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大通:强化党建引领 赋能乡村振兴

秋光绚丽,金风送爽。连日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西宁市大通县桦林乡引起热烈反响。
重点项目建起来,村集体经济强起来,党组织成为引领群众发展致富的“主心骨”。
东庄村村史馆前的文化广场上,党支部书记苏海清和村民们拉着家常,“大家可以安安心心在家门口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方便,生活真的很安逸。”东庄村党支部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相结合,于2021年3月注册成立东清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一支由监测户、脱贫户及富余劳动力组成的具备一定资质能力的工程施工队伍,实现年收益8万元,有效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
基础设施强起来,公共服务优起来,美丽乡村成了农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林下秋来风景异,只见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旁的青瓦红墙的房屋,错落有致。阿家沟村党支部围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外墙保温项目132个和“厕所革命”项目74个。投入10万元完成全村河道沟渠治理。在青海省总工会的帮扶下,投入6万元完成全村主要道路沿途绿化,村里先后铺设了3公里柏油路。
特色养殖活起来,农民口袋鼓起来,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鄂博沟村、峡口村、阿家沟村3个党支部牢牢抓住“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引进企业”这个“牛鼻子”,创新建立了“共同投入资金、共同经营管理、共同分配收益”的金悦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这个集现代化、规模化为一体的蛋鸡生态养殖场,年产蛋量达到612吨,实现累计分红49.8万元,“小鸡蛋”让脑山地区的经济发展由“输血”向“造血”转变,3个脱贫村共同致富的信心更足、道路更宽广。
特色种植绿起来,产品质量提起来,种植产业越来越有奔头。
胜利村的马铃薯种植基地里种植的青薯9号、青薯10号刚完成采收。每当采收时,多台采收机器在地里来回穿梭,十多名村民紧随其后忙着拾捡,三轮车轮流运输,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今年的马铃薯每斤价格比去年同比增长0.3元左右!”胜利村马铃薯种植大户刘先生喜滋滋地说。家门口的马铃薯和露天蔬菜种植,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机会。
“党建+”模式全力推进劳务输出组织化,红色领航铺就群众增收幸福路。
关巴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服务劳务输出工作站的作用,将“党建+劳务输出”作为“一村一亮点”党建品牌创建新思路,牢牢把稳党建领航的“方向舵”,通过“党建+”模式全力推进关巴村“点对点”务工型劳务输出组织化。“‘点对点’劳务输出成为我们村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我们村赴石油局务工人员中有48户在桥头镇或者西宁市区购买了商品房。”关巴村党支部书记包国玉介绍道。
2022年初,关巴村党支部开展“点对点”劳务输出行动,为花土沟石油局输送返岗复工人员101人。辐射带动城关、东峡等周边乡镇和互助、民和等区县务工人员450余人。2022年预计实现务工收入660余万元,带动周边乡镇群众增收1140余万元,“点对点”劳务输出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来源:西宁市大通县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青海马什格羊水库蓄水成功 将改善农田灌溉面积7.91万亩
- 人民网西宁11月8日电 (杨启红)本网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近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马什格羊水库成功蓄水至水库正常蓄水位3286.20米,水库库容达到1088.4万立方米,蓄水任务顺利完成,标志着马什格羊水库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马什格羊水库。…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