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西宁市区,沿着湟水河一路西行至柴达木路西段,气派的西宁特钢便映入眼帘。
上世纪60年代,原冶金部决定整体搬迁本钢钢厂到西北地区,这便是“西钢”的雏形。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西钢人历经风雨考验,倾尽智慧和汗水,将西宁特钢建设成我国西部地区最大、西北地区唯一的百万吨资源型特殊钢生产基地,为我国国防军工、铁路、风电、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提供保障。
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勤恳专注,是责任也是荣光
33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毛头小子”蜕变成一位老成持重的成熟工匠,秘光师傅就是如此。走进车间见到他时,正在机床上摆弄着测量仪器,鼻梁上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一身工作服穿在身上十分整洁。
1988年,秘师傅进入“西钢”,一直从事实验室试样加工及各类精密仪器备份加工制作工作,“枯燥吗?”“有点,但我可以用时间‘征服’时间。”在同事们的眼里,秘师傅是车间里的“活标准”,工作中具体执行什么样的标准,在秘师傅脑海里清楚的都是一本账。
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车间内机器隆隆作响,空气里还有一股焦炭的味道。“如今的工作环境可是好了很多。”秘师傅对过去的工作环境印象深刻。
过去做切割工作没有夹具,要将圆柱形钢材切割成标准方形钢材只能用砂轮切割片细细分割。
“砂轮切割噪音大、粉尘多,哪个爹娘看见自己的娃干这工作不心疼?年轻人不愿意学,人员技能培训跟不上,我作为党员,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秘师傅暗下决心。
平日里做完自己的生产任务,秘师傅就用闲暇时间做技术改造、备件等工作,在和同事一次交流中,他忽然想到可以在切割设备上做一个夹具,以降低劳动强度和粉尘污染、提高工作效率,立马着手做!经过一次次测试发现效果非常好,年轻人也更愿意学这一门技术了。这个夹具也就成了“西钢”的第一个专利。
2021年,秘光入选青海“昆仑英才·技术技能人才”专项入选名单,成为了企业首席技师。说起自己,秘师傅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我总和我的学徒说,人一辈子不管干啥,只要踏踏实实干成一件事就行。”
厚爱深情,是力量也是本分
西宁特钢高品质特殊钢研发创新团队人才济济,“80后”的王芝林作为团队里的一名高级工程师,刚刚入选“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培养团队。
王芝林主要从事特殊钢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根据钢种特性,设计化学成分内控、制定技术标准及生产工艺。“在大学我读了两个专业,一个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后来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我又读了冶金工程,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毕业后就来到了西宁特钢。”王芝林说。
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敬畏职业,追求完美的他很快就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随着钢铁行业的发展和炼钢技术水平的提高,钢铁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西钢人”的血液里流淌着钢铁一般的坚强,王芝林从没服过输,主持研发了省级高品质渗碳齿轮钢、非调质钢曲轴钢、非调质胀断连杆钢、非调质水套用钢等新产品研发项目4项,研发出非调质钢、齿轮钢、易切削钢、调质类用钢等钢类的新产品30多个,填补了国内大马力曲轴、连杆用钢高附加值产品的空白;开发了保淬透性结构钢、大规格非调质钢等生产工艺10余项,并成功应用于生产现场,这些技术的应用,使汽车及工程机械类钢材的末端淬透性、力学性能合格率提高至99%以上,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诸多科研成就铸就了“西钢”的“钢铁脊梁”。
虽然获得了很多奖项,“理工男”的王芝林在讲技术工作时都是滔滔不绝,但说起自己时就变得腼腆了,他说:“父母在,不远游,所以我留在了青海,我感谢‘西钢’这个平台,今后我希望能为家乡做更多贡献。”
以高原为起点,以钢铁为意志,西宁特钢的厂区里有着这样一群人,倾尽智慧和汗水,诠释了何为“工匠精神”,他们就是“西钢人”。
中介机构发布成人招生信息?青海师范大学发布声明 人民网西宁8月21日电 (陈晶)近期,有中介机构利用网络等媒介,以青海师范大学的名义发布成人招生宣传信息。8月19日,青海师范大学发布声明,成人学历继续教育从未与任何教育机构合作招生。 凡需参加青海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成人学历继续…【详细】
以改革创新精神 大力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