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天路,忆峥嵘岁月

刘 伟

2021年03月19日09:07  来源:青海日报
 

将军楼公园一角。

将军楼。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慕生忠将军纪念馆。 青海日报记者 王菲菲 摄

  在青藏线,有一个名字总会被人们提起,那就是慕生忠。新中国成立之初,两次骑马进藏让他萌生了“要在青藏高原修筑一条公路”的设想。为此,他远赴北京,主动请缨,从1954年5月11日到12月15日,历时7个月零4天,结束了西藏不通公路的历史。

  翻开历史的画卷,一段段珍贵的文字,一幅幅珍贵的图片,记录着这位传奇将军修建青藏公路时的辉煌瞬间。今天,当这雄伟的工程犹如一个精神坐标,穿越历史、辉映未来,我们不得不怀念起这位历经战火洗礼的“天路”将军,还有当年修建公路时惊天动地的壮举。

  一种信念成就世界奇迹

  全长1937公里的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公路,也是所有进藏公路中最繁忙的公路。从建成通车到青藏铁路通车前,这条公路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85%以上进藏物资和90%以上出藏物资的运输任务。

  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区南郊,是青藏公路重要的物流集散地,从这里出发,沿109国道向南行进,才算是真正走上了青藏线。看着公路向天边延伸,远处的昆仑雪山在蓝天白云下银光闪闪,巍峨壮观。

  曾几何时,这延绵不绝的山脉,横亘于世界屋脊,成为内地通向西藏的一道天然壁垒。然而,筑路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天堑变通途!遥想当年,那响彻山谷的锨镐声和架桥铺路的吆喝声,是何等壮观的场景——

  1954年,筑路队伍在沱沱河上修建的过水路面被洪水冲毁,一长串汽车被堵在河边,慕生忠第一个跳下水里搬石砌路。在冰冷刺骨的雪水中,他始终站在河水最深最急的地方,一干就是10个小时。

  路面修好后,车队继续前行,可是慕生忠却托着发肿的双脚穿不进鞋。大家心痛地说:“政委今天可受苦了!”慕生忠微笑着说:“我受点苦,可是价值大,今天200人干了500人的活,在最困难的时刻领导干部站在前头,一个人就能顶几个人用,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

  在修建天涯桥时,桥面离水面仅有30米,桥下河水汹涌,桥建好后,工程师邓郁清跳上第一辆汽车要试通车。慕生忠一把将他拉下来说道:“像我这种土八路出身的政委,今日死了,今日就有人来接替。你是咱们唯一的工程师,万一有个闪失,再没有第二个了。”随即跳上车命令司机开车前行……

  7个月零4天,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像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5摄氏度,永冻土层深达120米,空气中的含氧量也不足海平面的一半……这是一场极其艰苦的征战,更是人类筑路史上的一个壮举。

  1954年12月15日,青藏公路经过漫漫雪水草地,跨越长江源头和唐古拉山,终于修到了拉萨,这在当时创造了用最快速度、最低成本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公路的奇迹。

  一条公路架起致富金桥

  将时间定格在上世纪50年代初,在当时的中国地图上,格尔木还只是柴达木盆地南缘地带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

  1991年3月,慕生忠在回忆起这段历史时说:“当时,格尔木空旷的原野上没有一顶帐篷,一棵乔木。向南望去,昆仑山巅白雪皑皑;向北看,沙丘一座连一座,就像一片破败的墓葬群。有的同志问我,格尔木到底在哪里?我回答说,格尔木就在你的脚下。我们的帐篷搭在哪里,哪儿就是格尔木。”于是,六顶帐篷,就成了格尔木市的雏形。

  “唐古拉山风云,汽车轮儿漫滚。今日锨镐在手,铲平世界屋顶。”这是慕生忠在修通唐古拉山公路时写的诗,也是他在高寒缺氧、极度艰苦的修路条件下,率领筑路大军乐观向上、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

  对于世代生活在唐古拉山下的牧民来说,或许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依稀记得当年修路的情景,他们是修建青藏公路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以前跟着父亲学开车,去西藏贩卖牛羊,家里的生活才慢慢好了起来,要不是有青藏公路,山上的牧民几代人也走不出大山,我也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今年40岁的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村民闹布桑周,自打记事起就跟随父亲在青藏线跑运输,是全村第一个富起来的人,对于这条公路,他有着特殊的感情。

  长江源村第一书记李国林说,青藏公路不仅改变了沿线藏族群众的思维观念,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这些年随着自驾游的兴起,不少村民开始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吃上了“旅游饭”。

  记者了解到,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唐古拉山镇早在2017年就开始规划建设以长江源纪念碑、野生动物观测站、长江源星空拍摄基地为核心的高原特色生态旅游圈,计划投资5.8亿元,目前已建成“长江1号”邮局、水生态保护站、斑头雁观测基地等旅游项目,随着项目的陆续实施,“长江源头生态第一镇”旅游效益日益凸显。

  格尔木因路而生,因路而兴。一条公路将西藏与祖国内地紧紧地连接起来,也让这座城市变得更为开放、包容。如今,随着一条条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线路相继投入使用,曾经的“旱码头” 已然成为青海向西部乃至世界开放不可或缺的桥头堡。

  一座丰碑书写城市底色

  时光冉冉,岁月不居。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可歌可泣的筑路故事沉淀在戈壁滩,化作珍贵的精神财富。

  走进位于格尔木市区西北角的将军楼公园,其标志性建筑——一座人字形天路纪念塔高耸云间,代表着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塔下,一个个有力的雕塑再现了60多年前筑路军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用汗水和生命修筑“天路”的感人场景。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将军楼,这是一栋砖瓦土木结构的两层小楼,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慕生忠当年办公和居住的地方,也是格尔木的第一栋楼房。透过历史的门窗看进去,朴素的内部陈设像是讲述着慕生忠将军在此生活的点点滴滴。

  不远处,慕生忠将军的纪念雕塑手持拐杖,眺望着远方—— “我的帐篷扎在哪里,哪里就是格尔木!”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仿佛在耳畔回响。

  公园管理处主任吴海霞介绍说,将军楼主题公园占地9.8公顷,其中水体6000平方米、绿化5.2万平方米,并建有地质博物馆和慕生忠将军纪念馆,公园自建成以来,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一处新景观,而且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当初这里没有一条马路,机关、学校、商店全是帐篷,人称帐篷城,青藏公路通车后,才逐渐形成城镇。”

  漫步在公园内,四周林木繁盛、高楼林立,这是格尔木从无到有的见证,更是一代代创业者艰苦奋斗的缩影。

  吴海霞说,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然而人们对慕生忠将军仍然津津乐道。几十年来,慕生忠等老一辈革命军人艰苦卓绝、勇敢拼搏的故事,不断丰富发展其时代内涵,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

  “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是在青藏高原上的荒漠冰川冻土间度过,我思念这里的一山一水……”1994年10月19日,慕生忠在兰州病逝,根据老将军的遗愿,组织上将他的骨灰撒在了昆仑山上、沱沱河畔。

  巍巍昆仑,雪峰耸峙,英雄屹立。

  这是一座永恒的丰碑。当这段尘封的历史再次被打开,一个个波澜壮阔的画面令人刻骨铭心。我们不难发现,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已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