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瑪多“5·22”地震災情重傷亡輕的背后

馬盛楠 甘海瓊 蔣瑩 陳明菊

2021年06月02日22:17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5月22日2時04分,青海省瑪多縣發生7.4級強震,持續時間長達71秒,最高烈度為10度。此次地震是汶川地震之后我國發生的震級最高的一次地震。

在5月28日召開的青海瑪多“5·22”地震烈度圖新聞發布會上,青海省地震局局長楊立明表示,此次地震整體呈現災情重、傷亡輕的特征。截至5月27日,累計收治傷員19人,無一人死亡﹔但地震造成房屋受損比較嚴重,特別是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破壞嚴重:造成地表破裂近70公裡,野馬灘1號橋、2號橋坍塌……

野馬灘大橋坍塌。人民網 蔣瑩攝

地處黃河源頭的瑪多縣,是青海省海拔最高的縣,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全縣總面積2.53萬平方公裡,總人口1.6萬人,人口密度約為每2平方公裡1人,也是青海省人口最少的縣。

災情重而傷亡輕,僅僅是因為地廣人稀嗎?震后本網第一時間到達震區,見証了高寒缺氧下干群齊心、緊張有序開展抗震救災的真實場景,強震之下傷亡輕並非出於偶然。

應急救援有力行動迅速

“我認為我們非常幸運,家裡人都沒事。”此次地震造成瑪多縣瑪查理鎮江措村牧民東智家裡60余隻羊傷亡。“鄉鎮府第一時間送來了救災帳篷,為我們支了爐子取暖。”東智掀開帳篷門帘,隻見他的孩子坐在床墊上,被厚厚的毛毯圍裹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地眨巴著。

東智家的孩子。人民網 蔣瑩攝

地震發生半個小時內,青海省委省政府第一時間作出安排,並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青海瑪多“5·22”地震抗震救災領導小組,迅速啟動特別重大地震災害Ⅱ級應急響應,對抗震救災作出安排部署。相關部門和地區、駐地軍警部隊、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聞訊而動、迅速集結、趕赴災區。同時,瑪多縣也積極組織領導救援,各鄉鎮及教育、衛生、民政等有關部門,迅速組織1790余名黨員干部,“第一書記”、駐村干部、生態管護員、民兵預備役人員3100余人奔赴災區一線,逐村、逐戶排查人畜傷亡、財產損失、基礎設施損毀情況。

5月22日10時40分,本網抵達黃河鄉藏文寄宿學校。五星紅旗在疾風驟雪中飄揚,操場上早已立起一頂頂深藍色的救災帳篷,186名學生全被安全轉移至帳篷中。“震后3分鐘,我們就趕到了黃河鄉藏文寄宿學校﹔5分鐘內,與老師一同把學生們全部疏散到操場。”黃河鄉派出所所長更尕才讓說,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將孩子們安全轉移到了搭建好的救災帳篷內。

瑪多縣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人民網 蔣瑩攝

房屋建筑抗震性能良好

“我們經歷了這麼嚴重的地震,卻沒有一個人死亡,真的是感謝習近平總書記、感謝共產黨。沒有共產黨的領導組織,沒有這幾年新建的房屋,我們想都不敢想會是什麼樣的后果。” 瑪多縣瑪查理鎮野牛溝村原黨支部書記卓瑪次仁滿含熱淚地說。本網在瑪多縣瑪查理鎮瑪查裡新村看到,部分房屋出現牆體裂縫、地板隆起的情況,但房屋外觀較完整。

震后的黃河鄉藏文寄宿學校。人民網 蔣瑩攝

“實施脫貧攻堅、農牧區定居點建設后,抗震能力顯著提高。”5月28日,青海瑪多“5·22”地震烈度圖新聞發布會上,楊立明道出傷亡輕的另一方面原因。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副主任、青海師范大學校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史培軍接受本網專訪時表示,房屋質量發揮了至關重要的防護作用,抗震設防比較高的扶貧安置房成了抵御此次地震的抗震房。

