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合作專題>>青海智庫建言

加快推進青海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

劉士林
2021年12月03日11:00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提出的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的重大要求,大力推進青海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青海省委黨校組織省內外專家學者圍繞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開展深入研究,現形成系列研究報告,以資參考。

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是青海的時代使命和重大戰略任務。生態旅游作為我國深化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豐富旅游產品結構的“攻堅方向”,面臨著嚴格遵循生態保護“紅線”和創新自然資源可持續有償使用制度的突出矛盾。青海發展生態旅游不可能照搬東中部模式,走大資本帶動大眾旅游消費、大項目推動投資和稅收增長的發展路徑,而要站在承擔國家生態安全、民族永續發展重任的高度,聚焦建設生態文明高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尊重生態環境保護對旅游產品供給和旅游市場開拓的剛性約束,充分發揮生態保護對生態旅游品牌的增勢賦能作用,積極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

一、青海建設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面臨的主要問題

青海是我國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主要生態產品輸出供給地,具有發展生態旅游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近年來,青海省生態旅游業得到快速發展,但也面臨著一些深層次和結構性的問題,必須盡快加以研究和解決。

一是游客數量和旅游外匯收入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但總的體量有待進一步提高。2018年全年,全省共接待國內外游客4204.3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7%﹔2019年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5080.1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8%,累計增速穩定在20%左右。但2018年入境游客6.92萬人次,2019年入境游客7.31萬人次,增幅不大,2019年旅游外匯收入2.3億元,較2018年的2.39億元略有減少,入境游客和旅游外匯收入佔游客總人數和旅游總收入不足1%,與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的目標和要求不相匹配。

二是生態旅游發展的總體思路不清晰。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祁連山國家公園及周邊集聚的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濕地公園和特色景區等,均作為重要節點納入“走進可可西裡·尋覓藏羚羊生態旅游線”“黃河廊道生態自駕車旅游線”“唐蕃古道生態自駕旅游線”等旅游精品線路。但是還缺乏全域發展生態旅游的總體思路和因地制宜的具體措施,尤其對國家公園范圍內及周邊的自然資源可否利用、如何利用等問題並未形成廣泛共識。

三是生態旅游產品與服務和文化生態保護與傳承的結合度還不高。《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提出堅持現代化與民族特色相結合,使優秀文化世代傳承,共創文化精神家園。目前來看,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的戰略目標,與熱貢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和格薩爾(果洛)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黃河上游河湟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創建﹔與互助土族、循化撒拉族、海西德都蒙古、玉樹康巴等省級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尚未進行有效結合。在《關於加快全域旅游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中,對青海世居少數民族中的神山聖湖崇拜、自然禁忌機制、生態補償風俗未提及﹔對歷代詩詞、游記、筆記、小說中關於三江源等的珍貴資料未系統整理﹔對青海與內地及新疆、西藏的商貿和人文交流也未作出安排。以歷史文脈挖掘、創意設計融入提升生態旅游文化內涵的工作未得到足夠重視,影響了青海省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與高質量發展。

四是生態保護、環境污染和疫情防控等多重壓力疊加,生態旅游發展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近年來,青海持續加大對生態保護和環境污染治理的投入,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但生態文明制度還不完善、生態保護與修復系統性不足、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不暢等問題未得到很好的解決。青海地廣人稀、地形氣候復雜,應急救援、疫情防控和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再加上旅游產業鏈條長、關聯行業多、涉及部門廣,以及自主設計旅游線路的自駕游不斷增多等因素,要建立廣覆蓋、高質量的旅游安全保障體系面臨諸多困難。因此,從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標准推進的角度,如何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讓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獲得合理回報全面對接等,也是亟待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二、青海建設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對策與建議

在民族文化多元、地域面積廣袤、常住人口密度稀疏的青海建設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是一個新生事物,並無成功案例和現成模式可以照搬。提出建議如下:

(一)深入開展符合青海需要的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理論研究,為有關規劃建設、考核評估提供指導

