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和中坚力量,素质和能力是其履职尽责的基本保障。其中,政治能力是“第一能力”,也是考察一名党员干部可靠与否的首要标准。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首先,通过精准培训引领学习,推动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提升
打造“入脑、入心、见行动”的精准培训,是解决问题有效着力点。一是培训内容要精准。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二是培训方法要精准。要突出问题和需求导向,注重分层分类,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和载体,构建“需求—培训—反馈—评估”的循环机制。三是师资队伍要精准。不断提升专职教师的政治素质、政治能力和业务本领,从有较强政治能力、理论水平、实际经验的干部中选拔优秀师资。四是培训对象要精准。中高级干部政治能力培训,以中央所要求的政治意识、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为主线,增强政治信仰、担当精神和规矩意识;基层干部政治能力培训,应以忠诚教育、感恩教育、道德法治教育为主要内容。
其二,通过制度完善激发动力,激励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提升
一是围绕政治担当,完善相关制度。聚焦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实绩考核、表彰奖励和监督问责等环节,完善现行制度,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引导干部担当政治责任、积极干事创业。二是围绕工作落实,完善相关制度。通过制度激励和鞭策,使领导干部以“严、慎、细、实”的标准和作风抓工作,使党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执行力做好本职工作。
其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基层党建,助推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提升
一是进一步理清思路抓重点。针对突出问题,聚焦基层党建的核心目标,厘清思路和具体措施。二是把党员党性锻炼、政治能力提升或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健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使党员切实做到批评和自我批评,把在党言党、忧党、爱党、护党作为政治责任,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党内政治生活、执行重要任务和应对政治事件等重要环节磨练党性;通过严格党性锻炼使党员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其四,通过遏制非主流思潮,为政治能力提升提供有利环境
一是发扬斗争精神,激励和组织各类社科教研力量,密切关注、回应社会思潮和网络舆情,结合重要事件,评析和批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精英主义、利己主义和媚外心理等非主流思潮。二是激励和组织广大党员拓展载体,旗帜鲜明宣传劳动光荣、艰苦奋斗、人民立场、爱国自信、集体主义、公平正义等社会主流价值,为加强党的领导、政治建设和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创造有利大环境。三是总结和推广一些地方所开展的相关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研究发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注重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历史经验,将其整合为新时代政治建设及社会治理的重要资源。
(作者为青海省委党校政治学部主任、教授)
中介机构发布成人招生信息?青海师范大学发布声明 人民网西宁8月21日电 (陈晶)近期,有中介机构利用网络等媒介,以青海师范大学的名义发布成人招生宣传信息。8月19日,青海师范大学发布声明,成人学历继续教育从未与任何教育机构合作招生。 凡需参加青海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成人学历继续…【详细】
以改革创新精神 大力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