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法庭开到了家门口

“非常感谢法官来我家里,帮我解决麻烦事,不但节省了我们双方的时间,也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我对结果很满意。”张某对前去现场调解的干警真诚地说道。
原来,丧偶儿媳起诉婆婆要求分割房屋,因对分家析产中所涉房屋分割事宜争议较大,出现了分家析产纠纷。了解到被告行动不便的情况,多巴法庭庭长汪生伟、承办人张瑾法官、书记员徐珊等一行人前往多巴镇多巴北街花园巷当事人家,就一分家析产案件开展巡回法庭,进一步了解案件所涉现场实际情况、方便当事人参加诉讼。现场多巴二村村委书记、村委会会计等10余人参加了旁听。
在调解现场,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互不相让,法官考虑到即使按诉求给原告分割房屋,执行工作很难开展,且原被告无法一起生活,积怨越来越多,不利于家庭的和谐,故提出“将诉求中所请求分割的两间房作价,由被告将作价款给付给原告”的调解方案。通过法官的耐心调解,最后双方当事人申请宽限几天时间,考虑此方案,与对方进行进一步的协商。
“以前觉得打官司麻烦,还得去县城,没想到现在法庭都能开到家门口!”“法官们说的都有道理,不服都不行。”“本来挺棘手的一件事,法官们一来一会就审完了,厉害啊!”……当调解结束后,围观的群众意犹未尽,在议论中散去。
“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选择到当事人家门口开庭,这种方式既能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让庭审更加贴近群众,通过庭审以案释法、以案普法,更有利于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有助于推进诉源治理,实现在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多巴法庭庭长汪生伟发出感慨。
湟中区人民法院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始终坚持让“法官多跑路,群众少费心”的原则,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巡回法庭”,便利当事人诉讼。
湟中区人民法院法官张瑾说,巡回审判,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俯下去的是身板,树起来的是信任。截至今年12月,湟中区人民法院开展巡回审判15次,网上立案、送法下乡、入户普法、法律援助、模拟法庭等司法便民、司法为民的工作他们会长期坚持下去。今后,湟中法院所有干警将持续关注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快速、便捷的诉讼服务。以更加便民、高效、温情的司法服务,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任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青海大通、平安两地登上水利部“红榜”
- 人民网西宁12月17日电 (杨启红、谈林明)近日,本网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海东市平安区登上全国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名单。 据了解,大通县通过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了适合县情实际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创建专业化管理和社会化维养结合的工程管护模式,提升水库管护效率和质量,组建高效稳定的水库巡查管护队伍,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提高管护效率。…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