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再传喜讯:2020年继续保持油气当量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完成油气当量4300多万吨,天然气产量实现“十连增”。
从1959年松基三井首次喷出工业油流到现在,历经60多年开发建设,亘古荒原上崛起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用20多亿吨“工业血液”持续为中国这艘经济巨轮提供强劲的前进动力,也在新中国工业史上镌刻下了光辉的一页。
这一页,饱含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1960年初,4万多人奔赴松嫩平原打响石油大会战,仅用三年时间就探明了面积达860多平方公里的特大油田,我国石油因此实现基本自给,一举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60多年来,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4.3亿吨,上缴税费及各种资金2.9万亿元,有力维护了国家能源安全、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
这一页,闪耀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在石油大会战时期,王进喜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人拉肩扛运送钻机,成为一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当年的劲头没有丢,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不利条件,铁人带过的1205钻井队2020年钻井进尺突破10万米,历史累计进尺达314.5万米,近乎相当于钻透了355座珠穆朗玛峰。
这一页,凝结着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
“为了弄清冬季铁路油槽车在运输途中原油温度变化情况,技术人员怀揣温度计,跟车行程1万多公里,取得油温数据1400多个。”全国劳动模范刘丽对记者讲述了石油大会战时期“万里测温”的故事。
这一页,汇聚着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铁人王进喜;“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这是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这是大庆新铁人李新民。60多年来,抱定至诚报国的情怀,奉献精神早已熔铸进石油人的血脉。
2019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总书记指出,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大庆油田全体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肩负起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重大责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铁人广场边一座彩虹桥上镶嵌的大字引人注目:“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大庆油田人砥砺奋进、顽强拼搏。
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持续推动天然气业务快发展、制定油田核心技术发展路线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庆油田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相关报道见第五版)
以改革创新精神 大力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详细】
持续加强部署指青海省防汛工作 8月18日,记者从青海省应急管理厅获悉,根据相关部门会商研判,近期青海省仍有较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极端强降雨依然可能发生。为全面做好防汛各项工作,省应急厅及时召开全省防汛视频会商调度会,听取各地雨情、水情、汛情及防汛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详细】
争取落实玛多“5·2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央预算内投资6.6亿元 8月18日,记者从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青海省玛多“5·2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项目18项,总投资8.15亿元,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55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3.32亿元。这批项目的安排,将有力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