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屏障的守望人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奖集体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办公室

陈 晨

2021年04月29日10:07  来源:青海日报
 

  祁连山国家公园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占地面积超过1.58万平方公里,这个庞大的国家公园涵盖了荒漠、森林、冰川和草原等多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这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也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和河西走廊生态水系安全以及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

  面对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国家重托和建设国家公园体制的历史使命,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办公室不忘生态保护的初心,坚定绿色发展的信念,兢兢业业奋战在祁连山生态保护战线上。

  2015年,22岁的高雅月考入刚成立一年的管理局工作,从此成为一名祁连山的守护人。“2017年,我承担了保护区雪豹专项调查。在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调查历时13天,我们在野外布设146台红外线相机。146台相机就代表着我们爬了146座山,每天至少徒步10公里山路,足迹遍布祁连山大大小小的山脉沟谷,那是我有生以来走路最多的一次,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那不过是个开始。”高雅月说。

  由于雪豹栖息于高海拔的雪山上,对雪豹的调查工作要在每年5月和12月深入祁连山腹地,此时高原大地还是冰天雪地。从2017年至2019年,高雅月连续5次带队前往祁连山腹地开展雪豹监测工作,累计在野外工作100多天,回收数据1100余份。今年3月,管理局成功为一只救助的雪豹佩戴卫星项圈并放归野外,这使得祁连山国家公园的雪豹研究工作更上一层楼。

  随着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的不断深入,管理局办公室与30余家科研机构合作,对部分重点典型生态系统及野生动物栖息地实现大范围智能化监测,累计监测覆盖范围达到1万平方公里,在雪豹、豺、荒漠猫等物种监测以及黑颈鹤迁徙等专项调查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填补了许多国内研究空白。五只雪豹、六只兔狲、六只荒漠猫同框等一系列世界罕见的监测成果频频见诸媒体。

  在全国首批十个国家公园试点中,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起步较晚,基础资料的积累几乎是空白。2017年,管理局接到紧急通知,要召开晋升国家级保护区的专家论证会。周杰作为管理局办公室的一员,主动放弃婚假,第一时间投入工作。为了保证国家级保护区规划编制工作如期完成,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

  在艰巨的试点任务面前,这支由汉、藏、蒙古、回等多个民族组成,平均年龄只有34岁的年轻队伍,以“后来者居上”的势头,用青春书写着一篇篇秀美的生态华章。率先启动了国家公园生态文化研究,创新打造了“村两委+”模式、“三大高地”模式以及综合执法机制,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助推实现了资源管护网格化全覆盖,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植被恢复速度明显加快,水源涵养功能显著增强。

  正是因为他们的高度负责和无私奉献,祁连山国家公园国家长期科研基地、40个生态管护站以及生态监测站、生态科普馆、大数据中心、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等一批精品工程陆续亮相,成为了展示国家公园形象的代表性建筑,也为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能力的快速提升打下了基础。

  从省级保护区到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再到国家公园试点,一步接着一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办公室以逐梦前行的奋斗精神和“跑起来”的工作状态,奋力推动祁连山生态保护跨越式发展。

  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办公室在保护地优化整合、社区参与、执法管控、生态管护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示范性、引领性、可复制性的国家公园试点经验,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首批国家公园试点提供了青海经验、展现了青海担当。

  2019年以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办公室相继被评为“国家林草局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青海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团队中每一个人的辛勤付出,更是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期待与信心。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