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二)

推进联动发展 提升管理水平

肖向东

2021年04月07日14:40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国家“十四五”规划对培育发展兰州—西宁城市群作出部署,明确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建设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畅通循环高效是城市群发展的趋势,也是其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抓手的优势所在。兰西城市群目前在统一市场、要素整合上还没有形成合力,应更加注重完善市场机制,优化各类要素在城市群区域流动的政策环境,如统一的规划制度体系、共建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等,着力推动制度型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此外,聚焦城市群生态、交通、产业、精细化治理等短板持续加力,并围绕上述领域推动合作共建走深走实。

兰州城区。兰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三、推动城市群城镇联动发展

以兰西城市群合作共建协议框架为引领,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合作,构建互补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功能区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群能级。

(一)务实推进兰西城市群合作共建。这是青甘两省的主要发展平台。一是“生态为本”联建联防联治。统筹实施重点流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共建黄河上游水源涵养保护区,协同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控和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健全城市群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和应急响应机制。二是“交通先行”畅通高效成网。加快综合交通互联互通,推进兰新高铁兰州至西宁段达速改造、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等重大连接线建设,加快省际通道畅通和改造提升,推动两省支线机场互飞串飞、航线互补共用,联合开拓国际航线。三是“市场引路”互认协作统一。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开展资源性产品使用权跨省交易,推动两省市场监管、税务、人社、就业、金融等部门信息共享、资质互认、执法互助,建立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四是“文旅融合”打造河湟文化新优势。发挥两省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文脉相通的优势,联手打造甘青黄河风情线等精品旅游线路,开发“一程多站”跨区域旅游产品,联合开展明长城保护、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调查等跨界重大遗产保护,打响河湟文化品牌。五是“机制推动”多层次共同发力。全面落实城市群“1+3+10”合作机制,发挥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建立兰州西宁为重点、其他城市参与的“2+N”城市间多层次合作机制。

(二)加快西宁—海东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这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强核。一是拓展格局打造都市圈板块经济。建立中心城市引领发展机制,促进人口、产业及创新要素资源向中心城市、战略空间和城镇密集区集聚,打造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研发制造基地,提升海东工业园区综合实力,增强青海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推动园区向复合功能转型,争创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进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文逻辑、从生产导向转为生活导向,构建中心城区以服务经济为主导、周边区域功能性配套的都市区板块经济发展格局。二是优化培育城市组团,促进多中心多功能协调发展。以中心城区周边区域为重点,注重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捷的功能布局,高水平打造以河湟新区为主的东部康养宜居组团,以海湖新区、多巴新城为主的西部商贸金融旅游组团,以南川、鲁沙尔为主的南部特色产业组团,以生物园区、北川为主的北部创新创业组团,有效拓展都市圈发展的战略空间。

(三)加强与周边区域互联互通。这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兰西双城对接成渝双城以大通道促大畅通。顺应区域经济梯度发展规律,以共建成都—西宁—西亚对外开放大通道为主要抓手,加快构建联通西南西北、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网,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与我国经济“第四极”的紧密对接。二是对接关中平原、宁夏沿黄城市群,合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能源通道、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打造流域生态交通运输走廊,共建流域高落差梯次性城市通道,共奏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合唱。三是对接新疆天山北坡、西藏拉萨城市群(圈),全面筑牢国土安全保障新支撑。推进能源资源跨区域开发转化,共建向西向南开放的战略通道和商贸走廊,协同开展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共同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四)培育若干线性城镇带。这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撑。一是横向发展、做强一带。依托兰青、青藏铁路和G6高速公路,串联西宁、海东主城,延伸带动海晏等县城,打造现代精品城镇带。二是依托黄河延伸一带。强化黄河上游水道和临夏至共和高速公路纽带功能,加强黄河沿岸城镇间的联系,构建黄河上游特色城镇带。三是串联交通、打造一带。依托兰新、西成铁路加快沿线城镇发展,形成串联甘青川、连接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城镇发展带。四是围绕旅游、培育一带。发挥“海东—西宁—日月山—倒淌河—二郎剑—金银滩/原子城—鸟岛—茶卡”精品旅游线路串联功能,打造旅游城镇发展带。

