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 七彩袖舞出“国际范”
卓扎滩原生态景区游客络绎不绝。互助县文体旅游局供图
高空飞翔。互助县文体旅游局供图
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互助县文体旅游局供图
花漫昆仑奇幻城。互助县文体旅游局供图
体验式小木屋。互助县文体旅游局供图
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互助县文体旅游局供图
“平均每天有六七桌客人,大多数是周边地区的。一到周末十桌都能坐满。”走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小庄村阿辉农家乐,老板阿生成一家忙得脚不沾地。
成立于2016年的互助县葱花香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位于东和乡麻吉村。短短几年间,公司建成集花卉观赏、农事体验、乡村餐饮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接待点。去年接待游客27万多人次,景区综合收入超过880万元。
乘着冬奥会的东风,春节假期,冰雪旅游让距离麻吉村几公里外的威远镇卓扎滩村着实“火”了一把。雪地悠波球、雪上摩托车……多种玩法让不少游客争相“打卡”。
一人一企一村,三条不同的发展轨迹背后是互助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提出,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催征号角中既有悠深的历史回响,更有刚健奋发的时代强音。当我们试着去将这两种声音融合在一起,脑海中不禁涤荡出一曲发展的交响。或许,这可以回答,在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的征程中,互助是如何解答资源与产业、传承与发展、单一与多元这三道命题。
从资源到产业
——互助县产业发展与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相融相联相关。从资源到产业,这条路的背后是互助人的大胆探索和敢为人先
作为全国惟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县旅游产业具有独特的发展禀赋:丰富的人文景观、生态景观和田园风光融合荟萃,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青稞酒文化多姿多彩。
梳理互助县旅游业发展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首数威远镇小庄村。
1987年,当时还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国龙为丰富村民的闲暇生活,在村里组建了一支安昭舞蹈队。参加过几次演出后,县上开始有意识地安排一些观摩、学习的人员到小庄村。1996年,民俗旅游接待点在小庄村挂牌。除了接待,村里陆续来了一些媒体记者采访、报道,村子犹如一池春水,泛起了阵阵涟漪,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土族民俗文化中蕴藏的“商机”。在省内几家旅行社的支持下,小庄村的游客越来越多,参与接待的村民越来越多。到2007年,小庄村从事旅游接待的农户发展到40多户,村上95%的劳动力从事着与民俗旅游相关的工作。昔日与土坷垃打交道的农民成功转型为旅游这个“朝阳产业”的从业者。
“道拉”歌声亮,“安昭”舞姿美。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因素。如何让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在王国龙的印象中,2010年之后,小庄村逐渐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10年之后,村里不仅实施了农家院卫生间提档升级、污水管网改造、天然气入户等项目,还迎来了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从一穷二白的贫困山村到“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得益于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小庄人的致富门路更加多元,一些村民甚至将自家新建的房屋租给他人经营“农家乐”,自己再到“农家乐”务工。与此同时,互助县以创建互助土族故土园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不断加强彩虹部落、纳顿庄园、土族风情园等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让所有景区提档升级、新装亮相,进一步增强了旅游功能和吸引力。
“回顾互助县旅游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无疑是发展最快的十年。”在互助县文体旅游局采访时,办公室副主任丹存福感慨地说。
的确,在经历起步阶段、雏形阶段后,过去几年,互助县通过不断增设项目、扩大规模、延长周期,持续丰富和优化旅游活动内容和形式,旅游业发展脚步明显加快。主动融入国家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三区”建设。土族故土园成功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继青海湖、塔尔寺后全省第3家、海东市第1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或许这种进步可以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王国龙做过统计,2020年,小庄村接待游客25万人次,2021年,达到35.6万人次。虽然全村有76户村民经营“农家乐”,但除了周一、周二客人较少之外,周三到周末几乎一桌难求。哪怕周边也有一些村子、景区开了不少“农家乐”,但小庄村的“农家乐”依然火爆。就拿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来说,房间在腊月就已经全部预定完了。
“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完全没有受到影响,甚至通过经营‘农家乐’,一些村民的家庭收入比之前搞民俗旅游时更好。现在,村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几乎和村民人数持平。”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互助县累计接待游客1506万人次,年均增长24.5%,是“十二五”时期的1.5倍; 实现旅游收入76.1亿元,年均增长20%,是“十二五”时期的2.2倍。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全县交通运输、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较“十二五”末增加19.8亿元,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成为支撑全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从传承到发展
