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

“双一流”建设助力青海省生态高质量发展

倪晓颖
2022年03月03日08:41 | 来源:青海日报
小字号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青海大学生态学学科入选第二轮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2017年9月,青海大学生态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经过四年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那么,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期内,青海大学完成了哪些学科建设任务?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又有怎样的规划呢?日前,记者走访了青海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梅岩。

  记者:青海大学在首轮“双一流”建设期内,完成了哪些学科建设任务呢?

  梅岩: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后,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部省合建青海大学工作。青海大学发挥主体责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学科大类招生,组建“高原生物学菁英班”等4个特色人才培养班;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协同育人质量提升计划”,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体系;新增生态学、畜牧学等9个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批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零的突破;承担科研项目761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项42项;出版专著19部,发表学术论文3269篇,有力支撑和推动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区域发展;建设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平台,三江源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站等15个省部级平台和基地,形成了“实验室+基地”的一体化科教平台;建立了退化高寒草地治理和恢复的技术体系,全面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和治理技术;围绕牦牛、藏羊、青稞、马铃薯、油菜等十大产业,开展技术研发、集成和示范;编制完成《青海省水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支撑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

  记者: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

  梅岩:聚焦生态保护、生态农牧业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和不可替代的三江源生态学科群。建设期内,系统研发和集成了高寒退化草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创建了兼顾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的管理新范式。研究成果有效支撑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二期工程,退牧还草工程,开创了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可持续研发体系,形成了理论基础、技术创新、区域发展模式集成推广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治理退化高寒草地面积207万公顷(3105万亩),主导治理“黑土滩”退化草地1万公顷(15万亩)、黑土山退化坡地2.3万公顷(35万亩),示范推广34.8万公顷(522万亩),主持国家重大研发项目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青海省重大贡献奖1项,省部级各类奖项37项;以建设青藏高原特点的高原生态农牧业为引领,打造了十大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升级转型,紧密对接地方主导特色产业,推广春油菜、马铃薯、青稞、牧草等主导品种59个,推广技术41项,仅藏羊一项技术推广累计为涉藏地区农牧民新增利润39亿元;为提升高原农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记者: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和具体规划是什么?

  梅岩:立足青藏高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强全要素、全覆盖的生态系统野外基地建设,打造高水平研究平台,构建“实验室+基地”的一体化科研教学平台体系,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聚焦生态学特色领域,形成一批原创性理论成果和技术体系,全面提升学科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三江源国家公园和黄河、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到2025年,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一流学科体系,带动相关学科和学校整体发展,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施和青藏高原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绿色发展之路作出更大贡献。

  面向青海“四地”建设战略需求,以草学、水利工程等博士点为支撑,优先支持青海大学申报生态学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高原农牧业等学科专业领域的产学研用融合,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深化与国内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合作,加强重点领域超前布局,凝练重大课题,提升承担国家和区域重大研发任务的能力,搭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全覆盖的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力争获批国家级野外观测平台;积极参与黄河、长江上游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创新基地建设和黄河谷地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生态综合修复技术示范;服务国家公园集群建设,开展自然恢复、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方面的前瞻性研究,为国家公园集群生态保护建设提出实务性更强的决策咨询;服务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研发绿色防控技术,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建立草畜一体化新技术体系,助力生态农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责编:陈晶、刘沛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