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優秀國產紀錄片越來越多,讓更多觀眾看到它們的美好
近日,體育題材紀錄片《棒!少年》在院線上映,以流暢的剪輯、動人的故事呈現引發熱議。在不久前舉行的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該片被評為評審團特別推薦優秀紀錄片,由此也引發了人們對國產紀錄片的關注。
紀錄片被稱為“時代影像志”,具有獨特的思想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傳播價值。相關數據表明,近年來國產紀錄片年輕觀眾激增,觀看紀錄片成為年輕人認知和探索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的《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20》顯示,我國紀錄片發展實現多點突破、質量總體提升,目前進入高質量發展關鍵期,產業鏈各環節日益成熟,整體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近年來,大量優秀電視紀錄片受到歡迎。如《舌尖上的中國》《我在故宮修文物》《航拍中國》等,不僅創造了較高的收視率,同時也獲得了較好的口碑。一些電影紀錄片在票房和口碑上也取得了不俗成績。以《棒!少年》為例,該片有大量側寫、空鏡等鏡頭設置,以及成熟的敘事文本和剪輯手法,傳遞出關於時代變遷、少年成長、體育運動發展的人文思考,讓觀眾獲得劇情片般的沉浸式觀感。觀察前幾年上映的紀錄片,《二十二》斬獲1.7億元票房,《岡仁波齊》以1500萬元制作成本,取得近1億元票房。這些成績離不開影片本身內容質量的過硬,體現出國產紀錄片在融合社會關懷與藝術品質方面的探索。
不過,和全球范圍內其他國家一樣,相較於電視熒幕和流媒體平台而言,對於紀錄片來說,大銀幕仍然是一道門檻,難以躋身電影市場的主流。如何讓更多國產優秀電影紀錄片叫好又叫座,推動電影紀錄片更好融入電影市場,在電影市場獲得更好的發展,為世界電影和紀錄片行業提供中國經驗?
一方面需要電影創作更加多樣化,解決創作源頭的問題,培育觀眾更加多樣化的審美習慣,從而促進電影紀錄片更好融入電影市場。而電影觀眾審美趣味的多元化,最重要的是要在創作上下足功夫,市場要提供包括電影紀錄片在內的更加多樣化的影片。另一方面,電影紀錄片要取得市場成功,不僅要在創作上有好內容,創作之外的功夫也不能疏忽。要做好電影上映前的預熱,在中國電影市場發展得越來越好的基礎上,用好上映期間的口碑拉動效應。
希望優秀國產紀錄片越來越多,讓更多觀眾看到它們的美好,更好地豐富電影市場,更加有力地助推電影市場的多樣化發展,為世界電影和紀錄片行業提供更多寶貴的中國經驗。
持續加強部署指導全省防汛工作 8月18日,記者從青海省應急管理廳獲悉,根據相關部門會商研判,近期青海省仍有較強降雨過程,局部地區極端強降雨依然可能發生。為全面做好防汛各項工作,省應急廳及時召開全省防汛視頻會商調度會,聽取各地雨情、水情、汛情及防汛工作開展情況,分析當…【詳細】
爭取落實瑪多“5·22”地震災后恢復重建中央預算內投資6.6億元 8月18日,記者從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了解到,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達青海省瑪多“5·22”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重點項目18項,總投資8.15億元,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6.55億元,目前已到位資金3.32億元。這批項目的安排,將有力支…【詳細】
百頭野牦牛現身三江源國家公園 青海日報記者 程宦寧、包利英攝 日前,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曲麻河鄉昂拉村生態管護員濤西昂扎在雜日尕吶山巡護途中拍攝到了一個極為震撼、又特別罕見的場面:一個種群數量達二三百頭的野牦牛群正在悠閑地吃草。 近年來,隨著玉樹州保護生態的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