西宁城区。人民网 甘海琼摄

四、提升城市经营和治理水平

有品质的城市既是建出来,更是管出来的,要把精细化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经营和治理全过程,让更多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一)优化城市发展品质。城市品质是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集中体现,树牢“有品牌的城市就是好城市”的理念,形成跨越时空的城市形象标志和文脉基因。一是老品牌要复兴。保护好“青海老字号”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支持“雪域花宝”“互助青稞酒”“湟源陈醋”等品牌复兴壮大,提升“热贡唐卡”“湟中蚕豆”等品牌价值,增强城市软实力、影响力和辨识度。二是文化名片要擦亮。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利用,推进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丰富提升“幸福西宁”“醉美海东”“魅力海南”“天境海北”“神韵黄南”等品牌内涵,扩大“环湖赛”“攀岩赛”“抢渡黄河挑战赛”等赛事品牌影响力,提升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城市品牌价值。三是城市设计要精致有记忆。加强城市设计管理,推进城镇人文特征与自然生态景观相融合,建立协调统一的城市轴线、天际线、肌理、建筑风格和色彩,统筹文化遗产、建筑遗产、古树名木与周边环境整体保护,设置串联各标志性建筑、地区的城镇记忆线路,唤起城市居民共同的历史记忆。四是老街区要修复。实施城市“微改造”工程,对老旧建筑进行功能置换、活化利用,打造特色文化街区,重塑街区活力,传承邻里感情。五是城市功能要“顺天应人”崇尚自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加快建设海绵城市,统筹推进海绵型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建设,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二)增强城市发展韧性。应对新冠疫情进一步凸显了提升城市发展韧性的极端重要性,要统筹提升城市空间韧性、基础设施韧性、生态韧性和社会韧性,守护好城市安全底线。一是设施要完善。实施城市生命线工程,完善城市交通、电力、燃气、信息、给排水、应急等设施功能,保障基础设施系统在极端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转,增强城市抗冲击和快速修复能力。二是地上地下要统筹。统筹推进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化、数字化建设,加强城市老旧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完善地上地下基础设施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制度和防控机制,形成全天候、系统性、快速处置的现代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网。三是空间要“留白”。既要探索规划“留白”制度,为未来发展预留弹性空间,也要做好城市应急和储备设施的规划建设,合理预留应急避险、方舱医院等弹性空间,增强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四是安全标准要科学。完善城市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综合交通枢纽、管线管廊、桥梁隧道、市政工程等设施安全管理办法,及时开展城市风险辨识评估和风险管控,全面提升城市安全监管执法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五是公共空间要更健康。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提高办公、商业等建筑和居民小区安全标准,加强农贸市场、早市夜市、跳蚤市场等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造“15分钟生活圈”,营造安全健康的居民生活空间。

(三)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把城市作为有机体、生命体,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让城市管理更加科学、运行更加有序、发展更具活力。一是规划要统一。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管理全过程,健全专家领衔、政府组织、多方参与、科学决策的城市规划工作机制,强化城市绿线、紫线、黄线、蓝线管理,构建城镇开发边界与“四线”协同管理的新模式,实现“多规合一”,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实施管控制度。二是智慧要畅连。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完善城市交通、城管、治安、政务等智能信息系统,搭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健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市民服务设施,打造“城市大脑”,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三是社区单元是重点。探索建立邻里贡献积分机制和邻里公约,创新车位共享和停车管理、车路协同探索、出行链一体化定制等未来出行场景,打造未来社区新型治理单元。四是执法要综合。推进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健全城市综合执法标准体系和违法建设治理机制,下移城管执法重心,构建统一决策、统一管理、统一执法的“大城管”格局。五是管理要精细。用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推动城市精细治理,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街巷长”制,巩固提升网格化管理优势,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 

(作者:肖向东,系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责编:刘沛然、甘海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