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尕垭口的风中特巡

郝瑾阳 孙禹晨

2021年03月24日10:08  来源:青海日报
 

  距2月3日立春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玉树,最低气温依旧徘徊在零下6摄氏度左右。

  3月19日清晨,伴着东升的太阳,一辆小黄车从送变电公司玉树运检分部大门驶出,负责运维工作的员工郑学军、王宪、叶得全等一行五人同往常一样,对110千伏玉杂线进行特巡。

  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玉树运检分部下设玉树、玛多、称多、下拉秀、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8个运检站。玉树-杂多110千伏输电线路是由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建设的“三区三州”深贫区电网建设工程,线路沿线海拔在3800米至5300米之间,是一项提高当地群众用电水平,满足清洁取暖等消费的惠民工程。

  到达巡线地点,五人背上巡视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玉树的天气就如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前一秒还阳光明媚,温度渐渐回暖,下一秒就大风狂作,寒冷刺骨。

  “大家赶紧收拾东西,先赶往尕拉尕垭口,这么大的风,不牢固的经幡挂到线路上就麻烦了。”运维班班长郑学军顶着大风对班员们说。

  前往尕拉尕垭口的路,都是盘山公路,转弯虽然没有那么急,但在大风四起,尘土飞扬的环境下,车速仍被限制在了每小时60公里,大约走了50多分钟,终于顺利抵达尕拉尕垭口。

  打开车门的瞬间,一股寒风直灌进来,大家下意识地紧了紧工作服的领口,叶得全先跳下车,“小伙子呀,这个垭口的海拔有4493米,还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剧烈运动吧。”王宪担忧地说。

  “好的,宪哥。哎呀,这风大的,我连车门都关不上了。”叶得全费力地推着车门。

  “小叶,这里你年纪最小,赶紧把这手套戴上。”郑学军从口袋里掏出一副手套递给叶得全。

  叶得全还来不及感谢,郑学军就匆匆走到了队伍最前面。一行五人逆着风,低着头,背着巡视工具包,艰难地迈着步子。“今天的风也太大了,刮到脸上跟刀割一样。”班员王宪对离自己最近的叶得全说。

  “是啊,我的耳朵冻得已经没有知觉了,脸都僵了。”叶得全捂了捂自己红红的耳朵,但好像并没有好转。大概走了五分多钟,就到了最近的铁塔。

  “现在风力八级,110千伏玉杂线97号塔位导线线夹、挂线点位置、导地线连接一切正常。”郑学军大声地将数据报给王宪,后者将数据登记在例行巡查记录本上,作为日常运维的比对数据。

  叶得全拿着照相机把塔头、全塔、大小通道、三相线的挂线点位置等重点部位拍摄了下来,作为日后留存的图像资料。

  沿着线路,五人走走停停,郑学军的腿越来越瘸。“郑班,您这是怎么了?”叶得全搀扶着郑学军的胳膊,关切地问。

  “老毛病了,这不痛风又犯了。”

  “要不您先上车休息一下吧,这都是石头、坑洼,别磕着了。接下来的工作我们干就行了。”说着,准备接过班长手里的望远镜和测风仪。郑学军的手因为没有戴手套,裸露在寒风中,紫红紫红的,冻得已经很难伸直了,看到这双粗糙冰凉的双手,叶得全愣在了原地。

  “没事的,这个病已经伴随我多年了,回去吃点药就好了。咱们分部自2014年成立至今,在鸟害治理、防雷整治、隐患排查、高海拔运维等各方面,均未出现过差错,我们得传承这种工作作风,为周围牧民用电护航呀,况且今天风太大了,我一个人回车上,也很担心大家的安全呀。”郑学军缓了口气,又一跛一跛地走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望着这位老师傅的背影,叶得全感觉自己的肩头又多了一份责任……

  (郝瑾阳 孙禹晨)

(责编:杨启红、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