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两会会客厅

庞晓萌、田俊量委员:数字化赋能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新高地

2022年01月24日21:24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2022年青海省两会召开期间,为体现青海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人员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参加行使国家权力、讨论大政方针和地方重大事务的职责。人民网青海频道特邀青海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人员,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围绕青海“四地”建设,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总结2021年工作成果,畅谈2022年工作计划。

在“无数字不生活,无数字不产业”的数字化时代,尤其是在青海省电网、路网、通讯网等基础设施处于全国最低水平的三江源、祁连山等重要生态功能区而言,数字化手段是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有力支撑,是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更是“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的重要实现途径。为积极促进数字化产业发展,青海省委省政府已出台多个文件和规划,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青海省政协委员、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田俊量,青海省政协委员、中国电信青海公司云数能力部总经理庞晓萌认为,在“生态云”建设领域目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资源环境相关部门的生态监测调查体系有待健全完善、不够权威,相关数据社会服务体系开发不足、部门数据“孤岛效应”明显,生态云、政务云、产业云、民生云没有融合发展,共建共享互通的大数据产业支撑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局面尚处初级阶段;二是顶层设计不够清晰,部门之间缺乏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信息平台和制度规定,省级层面缺乏统筹建设发展的大数据共建共享平台,没有领衔大企业提供“数字生态大脑”的技术引领和服务;三是缺乏熟悉生态保护与资源管理、洞悉大数据前沿技术发展的强有力人才队伍,资金、人才、物力投入不足。

同时,针对上述问题,两位政协委员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生态数据共建共享服务机制。

借鉴上海市等发达地区强力推动数字经济的经验做法,强化青海省政府数字化发展领导小组的职责作用,统筹省级财政现有各部门自建的信息化发展建设项目资金并持续加大投入,用好用足投资、人才政策、运营补助、考核监督、专项督查等多种手段,促进各部门、各地区和行业信息共享,并使统筹资源、集中开发的生态资源环境大数据综合应用和集成分析及时为部门和地区生态保护、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健全完善信息化共建共享服务的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打造国家生态保护资源管理信息化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板。

二、从战略层面建立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国家智慧生态大脑顶层设计。

立足青海省情和资源优势,建设全省统一的智慧生态大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冰沙综合治理,建立高效联动的生态云服务体系,实现各业务职能部门联动,实现全省资源环境空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监测评估和生态价值核算体系,实现通讯导航遥感一体化全方位的监管和综合执法。通过数据价值呈现创新完善生态综合补偿制度,通过数据价值呈现推动碳汇、水权、总量控制排放权等交易,通过数据价值呈现促进生态产品的商品化,促进建立有市场机制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实现青海丰富的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助力打造具有青海特色数字生态经济体系和绿色发展新高地。

三、强化技术支撑

当前生态信息化工作已迈入“集约整合、全面互联、协同共治、共享开放、安全可信”的新阶段,建成一体化的国家智慧生态大脑要从全省一盘棋出发,要坚持生态保护、高质量绿色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构建形成数据传输一张网、融合共享一中心、分析决策一张图、应用支撑一平台的顶层架构。数据传输一张网,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形成多级互联生态数据共享交换体系,纵向由各级生态部门按垂直上下级模式连接,横向实现各级生态部门连接;融合共享一中心,实现全省生态大数据的聚合贯通、深度挖掘及在线应用,实现全省基础库、专题库、主题库等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数据交换中台建设,实现全省生态大数据的采集、聚合、治理,推动应用体系和能力基本形成;分析决策一张图,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对生态全主体、全对象、全业务、全流程、全数据的精细化治理,实现全面感知、精准识别、风险防控、形势研判、宏观决策、全域联动,助力提高生态保护现代化治理能力,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应用支撑一平台,建设全省生态应用统一入口和门户,提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监测预警分析、生态修复信息、生态法律法规库、绿色评价考核服务、国际生态资源交易和融资、绿色农副产品溯源和交易、绿色生态旅游服务等平台应用,为青海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提供数字支撑。(人民网 杨启红整理)

(责编:陈晶、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