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人民网记者遍神州>>人民日报看青海

人民日报看青海|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监测能力

何勇 贾丰丰
2022年12月06日15:5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实时观测、定时分析、数据共享

青海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在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南山东路的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随着工作人员轻点鼠标,“青海生态之窗”大屏幕上,镜头缓缓拉近,几只普氏原羚渐渐清晰起来。只见它们的后腿猛然蹬地、前腿朝后弯曲,在空中跃出一道曲线,奔跑的身影和远处青海湖的潋滟碧波相映成趣。

“这就是青海湖南岸的江西沟农场里普氏原羚的实时画面。”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信息中心主任李飞一边讲解,一边和同事切换镜头,玉树藏族自治州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果洛藏族自治州年宝玉则、可可西里五道梁等地的实时景况依次呈现,随着镜头的拉近放大,黑颈鹤、斑头雁、旱獭、藏羚羊的身影不时划过屏幕。

“作为全国率先依托重大生态工程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的省份之一,青海经过10余年的努力,生态监测工作已从三江源地区拓展到全省各地,监测指标由最初的9类147项扩展到11类273项,各类重大生态工程生态地面监测站点从三江源区的700多个增加到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区域的1360个,监测手段更丰富、监测内容更全面。”李飞说。

据介绍,借助遥感与地面监测紧密结合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目前青海已实现对全省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监测的全覆盖,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科学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成效提供基础数据,以切实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系统加强全省生态环境综合监测能力。

截至“十三五”末,依托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生态监测项目,青海省已在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重点区域开展了草地、林地、湿地、沙化土地、水文水资源、水土保持、气象要素、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状况监测等多个生态环境要素的监测工作,并在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区域已建成的地面监测网络基础上,持续加强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站网建设。目前,青海省已布设99个地表水手工监测断面、37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27个地下水监测点、58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72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469个声环境监测点(线),514个土壤监测点,203个辐射环境监测点位,持续开展全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共同构成了系统化的地面生态监测网络。同时,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状况变化监测,并对生态问题和生态变化状况原因等进行定期遥感调查评估。“目前的生态监测网络,不仅高效便捷,还立体全面。”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方华介绍。

“以青海湖生态保护为例,我们充分发挥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与地面监测技术的优势,探索建立多维度协作与验证的新型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开展了青海湖透明度等部分水环境指标遥感和地面相结合的立体监测,可以说是定期持续进行着‘全面体检’。”方华解释,“这不仅让我们有了‘火眼金睛’,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分析技术,更为我们进行科学保护决策装上了‘智慧大脑’。”

建好只是第一步,用好才是关键。

今年5月,青海省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对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重点区域遥感监测发现的疑似异常点位进行现场核查时发现,青海某公司存在钾盐矿新增盐田未批先建问题,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及时进行了立案查处,向该企业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该企业生态环境违法问题处罚56.49万元,并责令该企业将新增的盐田恢复原貌。

“这背后,离不开我们正在探索的观测视频数据自动化识别疑似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和报警功能,特别是在应对执法路程远、传统取证较难等执法难题时,能够更好地提供事实依据,提高执法效率。”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余全盛介绍,“与此同时,我们还联合自然资源、水利、林草、气象等部门组建了省重大生态工程生态监测工作组,将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移动执法平台、有毒有害气体监测预警系统进行整合,更加突出了执法的精准性、科学性。2021年以来,系统发现并向企业推送重要预警信息共计85起。”

监督有了“千里眼”,管理有了硬抓手,生态保护宣传也有了好阵地。“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做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推动生态环境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应用,继续完善‘青海生态之窗’生态观测系统等生态环境物联网建设,并借此打造生态文明宣传阵地,以科技手段切实守护好‘中华水塔’,为生态安全屏障筑牢铜墙铁壁。”青海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责编:况玉、刘沛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12月5日起西宁与各市州县间道路恢复通行
  人民网西宁12月5日电 12月4日,西宁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发布通告,具体通告内容如下: 关于恢复西宁市主城区和辖区、辖县外围道路通行的通告 为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精准防控工作,依据市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的要求,现将西宁市主城区和辖区、辖县恢复外围道路通行的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2022年12月5日0时起,恢复西宁市主城区与湟中区(含多巴片区、甘河工业园区)、湟源县、大通县之间的道路通行;恢复西宁市湟中区(含多巴片区、甘河工业园区)、湟源县、大通县相互之间的道路通行;恢复西宁市与各市、州、县之间的道路通行。 二、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所有道路正常通行;各类短中长途客运班车、城乡公交、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的基础上正常通行。…
无外出需求可不做核酸!西宁核酸筛查有新变化
  人民网西宁12月1日电 本网从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获悉,西宁将精准高效开展核酸筛查。 具体来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对全市长期居家老人、居家办公和学习人员、婴幼儿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无外出需求,可不参加社区核酸筛查;优化核酸检测点位布局,继续完善“15分钟核酸采样圈”,满足市民出入公共场所查验核酸阴性证明需求。…
哪些人群会被赋红黄码?怎么转码?西宁最新回应
  人民网西宁12月3日电 本网从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获悉,为有力有效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西宁市将对疫情防控风险人群实施赋码转码管理。 具体来说,将实行重点人群“信康码”的动态赋码管理,并根据市民核酸检测情况及时动态调整其赋码状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