——无论是致富带头人的率先意识,还是立足民族文化的旅游企业,这种深植于土族儿女内心的文化自信在传承与发展中涌现出澎湃动力
去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助力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以苗绣为例,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从传统文化根脉中汲取营养,让今天的文化发展为明天的文脉传承注入活力。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存在。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一针两线,上拉下盘”。2006年,土族盘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盘绣在内的土族民族传统文化,是互助人引以自豪、又实实在在令外人羡慕的优势。作为小庄村发展民俗旅游的带头人之一,席玉秀比谁都清楚民族文化的魅力。
“20年前,村里就有20多个接待点,针扎、荷包这些绣品深受游客喜欢。周边村子的许多村民来我们村里打工。有些人家的旅游年收入达到二三十万元。”
可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农家乐”的遍地开花,民俗二字在小庄村旅游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轻。目前,除了仍然坚持搞旅游接待的祁旦珠等几户村民外,献哈达、敬酒、观看轮子秋、安昭舞、土族花儿、篝火晚会、土族婚礼等这些原本最具小庄特色的内容在接待中已不多见。
生活在这样一个“金窝窝”里的小庄人,为什么离这个优势越来越远?
“一是旅游市场接近饱和,民俗接待方面周边的纳顿庄园、彩虹部落非常专业;二是群众口袋里不缺钱,通过经营‘农家乐’,一些村民开‘农家乐’的收入比之前搞民俗旅游时更好。”为了扭转这种趋势,王国龙在村里开会时多次呼吁,但收效甚微。几年前,村里出资为全村男女老少缝制了一套民族服饰,可平日里,几乎很难在巷道里看到“彩虹袖”。
少数民族古村落的居民作为其文化遗存及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者和传承者,是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从某种角度来说,小庄人渐渐鼓起来的钱袋子,反而让本就快人一步的优势变成阻碍他们继续阔步前行的拦路石。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业发展,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推动旅游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在与小庄村一街之隔的纳顿庄园,民俗文化始终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
走进纳顿庄园,映入眼帘的便是许许多多的酒坛。2009年,互助传统酩馏酒申遗成功。纳顿庄园作为其窗口企业成为该非遗项目的传承基地。以此为引,纳顿庄园通过土族歌舞艺术表演、特色餐饮文化保护开发、乡村民宿、青稞酩馏酒酿造工艺传承体验、研学培训等方式,形成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为重点的创新发展模式。游客到这儿,不仅能够品一品地地道道的酩馏酒,尝一尝八眉土猪肉和互助独有的“背口袋”、狗浇尿等特色美食,还能学一学土族盘绣的针法、看一看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体验一回正宗的土族风情。
“市场千变万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只有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文旅融合发展新形势,进一步调整经营思路,发扬工匠精神,通过制度、文化、产品创新,才能推动全域旅游健康发展。”纳顿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师冬花说。
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变的是传统文化,调整的是发展思路。在这些变与不变的背后,是从业者对旅游业发展一脉相承的定力与坚守,是其与时俱进的创新与突破。
相对于盘活这些传统的文化资源,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也给包括纳顿庄园在内的相关企业带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
“无论是继续挖掘自然人文生态资源,推进传统观光型旅游向生态体验型转变,还是深度挖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生态文化,突出保护三江源河源文化、河湟文化、热贡文化、昆仑文化等传统文化,都给我非常大的启发。这种环境下,我们企业必须主动融入,绝不能像傻小子拉二胡——自顾自。”
在师冬花看来,虽然疫情及整个大环境对旅游业的冲击非常大,但青海旅游有了顶层设计推动,有更多游客知道了青海除有三江源、青海湖、塔尔寺,还有非常好的人文生态资源。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将对青海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深远意义。
从民俗到全域
——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在推动乡村振兴和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大背景下,全域旅游成为互助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动能充沛的绿色发展引擎。”在2月24日召开的互助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国栋提出,今年,互助县要做靓文旅产业,抢抓全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机遇,打造“彩虹故乡”名片,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其实,回顾近年来互助县旅游业的变迁,一条线路渐渐明晰:从2017年提出大力推动特色旅游业到2018年加快推进高原旅游名县建设,从2020年加快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到2021年推行“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民生等领域深度融合,“十三五”期间,互助县主动融入“三区”建设,加快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持续加快。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今天看来,一些饱受争议的想法在大胆实施之初,谁也不敢断言一定成功,但他们的确成功了。其中的奥秘,是把握机遇,大胆向前。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乡村旅游发展的蓬勃脉动。
