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东西”携手奔小康 “浙青”同心谋振兴】

浙江援青人的“青海情”

刘沛然
2021年12月21日09:54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从德令哈到大柴旦的路上,湛蓝的天空、绵延的山峦配合着土黄色的大地,这便是戈壁滩的样子。初来这里的人一定会痴迷于纯净、空旷、粗糙的美,但看过了几百公里的戈壁滩,这种美也已经司空见惯——在这里,一棵树就是无价的财富。

无垠的戈壁。人民网 刘沛然摄

在314省道上驱驰200多公里后,白杨、榆树、松树……数排树苗齐刷刷地映入眼帘,地图显示:柴旦镇到了。大柴旦行委驻地就在这里。

“这片树林叫援青林,2017年我们就开始种树了。这里能长出树,不容易。”大柴旦工委委员、行委副主任、浙江援青干部孙嘉江说道。大柴旦风景奇美,高寒、干旱是这里的自然特征。近年来,浙江援青干部响应生态号召:“我们必须要种树,改善环境,环境好了,才有人来,发展才更有动力。”

冬日援青林。人民网 刘沛然摄

“我们这里常住人口不到2万,但是今年我们接待了130多万人次的游客。”翡翠湖、水上雅丹、魔鬼城、光影之城、北纬37°星空营地……大柴旦的优质旅游资源数不胜数,但如何确保游客的旅游体验,从而让这里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孙嘉江说:“浙江的数字经济发展的非常好,我们在浙江的帮助下,借助数字化手段,在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今年又投入了500多万,建设智慧旅游,游客信息、各景点信息全部都汇集在这里。”

大柴旦气候恶劣,一年中最适合旅游的时间仅仅三个月。对于这点,浙江援青干部“心中有数”,孙嘉江说:“下一步,我们在思考如何适当延长我们的旅游旺季,用好旅游资源,努力做到‘淡季不淡’。”

浙江援建的大柴旦游客服务中心。人民网 刘沛然摄

“我们要把祖国‘聚宝盆’里的工业基础利用好,让大柴旦的产业多元化。但我们绝对不搞破坏环境的事,这个厂房的一半投资都用在了环保方面。”浙江商人唐国军说道,在与浙江援青干部的洽谈中,唐国军带着浙江中环联公司来到了大柴旦,“我们是做染料中间体的,需要大面积的厂房,这里给的条件好,而且有原材料供给,资源成本有优势。”

但问题随之出现,广袤的戈壁滩,哪里去找水?“其实,缺水只是表象,其实大柴旦的地下水资源特别丰富,很多雪山的融水直接流到了地下。”孙嘉江解释道,大柴旦还可以提供劳动力,等到正式建好启用,这一个工厂,就能“消化”200人的劳动力。

浙江中环联公司在大柴旦正在建设中的工厂。人民网 刘沛然摄

心手相连,山海情深。在广袤的大柴旦,浙青两地携手同行的事迹每天都在上演,“我们在这里时间不长,为了大柴旦人民群众共富、生态环境共建、发展成果共享,我们援青干部必须要做的更多,才能不枉此行。”孙嘉江望向戈壁,眼中有光。

(责编:马建辉、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