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賡續“兩彈一星”精神 勇攀科技創新高峰

青海日報評論員
2022年08月07日09:28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重要講話精神、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舉辦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中國青年英才論壇,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和“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創新性舉措,是加強對青年人才思想政治引領的重要載體,意義重大。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20世紀50年代,一批世界頂尖科學家在青海大地創造了“兩彈一星”這一挺起中華民族脊梁的光輝業績,在“兩彈一星”研制的偉大征程中形成的“兩彈一星”精神展現了中國人自尊自覺的志氣,彰顯了中國人自強自立的骨氣,奠定了中國人自信自豪的底氣,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青海是“兩彈一星”精神的誕生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參加全國人代會青海代表團審議、兩次親臨青海考察工作,親自擘畫了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和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青海篇章的宏偉藍圖。實現宏偉藍圖,迫切需要從紅色精神中不斷汲取奮進的智慧和力量。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迫切需要增強精神動力。更好發揮人才第一資源作用,加強戰略人才力量建設,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篤信篤行,賡續血脈,要以“兩彈一星”精神陶冶情操、塑造靈魂,向老一代科學家學習,把科學理想、人生追求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願望緊密結合起來,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到民族復興的歷史上,寫到科技強國建設新征程中,在新征程上鑄就科學高峰,再創科技事業新輝煌。

院士專家、青年英才齊聚青海,心系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弘揚的是紅色傳統,傳承的是紅色基因,延續的是科學精神,折射的是“兩彈一星”精神在新時代的光芒。共同探討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和創新發展課題,描繪未來科技創新的美好藍圖,對推進青海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青海的發展帶來了科技創新的前沿聲音,注入了科技創新的強勁動力。我們要更好地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以更為深邃的視野、更為博大的胸懷、更為自信的態度,下真功夫、練真本事、求真學問,以使命感召、精神激勵、榜樣示范凝心聚力,吸引海內外人才,引領廣大青年自覺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做黨和人民最需要的事,爭做愛國奉獻、砥礪奮斗、自強自信、協同創新的奮進者,共同把“兩彈一星”的精神力量,轉化為新征程上強國惠民的實踐力量,在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青海篇章的偉大征程中綻放異彩、再創輝煌。

(責編:楊啟紅、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楊永良:守正創新是傳統技藝保持活力的良方
  再次走進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加牙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加牙藏族織毯技藝(以下簡稱“加牙藏毯”)傳習所時,傳承人楊永良和妻子正在捻線。“藏毯編織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技藝,包括羊毛的篩選、分色、捻線、桄線、洗紗、染色、晒紗、纏紗、圖案設計、上經、挽橧、鎖邊、編織、平整、掏溝等整套完整的編織工序。…
青海:“綠電5周”減排二氧化碳816.1萬噸
  人民網西寧8月2日電 (況玉)6月25日至7月29日,青海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為期35天的全清潔能源供電,活動期間,清潔能源發電量99.8億千瓦時,相當於減少燃煤453.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16.1萬噸,新能源發電量佔比、度電碳排放量等5項指標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青海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海西格爾木光伏產業園區。…
西寧這十年|農業升級、農村進步、農民發展
  人民網西寧8月4日電 (劉沛然)為更加全面系統地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西寧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情況,8月4日,西寧市委宣傳部召開“西寧這十年”第三場新聞發布會,西寧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沈有珊做了相關介紹。 十年來,西寧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高位推進、盡銳出戰,統籌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鄉村地區脫貧攻堅全面勝利,鄉村產業提質增效,基礎設施補齊短板,文明鄉村漸入佳境,治理能力不斷提升,鄉村環境持續向好,民生福祉更加殷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