就拿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所在的麻吉村来说,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业村,前些年一直在发展的道路上徘徊。全村300多户1000多人,除了种地外,90%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
2016年,回乡创业的任臣义带动十几户村民在村里创办了葱花香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流转村里撂荒的耕地,打造了一处集花卉观赏、农事体验、文化体验、徒步健身、特色小吃、温泉度假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农庄。
“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没什么经验,一开始只有看花海、吃农家饭、登山三个项目。除了贴海报,主要是靠自己的朋友圈进行宣传。”景区总经理陶延金入股之前在县城开了十几年的出租车。2017年7月底景区开业后,看到游客络绎不绝,他心中暗喜,“等到10月份,估计能挣六七十万元”。没想到,短短三个月,景区收入达到120多万元。
第二年开始,景区不断扩充体验项目,为了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还在道路沿线设置了30个摊位供老乡免费使用。70多岁的陶珍章就是受益者之一。虽然只是卖饮料,可景区开园期间,他的收入达到1万多元。
村民陶延军在景区负责设施维修和安全保障,每个月工资4000元。媳妇在小吃部工作,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不仅如此,他在农庄还有股份,年底可以享受分红。
“以前在外打工,收入也不稳定,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看着村子里这几年的变化,心里高兴!”
陶延军口中的变化不仅仅是收入的增加。随着景区建设,村子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好了,污水管网通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大有改观。短短几年间,乡村振兴示范点、乡村旅游示范点两块省级招牌相继到手。
“虽然遭遇疫情影响,但今年的经营业绩依然逆势增长。”陶延金笑着说。
麻吉村的变化,是互助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样本。
近年来,互助县编制完成了《互助县全域旅游规划》《南门峡田园风情旅游带规划》等10余个规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乡村旅游规划体系。按照“一乡一牌、一村一品”的原则,先后实施乡村旅游及产业扶贫项目29个,成功培树一批发展势头强劲的乡村特色旅游典型。
目前,全县有五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3家,四星级及以下乡村旅游接待点76家。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6个,特色农家院350余家。旅游业直接、间接从业人员由2016年的1.1万人增加到2.2万人。
一组2021的数据给出了互助县旅游业发展的成绩:特色旅游势头强劲,实现旅游收入17.2亿元。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补充、旅游业为支撑的县域绿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今年互助县要抢抓全省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机遇,打造‘彩虹故乡’名片,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王国栋说。
立足特色谋发展。深入实施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园、北山康养基地等10个文旅项目,提档升级卓扎滩、磨尔沟等乡村旅游景区,大力发展生态田园游、工业游、乡村游等多产融合的全域旅游,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20亿元以上。
立足优势创品牌。落实青绣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土族盘绣”名片,加快建设土族文化传承示范区。加强与省工艺美术协会、艺校及无锡等单位和地区的合作,推动盘绣与苏绣等名绣融合发展,力争培训绣娘2000人次以上、销售额达3000万元以上,让盘绣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增收产业。
彩虹故乡,七彩互助。
“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打造,打开了互助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也让互助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梁红云对家乡今后的发展有了新憧憬:“我们将努力构建‘一园一山·两廊多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开创互助县大众旅游的新时代、全域旅游的新方位、文旅融合的新阶段,推动全县文体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
“孩子们劝我去城里住,我觉得村子更好!用句电视里说的话,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离开互助,小庄村村民席玉秀的一番话始终萦绕在记者的心头。从土族阿姑身上的彩虹袖、从醇香绵软的酩馏酒、从历史悠久的安昭舞、从生机勃勃的田间地头,我们看到,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帷幕已经拉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世界屋脊看长城
- 人民网西宁3月9日电 (张皓芃)青海省明长城始建于明代中叶,全长约363千米,是以明代西宁卫为主体修建的军事防御工程。其主要分布于西宁市大通县、海东市互助县、海南州贵德县、海北州门源县等12个县(区)境内,总长363千米,共有敌台10座、烽火台115座、关隘4处、城堡46座。…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