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就地过年倡议 青海省春节消费显现新特点

钟 倩

2021年02月20日08:48  来源:青海日报
 

  2021年春节史无前例地特殊,1亿人原地过年成“原年人”,人们在小家与大局之间保持积极平衡,防疫意识有增,节日消费无减,今年的春节新消费现象频出。

  就地过年催生诸多消费新现象,家乡年货反向狂奔与淘宝式拜年相映成趣,人们在疫情与亲情之间寄“乡愁”;一人食、半成品年夜饭,拓展了年夜饭外延;出行半径小了,但玩酒店、逛景区和“云旅游”成为春节热选;留在城市过年推动自嗨经济,报复性观影为春节消费市场吹来新风。

  面对客流与消费的大规模时空变迁,供给侧迅速响应,“春节不打烊”成为各大平台与商家的集体选择。据监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青海省13家重点商贸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13754.3万元,同比增长32.1%。百万物流从业者坚守岗位,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不打烊、线下商场开门营业……线上线下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消费中发现新热点,在结构变化中找准需求。

  青海包裹流入涨幅全国第一,“年货反向狂奔”取代“后备箱里的土特产”

  菜鸟数据表明,2月4日至2月15日,春节不打烊发货量是2019年农历同期4倍,三通一达快递发货量达到2019年农历同期8倍以上。与2019年春节期间相比,2月4日至6日青海、天津、云南、广西、海南、广东、宁夏、四川、重庆、内蒙古为包裹流入涨幅前十大省份,青海包裹流入涨幅全国第一,消费能力大幅提升。

  这个春节在网上办年货成为首选。据浪潮大数据监测,截至目前“青海省2021网上年货节”及“迎新春、促消费专项行动”共实现网络零售额17404.4万元,其中参与年货节商品的销售额达到2178.5万元。

  年货则是年俗的应有之义。年货买什么、怎么买、谁来买,可以反映消费动向、代际变化与社会变迁。今年春节,90后、00后登上家庭舞台C位,初掌年货置办权,年货消费更加年轻化、品牌化、智能化。孝敬长辈有了新三大件,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等“黑科技年货”消费增速同比超100%、300%,洗地机更大涨18倍。老字号也不甘示弱,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杏花村在国内老字号春节销售10强中占据5席。

  就地过年,亲朋好友从老家寄来当地特色食物,在外拼搏的青年被爱投喂,“年货反向狂奔”取代“后备箱里的土特产”。1月6日开通的“西宁-南京”全货运航线开通,由西宁直达南京邮政航空邮件集散中心,形成了覆盖华北、华东、东北、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7个地区的国内航线网络,可实现对全国99个城市的次日投递和114个城市的隔日投递,无数包裹带着父母的浓浓的爱飞向孩子们的冰箱,这个春节暖意十足。

  年夜饭“从大堂到线上”,春节档电影“一票难求”

  年夜饭是除夕夜的重头戏,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带着迫切又浓烈的心,期盼着在除夕之夜能与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一顿年夜饭。今年春节,年夜饭消费生态也悄然改变,“点外卖”成为了不少家庭的选择。

  防疫带动年夜饭“从大堂到线上”,“半成品”吸引力大大提升。2月9日至除夕,饿了么平台年夜饭半成品外卖同比增长4倍。监测数据显示,青海省15家重点大型餐饮企业节日期间实现营业收入532.92万元,同比增长118.4%。

  同样火爆的还有电影市场。《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等多部贺岁档影片扎堆上映,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看。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上午9时30分,中国电影市场2021年度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总观影人次达2.29亿。青海人看电影的热情也同样高涨。猫眼数据显示,大年初一,西宁日票房达到392.1万元,相较于2019年春节增长26.7%,截至2月19日,西宁市2月总票房达到2498.1万元,是一月一整月的1.5倍。从早九时到凌晨档期,春节电影市场火爆异常、一票难求,不少热门场次接近满座。

  更多人选择短途出行,旅游总收入突破10亿元

  响应就地过年倡议,今年春节更多人选择短途出行。图书馆、文化馆成为新去处,省级图书馆、文化馆举办群众文化活动390场次,吸引了众多市民,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服务群众130万人次,春节期间青海省旅游总收入突破10亿元,达到10.7亿元,市场接待规模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同期水平。

  没有在雪天里白过头、没有在雪地上打过滚、没有在雪坡上摔过跤,怎么能感受到冬天的快乐?这个春节,生态游、乡村游、冰雪游受到热捧,仅西宁周边纳入统计的滑雪场地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230万元。互助土族自治县卓扎滩原生态景区正月初一当天门票收入就达到10万元左右。

  供需对接、科技助力、温情互动、冷暖互通,人们在克制与欢乐中“把爱送回家”,构筑起这个别样的春节。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