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护江源的一草一木

陆广涛

2021年05月02日09:06  来源:青海日报
 

初春的玉树,天空一碧如洗,阳光与远处的雪山交相辉映,天地之间浑然一色,把草原照得通亮。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巴干乡代曲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格来江措吃完早饭,和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而作为村里的生态管护员,今天他还有一份重任就是巡山。

曲麻莱县地处三江源核心区,黄河和长江北源主要源流均发源于此,素有“江河源头第一县”之称。巴干乡代曲村位于曲麻莱县东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每周格来江措都要组织村里的管护员们进行生态巡护,早晨出发,晚上回来,一去就是一天。

在格来江措的包里,有水杯、感冒药、自备的干粮,还有一个记满了藏文的笔记本。

“上面写着每次出去时发现的情况,看看路边的垃圾是多了还是少了,草原上生态基础设施是否完好,有没有生态违法行为等事宜。”格来江措说。

而笔记里有一段记录的文字也让格来江措记忆犹新,那是16年前隆冬的一天,刚当上生态管护员的他按捺不住兴奋和激动开始了巡山工作,但由于经验不足,所准备的干粮很快就吃完了。再加上大雪天,让他和队员们一下慌了神。

“无论如何也要完成巡山任务,我们保护大自然,大自然不会欺负我们的。”格来江措说。

也正是因为格来江措的这番话,让队员们把心拧成了一股绳。实在饿了渴了就抓上一把雪放进嘴里,互相搀扶,互相打气。最终走出了大山圆满完成了巡山任务。回到家看着队员们的脸和手都被冻伤了,却没有一个队员埋怨和诉苦,让格来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牧民,作为管护员跟着支书每次巡护都很开心,很有责任感。迎着朝阳看着牛羊在沾满露珠的草场上奔跑,这是我们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苦点累点就不算什么了。”村里的管护员洛松求加说。

2016年,我国首个国家公园试点在三江源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三江源生态保护从地方性事务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一名管护员,格来江措身上的担子变得更重了。

就在今年年初,格来江措在区域巡护过程中,发现6只白唇鹿被困在结冰河面内,河面上厚厚的积雪压住了它们的身体,疲惫不堪的白唇鹿不能动弹。当时气温零下20℃,格来江措和队员们就用手刨冰垫石,手脚浸在刺骨的冰水里,冒着危险用绳索展开救助。

最终经过数小时的齐心协力救援,6只被困白唇鹿被全部救出并放归自然。

“刚救出白唇鹿,结冰的河面开始融化,厚厚的冰面开始挤着往下流淌,要稍晚一些,白唇鹿会非常危险。但白唇鹿是三江源的‘吉祥宝物’,我们会用尽一切办法保护它们,再冷再苦都不怕。”格来江措笑着告诉我们。

“以前大家都不懂,不知道怎么解救野生动物,不知道哪些动物要保护,有时候盗采分子进来开垦让草场受到严重破坏,湖水也遭到污染,动物无草可吃、无水可饮,只有埋怨没有行动。作为管护员,遇到情况更多的是说服教育,告诉大家什么动物不能猎杀,为什么不能开垦地皮,只有大家的意识提高了,配合力度才会更大。”格来江措说。

随着国家公园的成立,格来江措与他的队员们走雪山、穿草地、住帐篷,遇到野生动物及时记录,对老百姓进行一对一宣传,耐心讲解,草原垃圾随手清理……用真诚的态度和行动完成每一次草原的守护。

如今在牧民心里,生态保护的意识已经生根发芽。牧民停止了放牧或减少了牲畜数量,违法行为得到遏制,同时规划了园区工程,草原生态得到保护。

聚流成川。格来江措他们身体力行,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付诸实践。共建、共享、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每当巡护时,一路上看着野生动物奔跑在草原,格来江措说自己就像是它们中的一员,也觉得和它们在一起是幸福的。

随着国家公园的成立,它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生态理念和绿色形象的同时,知名度高了,每年在机制、科研、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标准。格来江措也与队员们捧起书本,学习野生动植物分类、生态变化与保护等基础知识。

“未来,我们既要当好园区的守护者,也要做好当地的生态观察员和宣讲员。”格来江措说。

格来江措与队员们用自己的力量汇集在这片园区,一步一步地用脚去丈量、去走遍山山水水,这片生态环境似乎已变成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责编:马建辉、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