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谷地人勤春来早

青海日报实习记者 石成砚

2021年03月03日09:34  来源:青海日报
 

农民施肥。青海日报实习记者 石成砚 摄

人勤春来早。2月20日,记者来到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一片艳阳天里,中川乡红崖村村民王寿福正和邻居搭伴结伙在农田里忙活春耕播种。

正当记者诧异为何要将小麦种子和肥料颗粒直接混合撒在眼前干硬的土地上时,只见王寿福和邻居一人操作一台旋耕机、一人控制一台平地机,两人似滑雪般在长方形农田上耕播起来。

旋耕机驶过,旋转的刀片让土层下带有湿气的深色松软土壤“重见天日”,并将刚刚干硬的白色土块打碎,连同种子和肥料打入土层深处;平地机紧跟其后,将刚刚被“折腾”得凹凸不平的耕地“打磨”得平平整整。两人一边干活一边大声喧聊,欢声笑语间,眼前的农田便完成春播前的准备任务。

看到记者从眼前的场景中得到“答案”,一旁的村党支部书记李海生说:“不仅如此,旋耕机还能将土壤中的草根拔除,达到除草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举三得。两台设备同时合作运转,最大程度上实现农田土壤保墒。”

“以前,人工播种,这么一片地,一家三口人能干上一整天。现在咱们村每家每户都有了这样的农机具,一个人一天完成半公顷地的播种任务都不是问题。”王寿福说。

另一边正在播种大豆的村民王占英说:“县、乡党政部门为我们送来种子、肥料以及地膜,几乎不用再掏钱购置农资,安心出力种田就行。今年玉米涨价了,我还要在地里多种上些玉米挣钱哩!”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现在正是春播好时节,我们得抓紧时间开播。”在中川乡民主村,乔得元正和同村村民一起为过冬田地除膜施肥。

过去,贫困户乔得元家被儿子难以医治的脑瘤拖入“因病致贫”的困境,和村里许多人一样,乔得元和妻子在外打工补贴家用。“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耕地撂荒,大片大片的耕地上荒草长得和人一样高,自然长出的柳树和榆树的树干都有手指粗。”村党支部书记乔维栋回忆。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看着被撂荒,乔维栋深感可惜。2020年,在县、乡有关部门帮助下,民主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优先雇用建档立卡贫困户,流转并整治撂荒地近15公顷,种植耐旱花椒及金丝皇菊,并发挥农民智慧,在花椒地、菊花地里套种桃树,高效率利用耕地,双管齐下实现土地增产、农民增收。

“同时,上级有关部门正在沿河地带砌石墙安装石笼,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村子的水土流失问题,有效护住了耕地。”乔维栋说。

随着民主村告别传统小农散户生产模式,迎来合作社规模化种植,被推举为合作社负责人的乔得元2020年获益颇丰。

“我把自家的土地都加入到合作社中,腾出手来养牛,一年下来种地工资3万元,卖牛挣了2万元,我家借此实现脱贫,成为‘脱贫光荣户’,政府还奖励给我一辆三轮摩托车呢!”说这话时,正在田间施肥的乔得元脸上挂着笑容。

同样的场景,在海东市乐都区高店镇上杨家村上演:此时,当地富硒紫皮大蒜地里一派繁忙,站在田埂上,村里的老党员樊文庆说起有“奔头”的好日子感慨万千:“感谢党的惠农、强农政策,现在年轻人把蒜种好之后外出打工去了,剩下我们这些老人照顾地里的作物,经济来源渠道多样,收入一年比一年好,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作为青海省农业大市的海东,紧抓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这一目标,围绕“六稳六保”任务,聚焦粮食安全生产为中心、全力夯实种子生产和耕地保护两个基本点战略部署,不断加大对全市撂荒地整治力度,要求对撂荒地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乡镇、村社责任,对撂荒地地块实行建档立卡,应种尽种,确保撂荒地、歇地复垦复种。同时,鼓励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项目上给予扶持,切实加强农业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春播时节,为确保农民端牢饭碗,海东市农业部门提前准备,确保各类农资质量安全和有序供应,不断加大相关技术培训和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农户转变思路,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积极采取打土、镇压、增施农家肥等保墒措施,抓紧抢铺1.4万公顷覆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订单农业面积,并联合供销、水利、金融、气象等部门,多措并举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为新一年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积极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年之计在于春,河湟大地上,由东到西,从南至北,一幅幅农民春季抢耕抢种的美好画卷正在田间地头徐徐展开,又是一年好收成可期可待。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