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一抹彩虹 放飞时代梦想

董 慧

2021年03月08日09:08  来源:青海日报
 

  2006年,承载着厚重民族文化底蕴的土族盘绣,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开启了这一优秀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新纪元。为了探索一条集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完美结合新路子,2007年9月,互助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9岁的哈承清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文化工作者,肩负组织重托,飒爽转身,带领着广大妇女学习刺绣,让绣娘们参与企业组织,帮助她们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给千万农村妇女迎来了新的生活。

  “创业”第一年,哈承清拿着设计制作的布贴画“土族福娃”系列产品参加第一届青海文化旅游节,大家被她带去的布贴画深深吸引了,但是购买的人却很少,就在她感到纳闷儿的时候,一位老人对她说:“我很喜欢你的产品,但这不是土族的传统工艺。”她突然发现自己作为土族女儿,竟然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并不了解。

  “我要发展盘绣产业,我要带动村里会盘绣的阿妈们跟我一起做盘绣。”一个声音在哈承清的心底不断回响。

  从此,她开始了“土族盘绣创业路”,这一做就是14年。绣娘团队从最初的107人增加到现在的5380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绣娘533人。

  通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互助土族自治县的“青绣”产业龙头企业。为了带动更多的妇女就业,哈承清积极引进项目资金,在互助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青绣”文化中心,以“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在东沟乡、五十镇、丹麻镇等绣娘集中的乡镇设立盘绣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8处,带动5000余名绣娘居家就业。

  哈承清骄傲地说:“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

  由她带出来的绣娘胡兰索卡,现在也是土族盘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6年被选派出省接触到刺绣专业培训后,在她的帮助下胡兰索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我们从小跟着母亲学刺绣,平时绣个鞋子、衣服,没想到在哈老师的帮助支持下这种生活技能也能成为赚钱的好手艺。”

  “原来刺绣全凭兴趣,现在当作事业,村里的妇女在我的带动下,种地休息时绣两针,陪孩子学习时绣两针,做饭馒头出锅前再绣两针,一个月随便增收上千元。”胡兰索卡说。

  创业期间,为了发展绣户,哈承清和她的团队跑遍了每一个民族乡镇,为了能把订单及时地送到绣娘手中,凌晨两三点她和姐妹们还行走在山间小路,为了随时解决技术问题,她几乎每天都在绣娘家的炕头上指导、解答。

  经过她和团队几年的不懈努力,盘绣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但随着盘绣人群的壮大,如何在保护传承这一优秀技艺的同时,更多的帮助农村妇女致富增收,成为摆在哈承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能带动更多贫困妇女利用“青绣”传统手工艺增收脱贫。在哈承清的带领下公司积极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经验,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2018年5月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盘绣园建成使用,带动当地绣娘145户,建档立卡贫困绣娘93人。

  “盘绣是我们每一个土族妇女必须掌握的手工活儿。”“做盘绣过去主要是给自己的衣服上做装饰,挣不上一个钱,现在我们来绣坊里上班,每天都可以赚到钱。”绣坊里,绣娘张文姐和姐妹们高兴地说。

  疫情期间,哈承清最担心的就是长时间居家的绣娘们。于是,她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进行网络销售及线上促销,有了订单之后,她立马把订单分发到贫困绣娘手中,让她们居家绣制,仅在疫情期间,她为800多名绣娘下发订单1万余件,订单收入达170.6万元。

  这些年,哈承清在长期的文化传承和产业带动工作中,不知不觉由一个文化传播者变成一个文化坚守者、守护者。她不仅自己勤学各种青绣技艺,成为了青绣界响当当的行家里手,还亲自授课传播,亲手教导绣娘操作。

  哈承清,一位普通平凡的土族妇女,在被誉为“彩虹故乡”的互助土族自治县,用自己虔诚的民族情感、执着的理想追求在彩虹般绚丽多彩的“青绣”大花园中彰显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风采。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