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旗上闪烁红军的五星/脚下的路延续新的长征/我们是新一代红军小战士/先辈热血在身上奔腾……红军赞歌由我们传唱/长征精神由我们继承……
初春的午后,刚踏进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西路军红军小学校园,远远听见清脆童声深情演唱《红军小学红军娃》,唱这首红歌的是红光村唯一一名红军的后代马惠茹,她今年13岁,就读于红军小学红五中队。
马惠茹的曾祖父叫刘仕斯,祖籍四川,1933年就参加革命,在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医院任护士,1935年参加长征随军征战河西,1937年初在梨园口战斗中受伤,与400余名被俘红西路军组成“工兵营”,先后被军阀马步芳从河西走廊押解到循化赞卜乎村从事劳动。一次偶然的机会与马惠茹的曾袓母相识并结了婚。
练完歌曲,马惠茹又投入到学校精心筹划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大型情景剧《再现军民鱼水情》的排练中。
校长马忠明介绍,情景剧反映的是80多年前,400余名红西路军战士被俘后分批次押解到循化红光村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在连生命都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仍然不忘初心使命,宣传党的政策主张,严守党的纪律,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任。为保存革命力量与当地居民融合,主动与当地回族、撒拉族、藏族联姻,演绎出军爱民、民拥军红色佳话。
排练间隙,马忠明向参加排练的马惠茹及同学们讲解西路红军的故事——
“1937年4月西路军失利,被俘的部分西路军战士年仅十五六岁,押解至青海后有的被残杀、活埋,有的被逼做劳役。”
“现在红光村最早的60多处村民院落、300间房屋都是西路军修建的,此外他们还修建了一座清真寺、一所学校、两架巨型水车、水磨坊和油坊、还开垦了113.34多公顷荒地……”
听到动人处,同学们不停擦着眼泪,立志从红色经典中汲取力量,以红军战士的初心使命为榜样。马惠茹说自己要当好宣讲红色故事的“宣传员”、当好红军精神的“继承人”。
西路军红军小学是全国386所红军学校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所由当年被俘红西路军战士修建,并以西路军命名的学校。肩负教书育人光荣职责、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学校师生坚守“深耕红色资源,厚植红色底蕴”理念,用实际行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马忠明介绍,红色精神需要传承,因而学校处处体现红色特点、事事彰显红色育人效果,6个年级不像别的学校叫一二三年级,而是叫红一红二红三中队,幼儿园两个班分别叫红光中班大班。平时学生着红军服、唱红歌、诵红色经典,每周一举行国旗下红色演讲,还经常上红色教育课。
“红光村不仅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更是民族团结的摇篮,红军故事和红色记忆汇聚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红色航标。”循化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星富花说,时间不会使记忆褪色,即使一些红军战士的名字已经难以寻找,一些惊天动地的事迹很难还原,但是他们的丰功伟绩和初心使命让我们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中介机构发布成人招生信息?青海师范大学发布声明 人民网西宁8月21日电 (陈晶)近期,有中介机构利用网络等媒介,以青海师范大学的名义发布成人招生宣传信息。8月19日,青海师范大学发布声明,成人学历继续教育从未与任何教育机构合作招生。 凡需参加青海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成人学历继续…【详细】
以改革创新精神 大力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