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耕礼物送到了我们心坎上”

李庆玲、殷之皓

2021年04月23日09:25  来源:青海日报
 

将马铃薯种子卸到三轮车上送到村民家中。青海日报记者 李庆玲 殷之皓摄

“现在送来刚刚好,这个时节正是点洋芋的时候!”

“就这个红洋芋好,产量高得很,今年我要多种几亩!”

……

4月21日一大早,海东市乐都区中岭乡甘沟脑村村民就聚集在村委会院子里,你一言我一句议论着农事。

眼下正是春耕时节,村民为何不去田间忙碌却聚在一起闲聊?原来是村党支部书记王承德通知大家,今天帮扶单位青海日报社将送来5吨马铃薯良种,让大家等在这里,分配种子。

中岭乡位于乐都区下北山北部,是典型的浅脑山地区,土壤十分适合种植马铃薯,被誉为“马铃薯之乡”。曾因种植的马铃薯品种退化,村民种植马铃薯的收益越来越低。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帮扶单位青海日报社联系到了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省农林科学院向中岭乡四个贫困村无偿捐赠改良后的“青薯9号”种薯,给村民带来了致富的新希望。

“青薯9号”因其外皮呈红色,被称为“红洋芋”。“种植‘青薯9号’亩产能达到3000多公斤,个头大、形状好、口感脆。从2018年起到今年,我们几个村已经收到了80多吨优质的‘青薯9号’种子,这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春耕礼物,也是我们的致富‘薯’光,送到大家心坎上了!”王承德说。

上午11时左右,村民领到了心心念念的“红洋芋”种子。家近的,直接扛回去;家远的,用摩托车驮回去;还有的村民开着手扶拖拉机,将相邻几家的种子直接拉到田间地头。“走,我们家地里正在点洋芋,我领你们去看看!”村民李英莲笑声爽朗,向我们发出了邀请,于是我们跟着她去看了看村民是如何点洋芋的。

从去李英莲家田地的山路上向下望去,山野间遍布着大小不一的田地,平坦的梯田覆盖着地膜,是准备种植马铃薯的;陡一些的坡地已经种上了小麦等作物,新翻的泥土散发着希望。

李英莲介绍说,最好的种子就应该种在最好的地里,村民一般把红洋芋种在梯田里,地膜早早就覆好了,现在只需要用挖孔机在地膜上挖个洞,把种子放进去埋好土就行。4月中旬种下去,国庆节前后就可以收获了。一株洋芋秧能结四五个,去年她家种了0.13公顷的红洋芋,收购时卖了4000多元。

段玉国是甘沟脑村的马铃薯种植大户,今年他准备将承包的2公顷土地都种上马铃薯。“2018年,我种红洋芋挣了将近5万块钱;去年因为部分原因我少种了一些,今年我一定要多种,红洋芋产量这么好,这是我们致富的‘金’洋芋呀!”段玉国说。

“对于靠土地吃饭的农民来说,种植高产优质的马铃薯让村民受益很多。”青海日报社干部、甘沟脑村第一书记陈永杰说:“现在虽然中岭乡的马铃薯已经远销云南、贵州等地,但还是存在销售渠道狭窄、销售量上不去等问题,脱贫不脱政策,下一步我们打算发展电商,开拓销售渠道和市场。”

除了马铃薯良种,当天青海日报社还携手青海农牧生产资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给村民送来了价值3万元的地磅和1吨新型肥料。“我们送来的是聚谷可力微生物菌剂,它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肥料减量、作物增产的效果。从2019年起,我们公司已连续三年向甘沟脑等几个村子送去了专门针对马铃薯的新型有机肥和农药等农需用品。今年我们捐的地磅,希望能在马铃薯收购时方便村民使用。”青海农牧生产资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马登钧说。

在中岭乡,很多人家靠种植“青薯9号”脱贫,从“脱贫马铃薯”再到“致富马铃薯”,在接续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希望以“青薯9号”为代表的马铃薯良种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大效益,助力大家过上更幸福的日子。

(责编:杨启红、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