目前關於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的研究主要來自西方國家。由於中西在生態文明制度起源、生態價值觀念歷史形態、生態責任制度體系構建及經濟綠色轉型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其理論成果和建設經驗是否適合青海,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加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因此,應以“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使青海成為美麗中國的亮麗名片”為方向,以生態旅游發展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民族地區繁榮安全穩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建立高水平的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智庫。組織包括來自多部門、多學科、多領域的團隊和專家,聚焦青海生態旅游發展的頂層設計、戰略定位、突出問題、機制“痛點”,就青海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的內涵形態、規劃建設、績效考核評估標准等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研究,為青海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二)重視生態文化建設對提升生態旅游品牌價值的作用,深入挖掘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文脈,塑造富有人文魅力的生態旅游目的地形象

青海應以堅持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重點,圍繞包容開放、交往融合、多元一體,對體現青海和中原、新疆、內蒙、西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創新發展的文化資源進行全面研究。從張騫、班超、左宗棠和《大唐西域記》《長春真人西游記》《突厥語大詞典》等有關人物事件、景觀遺址、文物典籍詩詞、少數民族歷史和文化研究中選取若干代表性事項,作為塑造青海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人文形象的“重心”和“主體”,引領游客在生態旅游中感悟“中華美學精神”“中國審美理想”,展示中華文明在包容開放、創造創新中活態傳承的生機活力。同時,深入研究它們對社會文化、語言、宗教、文學、建筑、藝術、飲食、習俗、服飾等方面的影響,作為提煉相關地區深厚歷史積澱、提煉區域文化多彩記憶的基礎,講好講活中國特色生態文化體系的青海故事,實現以文化補生態、以文化傳承促進生態旅游發展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以國家公園建設為引領的生態旅游發展部門協同機制

建設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是一項具有長期性、艱巨性、開拓性的系統工程,涉及多個部門和不同主體,必須建立健全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自然資源管理和推動生態旅游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推進深化改革與擴大開放舉措系統集成。

首先,青海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周期長、見效慢,特別需要加強黨的統一指揮和領導。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對涉及生態旅游發展的重大行政決策、重大領域執法和重大決策、先行先試授權等機制進行全面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加快建立有效約束開發行為和促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生態文明法律制度和生態旅游發展制度。將《青海省生態旅游發展條例》列入青海省人大立法計劃,盡快啟動組織起草工作,使青海的生態旅游發展有綱可循、有法可依。

其次,按照“三個最大”的省情定位和著力建設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要求,對青海省旅游綠色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規則、青海省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等進行修訂和修編,加快推進生態旅游業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龍頭產業。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促進大眾旅游向生態旅游轉型發展,以生態旅游戰略提升全域旅游在交通便利程度、接待人性化服務水平、產品和服務成本控制等方面高質量發展。更加重視兼顧重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保護和科研、教育、游憩等綜合功能發揮,以深化體驗為主導有序提高旅游供給服務能力,廢除以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為目標粗放發展模式。加強組織領導,將青海省旅游綠色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及其工作機制進行更名和升級,建立青海省生態旅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和省內生態旅游發展協調會議制度。全面提升工作職能的針對性、前瞻性。

再次,進一步體現“國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傳承”的國家公園建設理念,增強國內民眾和國際社會對青海生態旅游作為國民福利和人類文明成果的認同感,突出青海提供生態服務和構建生態文明體系的源頭價值,發揮青海生態旅游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引領示范作用。一方面,可參照《南水北調工程基金籌集和使用管理辦法》(國辦發〔2004〕86號)、《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財綜〔2009〕90號)建立“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在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流域除西部省份以外的地區進行募集,由省級電網企業與各級城市供水企業在向電力、自來水用戶收取電費、水費時一並代征。募集資金中留出一定比例用於支持青海各地生態旅游示范區與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建設、標准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青海生態旅游產品的宣傳推廣以及公益性生態知識培訓項目等。另一方面,在全面推行國家公園旅游限額管理和預約制度的基礎上,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額用於鼓勵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個人以捐贈實物或資金的形式參與青海的生態文明建設。此外,還可通過以志願服務時長兌換國家公園門票預約優先權的形式,吸引社會各界志願者特別是青少年志願者參與國家公園志願服務工作。

(作者:劉士林 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教授)

(責編:劉沛然、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