”再到“前景”的轉變,讓山青水綠成為大武最美的底色,以綠色發展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用好黨建“指揮棒”,激發生態文明建設“新動能”。大武鎮以州委“一統領四推進”總體發展思路為領航標,以抓黨建促落實“四聯三卷”工作機制為有效抓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探索“黨建+生態環境保護”創新工作思路,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按照“三清三直三現場”的工作要求,鎮黨政班子、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生態環境保護組等實地調研查找各類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專題會議,制定專項整治方案,確定具體整改措施,按照時間節點高質量完成整改工作。積極發揮各村(社區)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帶領基層牧民黨員積極投身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按照大武鎮環境治理機制,定期開展環境整治、河道清理、道路暢通、水渠清淤和日常巡河巡湖等工作,真正實現“鎮區干淨整潔、牧區山清水秀”的治理目的。

念好河湖“清暢經”,推動河長制實現“河長治”。積極落實“河長制”,建立以黨委書記、鎮長、人大主席、各村(社區)黨支部書記為責任河長的聯動機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為落實好河長制各項工作建立了強有力的組織機構體系。協調推進河湖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污染防治等實際問題,加強巡河、問河,協調等工作。建立“一河一湖”巡河問題台賬,對發現的問題做到立行立改。及時更換鎮區河湖長制公示牌,設置舉報電話,接受社會公眾和媒體監督,發動牧民群眾積極參與治水。河長制工作從“有名”向“有實”、由“見河長、見湖長” 向“見行動、見成效”的轉變。

唱好生態“治理戲”,助力群眾端穩“生態碗”。通過開展義務植樹主題黨日活動,繼續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擴大城鄉綠色空間,為牧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大武。在鎮區各村大力推進飼草種植、退化草地改良,有效遏制天然草原的退化、沙化。

打好全域無垃圾“殲滅戰”,繪制美麗牧區“新面貌”。全鎮干部、各村(社區)生態環境保護組成員、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志願者、牧民黨員、生態管護員、巡河巡湖員自覺肩負起維護鎮區環境治理工作的責任,按照“十天一小掃、一月一大掃”的環境治理機制,圍繞城鄉環境、道路交通沿線、河道沿岸等重點地區精准發力,認真開展環境整治活動。建立全域無垃圾巡查整改台賬、垃圾轉運台賬,落實商戶門前“三包”責任制,並在轄區內商鋪、村(社區)居民戶之間開展衛生評比活動,形成你超我趕、比學趕超的良好局面。

學實做實生態文明“新思想”,引導樹立生態環保“新理念”。大武鎮依托鄉鎮黨校和鎮級、各村(社區)巾幗宣講隊、黨員宣講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微信公眾號等活動載體,在六五環境日、全國低碳日、百名干部下鄉活動、虫草採集等期間舉辦和開展生態河湖管護員培訓會和森林草原防滅火、野生動植物和水資源保護等宣傳活動,大力倡導生態環保理念,加大生態環保領域先進典型的宣傳選樹力度,帶動社會各界參與,助推形成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全面參與的行動體系。(來源:果洛州瑪沁縣委宣傳部)

(責編:顧斐菲、甘海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