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提前超额完成2021年度就业目标任务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今年以来,青海省坚持目标导向,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稳步推进就业工作有序开展,就业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均提前完成。截至12月初,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10.46万人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9.8%,组织技能培训10.5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5%以内的较低水平,全省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稳定。这是记者12月15日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的。
依托省政府促进就业和根治欠薪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机制,青海省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全省就业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可操作的政策,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启动实施推进政策落实推动服务落地就业“双推”工程,持续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截至11月底,共兑现就业资金6.17亿元;向9063户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7745.6万元,惠及职工32.34万人。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统筹实施创业引领、基层成长、就业见习等专项行动,启动第四轮“三支一扶”计划,持续推进实名制信息登记,精准开展就业帮扶。以脱贫人口为重点,着力提升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通过组织开展稳岗留工专项行动,发挥劳务品牌引领和劳务经纪人带动作用。以零就业家庭为重点,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按规定通过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确保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同时,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稳就业“四送”专项行动为主线,举办“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活动349场,提供岗位超过18万个,为60余家重点企业9430个急缺用工岗位提供招聘服务。着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效能,持续推进“互联网+就业”信息系统建设和推广应用,线上办结就业服务事项50.9万件,办结率达到99.6%。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青海大通、平安两地登上水利部“红榜”
- 人民网西宁12月17日电 (杨启红、谈林明)近日,本网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海东市平安区登上全国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名单。 据了解,大通县通过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了适合县情实际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创建专业化管理和社会化维养结合的工程管护模式,提升水库管护效率和质量,组建高效稳定的水库巡查管护队伍,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提高管护效率。…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