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辦理建筑許可)作為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中涵蓋流程相對較多、辦理時間相對較長且涉及部門相對較廣的重要指標,能夠全面反映地區營商環境現實。該指標的改進空間大且可操作性強,能夠從優化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強化制度規范等方面入手,通過技術性手段在短期內有效改善。
青海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的現狀
青海省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中,“辦理建筑許可”指標是衡量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的重要指標,《青海省營商環境試評價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中“辦理建筑許可”指標的測評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青海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現狀。在指標的具體測評中,“獲得建筑許可程序”從辦理事項所需的環節和所需的資料兩個方面進行測評﹔“獲得建筑許可時間”測評辦理事項耗費的時間﹔“獲得建筑許可成本”測評辦理事項的成本(佔該地區人均工資的百分比)﹔建筑質量控制指數測評建筑質量控制的能力,包括建筑法規,建筑前期、施工期以及施工后質量控制,從業人員專業資質,相關保險等方面。
根據《報告》和評估組調研過程中採集到的數據,2018年全省“辦理建筑許可”指標得分均值為57.86,2019年全省均值為58.83,比2018年略有提高。2019年除海南州、海北州外,其余地區指標得分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總體各地區指標得分較低,如海東市2018年得分全省最低為37.47,2019年雖然提高到46.54,但還是未達到及格線。
“辦理建筑許可”指標中耗時和所需資料的數據比較大,與現有改革的狀態不夠匹配,其主要原因在於:一是“辦理建筑許可”指標評價的是從項目立項到辦理不動產登記的全過程,指標評價的流程長、環節多,涉及的部門和中介組織多,時間跨度非常長。因此,如果要充分體現改革現實,採集數據則必須按照指標流程環節進行抽取數據,導致的結果就是數據呈現“碎片化”狀態,無法有效形成指標全流程的數據鏈條,同時,在查詢項目檔案時需要參與的相關部門和單位太多,無法有效實施“數據的雙向稽核”。二是“辦理建筑許可”指標評價的對象是市場主體投資的單體建筑物,全省大多地區缺少符合要求的建筑項目,大多以小區或建筑群為主,同時,除西寧市、海東市、海西州外其余地區很少有市場主體投資的建筑項目,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最終評價的結果。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辦理建筑施工許可效率較低,具體表現為審批流程多、時間長、費用高。在流程環節上,辦理建筑施工許可企業需要向住建、人防、消防、環保、氣象等多個職能部門申請審批,平均需要20個左右環節。在所需時間上,2019年全省平均為283天(去除法定節假日),而江蘇平均需152.1天。在所需費用上,青海平均為人均工資的3.9倍,處於較高水平,省內相關中介服務市場的開放度不夠,市場主體不足,形成了“相對壟斷”,造成相關成本居高不下。在所需提供的資料上,青海省平均需要提交資料153分,許多資料如身份証明、企業資質等不能實現用戶認証互通,造成一些資料重復提交。
二是現有信息系統使用不足。2016年全省進行了“三規合一”試點,上線運行了“三規合一”的信息系統。該系統作為辦理建筑許可指標的輔助系統,在實際辦理過程中使用不足。以海晏縣為例,2016年至2018年使用量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即從2016年277件、2017年99件下降到2018年94件。
三是項目檔案資料不全。由於建設項目周期長,時間跨度大,涉及部門、領域多,再加之缺乏系統有效的建設項目檔案管理制度,各地建設項目檔案存檔標准不一致,資料不全,缺少全流程的檔案資料,不便於通過對檔案的分析梳理查找整個流程中存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進一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建議
1.推動審批流程標准化規范化建設。一是統一設立線上平台和線下窗口。建立“一站式”網上審批系統,在行政服務中心設立工程建設項目綜合服務窗口,全程“一口進件、並聯審批、一口出件”,設立綜合服務咨詢台為申請人提供相關咨詢服務。二是統一公布審批事項清單和流程圖示范文本。明確所有審批事項的適用范圍、前置條件、辦理時限,並通過網站、微信、辦事指南等形式告知申請人。三是統一劃分審批階段。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劃分為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4個階段,明確每個階段的牽頭部門。四是統一制定申報表單。各審批階段的牽頭部門負責制定一張申報表單、一份辦事指南,部門間共享企業申報信息,企業不再另行提交材料。五是統一項目代碼。將項目代碼作為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唯一身份標識,審批、監管、建設實施進展等信息均通過代碼歸集。
2.創新方式方法,提升辦理建筑施工許可效率。一是依托“互聯網+圖審”,將建筑施工圖、防雷設計、消防設計等審查統一納入綜合性審圖中心,實現多審合一。二是適時試點啟動“容缺受理”機制,如企業施工圖送審手續不全,可協調相關部門提前進入,幫助企業完成審查。三是實行“告知承諾代審批”的方式。針對節水、抗震、防雷等過去須審批且耗時長的事項,取消審批,以雙向信用承諾為基礎,簽訂承諾書,約定企業需要滿足的技術規范和行業標准﹔簽訂承諾書后,住建、人防、消防、環保、氣象、地震等職能部門主動提前介入,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四是推行“聯合驗收機制”,破除原來各單項驗收環環相扣、互為前置的限制,工程項目在單項驗收具備條件后可以直接申請驗收,由政府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和專家聯合驗收,可極大縮短項目驗收時間,從而建立一站式驗收管理機制。五是建立基於不同項目類型、不同風險等級的差異化現場質量監管體系,取消低風險項目首次監管會議、檢查和竣工備案環節。
3.進一步推進“三規合一”。針對“三規合一”試點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利用機構改革的新契機,全面深入推進“三規合一”的試點工作,由省級部門在試點縣域優先編制國土空間規劃,並將林草規劃、生態環境部門的生態紅線、文體旅游部門的文物紫線、自然資源部門的影像圖一並納入空間規劃,從而有利於輔助選址、項目審查及重大項目庫落地﹔率先開展建設項目標准化研究,對於簡單的投資項目爭取省人民政府授權試點縣域開展網上審查用地規劃建議書、網上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証、網上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工作,並通過充分授權窗口管理人員對於符合條件的投資項目由系統直接辦理相關許可。
中介機構發布成人招生信息?青海師范大學發布聲明 人民網西寧8月21日電 (陳晶)近期,有中介機構利用網絡等媒介,以青海師范大學的名義發布成人招生宣傳信息。8月19日,青海師范大學發布聲明,成人學歷繼續教育從未與任何教育機構合作招生。 凡需參加青海師范大學繼續教育與培訓學院成人學歷繼續…【詳細】
以改革創新精神 大力推動青海高質量發展 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情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高度評價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庄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