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援青,大爱无言,情满高原!自2010年党中央作出对口援青的战略决策部署以来,从国家部委到援青省市,从中央企业到内地高校,各援助方跨山越水倾情付出,众志成城凝聚合力,共同谱写教育援青新的华彩篇章,合力开创教育支援帮扶工作“多级互动、广泛参与、扩围提质、升级加力”的新局面,为青海涉藏州县乃至青海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热火朝天的学校工地,在书声琅琅的校园课堂,在教法研讨的教研会议,在科学研究的实验台前……一个个推动教育发展的建设项目,一节节启迪学生智慧飞扬的科学课程,一个个教学新法的探索实施,一项项结题发挥效益的研究课题,无不展现出教育援青进行时的点点滴滴,也见证着教育援青十年来结出的累累硕果。
强化顶层设计
搭建支援平台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教育部和各支援方始终高度重视教育援青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持续推进教育援青工作。
十年来,教育部会同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出台加强“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教育对口支援青海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措施。同时,分别于2011年、2013年、2018年先后三次组织召开教育援青工作会议,统筹安排部署工作,为扎实推进教育援青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在2018年教育部教育援青会上,组织青海省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青海省教育厅、六州人民政府、六省市教有厅(教委)分别签订了三方协议书,省外16所高水平大学与青海省4所高校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细化了工作举措,明确了支持路径。2014年确定内地发达地区12所民办高校对口帮扶青海省六州6所中职学校,重点帮助和支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学科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等工作。
教育部还把支持青海特别是涉藏州县教育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在各项工作中予以倾斜和帮助。2013年,会同原铁道部将青海省到省外异地就读的普通高中、中职学生假期往返客票计划纳入西藏班、新疆班铁路运输计划统一调度,确保了学生运输安全。2014年,又将青海纳入西藏中职招生计划予以支持,为少数民族学生学好知识和技能创造了便利条件。2018年,又将青海涉藏州县作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在教育项目资金安排方面,予以重点保障,进一步加大对青海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同年,将青海大学确定为部省合建高校,更好地推动学校发展。
聚合资源力量
助推教育发展
北京市协调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托管玉树(海东)中学;上海市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实施“1+11”基础教育成长计划;天津市组团支援黄南藏族自治州中学;江苏省开展“江苏名师进海南”计划;浙江省帮助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建立“名师工作室”;山东省组织山东、海北两地教师联合申报山东省省级教科研课题71项……这一组组事例和数据,无一不倾注着援青省市无私奉献和真情大爱。
针对青海省国土面积大、人口少,各级各类学校点多面广、环境艰苦,办学条件较差的实际,十年来,教育部和六省市全力支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重点实施了“全面改薄”、学前教育、教师周转宿舍、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薄弱高中建设等项目,通过中央专项共下达青海基本建设项目资金190余亿元。
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六省市共落实青海六州教育援助项目250余项,援助资金达12.7亿元,这些项目紧贴受援地区实际,针对性、实效性强,有效地发挥了补短板的作用,成为教育援青工作品牌。如,北京市援建的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天津市援建的黄南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上海市援建的果洛州职业学校和西宁果洛中学、山东省援建的海北藏族自治州职业学校、江苏省援建的兴海县中学、浙江省援建的海西州高级中学项目等。
在全方位支持青海省改善涉藏州县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各支援帮扶省市不断加大智力援青力度,2010年以来,六省市为受援地区培训教学管理人员、教研员和骨干教师8000余名,安排各支援帮扶省市370余所中小学校与青海省各市州中小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选派1300余名支教教师和支教研究生团队赴青海各市州有关学校开展“团队式”支教帮扶,每年定期传经送宝、实地传帮带,积极拓展帮扶项目,丰富援助内容,不断提高工作实效。
这些工作举措,抓住了青海教育发展的短板和弱项,有效解决了当地力所不能及的关键问题。也正是有了内地省市的无私援助,我省教育取得了非常的成绩,教育援助成为青海省教育发展的一大举措。
组建帮扶团队
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十年来,在教育部和有关省市的支持下,省属高校主动争取支持,逐步形成了组团帮扶的良好格局。
2001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并先后派出4名专家学者出任青海大学校长,几十位两院院士脚踏高原,800多名支援高校的专家教授到青海大学指导工作。学校有1000多名的专任教师、300多名的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学习培训。
多年来,青海省在教育部和各支援高校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认真学习推广清华大学等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成功经验,先后建立了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4所部属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3所部属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的新模式,实现了青海省本科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工作的全覆盖。2017年,在上海市、江苏省的支持下,建立了江苏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对口帮扶青海广播电视大学的新机制,2018年国家开放大学与青海广播电视大学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
各支援高校倾力支持和帮助青海省高校提高办学水平,青海省3所本科高校分别与支援高校开展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推动青海省高等教育发展迈上了新台阶。青海大学“三江源生态”学科成功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突破,成为部省合建高校。青海师范大学先后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国史、地理学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喜获中国史和地理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国家和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师范专业通过教育部二级认证。
青海民族大学60多名教师赴援青高校攻读博士学位,200余人单科进修、短期培训;建成王静康院士站,引进天津大学“有机光电应用项目”团队,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共建“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促进了学校内涵式发展。2018年青海民族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从而实现了青海省本科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十年来,各支援帮扶省市和支援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战略部署,坚持把推动青海涉藏州县教育发展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结合起来,铸牢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支援帮扶省市认真落实国家对口援青的政策要求,把积极推进异地办班,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育部门实施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首要政治任务,结合实际帮助各州稳步扩大异地办班规模。通过扎实推进六州省外异地办班工作,十年来青海省累计向省外发达地区输送青海省六州高中(中职)生18000余名,目前在校生3900余名。北京、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为受援地区举办的异地普通高中在历年高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不仅如此,各援青省市还定期组织援受双方师生开展互访交流,增强了青海涉藏州县各族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随着对口支援工作的不断深化,青海涉藏州县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形成,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基础更加牢固。
十年援青,花开高原!援青,这个如阳光般温暖的字眼,在青海大地开花结果——省属高校办学水平明显提高,涉藏州县学校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支援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年来,各援助方倾力帮扶青海教育发展,让高原儿女深切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青海各族儿女必将勠力同心,感恩奋进,推动青海教育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中介机构发布成人招生信息?青海师范大学发布声明 人民网西宁8月21日电 (陈晶)近期,有中介机构利用网络等媒介,以青海师范大学的名义发布成人招生宣传信息。8月19日,青海师范大学发布声明,成人学历继续教育从未与任何教育机构合作招生。 凡需参加青海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成人学历继续…【详细】
以改革创新精神 大力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