震區多名干部表示,群眾現如今居住的房屋抗震性能好、質量安全高,“這都得益於脫貧攻堅、移民搬遷安置、農牧區危舊房改造等一系列好政策。”

震后,牧民得到妥善安置。人民網 蔣瑩攝

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扎實

“大家不要慌、不要怕,和平常演練一樣……”地震發生后,瑪沁縣優雲鄉寄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達州才讓迅速組織學生緊急疏散。他同其他老師一邊打開手機照明,一邊引導學生前往操場集合。隨后,各班老師立即按班級聚攏學生清點人數。“好在平時都有應急疏散演練,才不至於太慌亂。”達州才讓坦言。

黃河鄉藏文寄宿學校的學生。人民網 蔣瑩攝

近年來,青海省十分重視對群眾的防災減災教育,持續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宣傳。2015年起,果洛州各中小學校逐漸將消防安全教育制度化,寒暑假期前給學生布置“消防家庭作業”,每年開學第一課,老師又帶著學生復習消防知識﹔防災減災日、防災減災周……果洛州消防、應急、教育等相關單位利用特殊節點,廣泛宣傳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不斷強化安全教育理念。

【記者手記】

5月22日凌晨,許多西寧市民在睡夢中被搖醒。

地震!

打開手機:“青海省地震局新聞發布”微信群,媒體同行們的問詢信息,立時刷滿了屏幕。

很快,所有人心頭一沉: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02時04分,青海省果洛州瑪多縣發生地震,震級7.4!

這意味著,青海瑪多“5·22”地震成為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國發生的震級最高的一次地震。

凌晨4時,青海省地震局三樓會議室,擠滿了前來參加新聞通氣會的記者,大家臉上都寫滿焦急——震級如此之高,傷亡情況如何,所有人都懸著一顆心。而在半個多小時前,青海省地震局的工作隊已經連夜奔赴一線——高原內外,多少人的不眠夜!

我們人民網青海頻道的工作群裡,同志們也都主動“請戰”,要去受災前線採寫第一手的報道。連夜分工,凌晨5時,我們安排了骨干人員第一時間奔赴瑪多縣黃河鄉震中,所見所聞,令我們既揪心,又長出一口氣:

揪心的是,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破壞嚴重,野馬灘1號橋、2號橋坍塌……

長出一口氣:我們在瑪多縣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看到,救援組織領導有力、現場處置保障有序……

原因何在?

客觀講,瑪多縣,地廣人稀,震區部分牧民正值轉場季,在外游牧也是一種“疏散”。

但仍有大量群眾生活在瑪多,自然界的大災前每一個生命都是脆弱的。然而,震級高、烈度大、余震多的這場強震,幸無一人遇難,除了“地廣人稀”的客觀原因,我們在現場也耳聞目睹了更多:

脫貧攻堅、移民安置搬遷、農牧民危舊房改造等政策,使得房屋質量在強震中經受住了考驗。

轉移安置行動迅速。截至地震發生當日18時,瑪多全縣已經轉移安置了5409人,2000頂帳篷、5000張床、2000個火爐、1000噸大煤等物資陸續投放到各個安置點。震后不到24小時,瑪多縣11個安置點的帳篷亮起了燈。

……

我們懸著的心都落了地:強震突如其來,而瑪多沒有亂。

5月31日12時,青海省終止青海瑪多“5·22”重大地震災害Ⅱ級應急響應。十天夜以繼日的報道,發布新聞百余條,我們慶幸,頁面沒有調整過黑白。

生活還要繼續。災情重、影響范圍廣,災后建設任重道遠。但黃河源頭縣、三江源頭省,經歷過災難洗禮的高原兒女們,有信心,更有底氣。

強震之下,不亂的瑪多,信心比黃金還珍貴!

(責編:劉沛然、甘海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