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蕨麻有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累计种植面积达1万公顷,成为高寒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赵静

2021年03月20日10:27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发布了由青海民族大学牵头,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食品工业协会共同协作起草制定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蕨麻(干制品)》。该标准自2021年4月30日起正式实施。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的蕨麻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有效延伸产业链提供法定依据和技术保障。

  蕨麻是鹅绒委陵菜的变种,属蔷薇科委陵菜属,食用部分为其膨大的块根。因富含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氨基酸、维生素、矿质元素、皂苷、多糖等营养和活性成分,口感香甜,被青海人称之为“人参果”“延寿果”,当作馈赠礼品和招待宾客的餐桌珍品。

  青海民族大学青藏高原蕨麻研究中心是一个专门研究蕨麻的科研机构。中心负责人李军乔教授从1998年开始,自主设置课题进行野生蕨麻的人工驯化栽培及品种选育工作,对蕨麻的营养成分、活性成分、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以及致病菌等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完成了野生蕨麻的人工驯化,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的人工栽培技术,审定通过了“青海蕨麻1号”“青海蕨麻2号”和“青海蕨麻3号”3个地方品种,编制发布了“蕨麻”国家标准和7个蕨麻地方标准,出版了《中国蕨麻》《青藏高原蕨麻》两部学术专著。为蕨麻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蕨麻喜高海拔、冷凉,生长于一般农作物难于生长的浅山和脑山地区,人工栽培方式为半野生种植,栽培技术简单,易学易操作。据介绍,从2014年到2020年,蕨麻人工种植从青海省延伸到甘肃省、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目前累计种植面积达1万公顷。蕨麻每公顷产量为3000到4500公斤,按2000公顷计算,每年人工栽培总产量约为600万到900万公斤,市场每公斤蕨麻(鲜)价格为50到120元,按每公斤80元计算,每年直接经济效益为4.8亿元到7.2亿元。

  “人工种植面积每年以50%的增幅增加,已经成为青藏高原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李军乔说,蕨麻的人工种植,大大缓解了人们对野生蕨麻采挖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同时调整了高寒地区种植业结构,解决了就业,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已经成为青海省特色新兴生态产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累积帮助了100余万户农牧民脱贫致富。

(责编:杨启红、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