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文明之花開遍江源大地

——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綜述

魏爽
2023年03月28日08:42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道德模范引領風尚,文明創建熱潮涌動,志願服務情暖人心……從機關單位到田間地頭,從城鎮社區到鄉村牧場,從三江源頭到河湟谷地,從雪域高原到柴達木盆地,文明的力量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設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扎實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有力傳播了社會主流價值,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形成了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文明之花開遍江源大地。

  強化思想引領

  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

  “我們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傳播正能量,做一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和傳播者。”在西寧市城中區倉門街辦事處石坡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場別開生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親子活動正在開展,寓教於樂、寓教於趣的方式讓大家在參與的同時加深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的理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近年來,青海省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基礎工程、靈魂工程來抓。研究制定《青海省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行動方案》《青海省道德模范評選表彰實施辦法》,將公民道德建設納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先進典型選樹工作中。出台倡樹文明新風的移風易俗促進條例、市民文明公約、村規民約,引導人們積極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匯聚正能量、提振精氣神,為現代化新青海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源泉。

  抗擊疫情的戰場上,一個個新時代的“活雷鋒”,一抹抹暖心的“志願紅”,黨員志願者、青年志願者、巾幗志願者、醫療志願者、文藝志願者、退役軍人志願者等攜起手來,匯聚成戰“疫”的磅礡力量,點亮戰勝疫情的希望之光。

  一場場接地氣、冒熱氣的理論宣講,一次次有溫度、有深度的惠民服務,一條條增顏值、提氣質的實踐舉措……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猶如陣陣清風,溫暖著人心,傳播著文明,浸潤著百姓的生活,成為大美青海最鮮亮的底色。青海省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工作作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地生根的重大舉措,高度重視、穩步推進,努力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全省累計投入建設資金8566萬元,成立文明實踐中心45個、佔縣(市、區、行委)總數的100%,文明實踐所406個、佔鄉鎮(街道)總數的100%,文明實踐站4664個、佔村(社區)總數的100%,拓展陣地建設,建設文明實踐點、崗位、基地、長廊等2673個。建設縣一級志願服務總隊45支,各級志願服務隊15097支,注冊志願者達63萬人。

  厚植道德沃土

  發揮榜樣力量

  “在青海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中,始終有一群人,他們扎根高原大地,心懷忠誠,行有方向,奮勇前進,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青海榜樣。”在“青海榜樣”群體先進事跡報告會現場,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用朴素的語言、真摯的情感、鮮活的故事,深情講述了“青海榜樣”為民造福、夙夜在公、心懷大愛、履職盡責的感人事跡,台下觀眾眼含熱淚掌聲不斷。

  高原醫學事業開拓者吳天一、高原生態建設踐行者張錦梅、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尼都塔生、用藝術匠心傳遞道德力量的完德尖措、傾情甘為孺子牛的尹發旺、忘我付出的索拉、真情奉獻的援青干部陳水芳、守護黑河源頭的生態管護員葉金俄日……一個個閃亮的名字,猶如一盞盞精神明燈,引領社會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通過群眾推、群眾評、群眾選,近年來,全省先后推薦選樹了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范、“中國好人”、青海省道德模范、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新時代好少年等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生態環保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人物,他們如同燈塔,閃亮著精神光芒,傳遞著無窮的道德力量。

  先進典型就是鮮活的價值觀,也是有形的正能量。通過加強公民道德建設頂層設計,充分發揮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榜樣引領作用,凡人善舉、草根英雄、平民英雄大量涌現,“學習好人、崇尚好人、爭當好人、關愛好人”在江源大地深入人心。各地區各部門持之以恆地關心關愛道德模范,積極落實禮遇關愛道德模范措施,在全社會營造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

  推進文明創建

  擦亮各族群眾幸福底色

  “紅白事比闊氣講排場的少了,厚養薄葬、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多了﹔鋪張浪費的現象少了,群眾的生活方式越來越文明健康……”近年來,青海各地把移風易俗和鄉風文明建設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得到廣大農牧民群眾的熱情擁護和廣泛支持,社會風氣愈加良好。

  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從文明城市、文明村鎮到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從“一處美”到“一片美”,青海省堅持為民惠民理念,一系列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百花齊放、百舸爭流,城鄉環境面貌、社會公共秩序、公共服務水平、群眾生活質量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讓城市更文明,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心願和追求。全省各地按照重在建設、貴在堅持、利民惠民的要求,把城市治理重在精細、農村治理重在精美、牧區治理重在精進的要求融入文明創建全過程。西寧市、玉樹市先后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實現了青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突破,互助縣等29個城市獲評省級文明城市稱號,文明城市創建使得城市品位實現大幅提高,生活質量取得明顯改善,市民素質得到顯著提升。

  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為城市賦能的同時,也讓鄉村舊貌換新顏。文明村鎮創建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突出抓好鄉風民風、人居環境和文化生活建設,扎實開展“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行動,集中治理紅白事大操大辦、高價彩禮、人情債負擔重等突出問題,形成崇尚文明、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有效引領鄉風文明。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縣級及以上文明村鎮2968個,其中全國文明村鎮59個、省級文明村鎮326個。全省縣級以上文明鄉鎮創建率達77%,文明村創建率達62%。

  以提高服務質量、提升職業道德素質為目的,在全省機關、單位、企業等廣泛開展文明單位創建,修訂完善《青海省文明單位創建管理辦法》,進一步提升創建質量和水平,165個單位獲得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868個單位獲評省級文明單位(標兵)稱號。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參與創建文明單位,6個非公組織入選全國文明單位,41個非共組織入選省級文明單位(標兵),通過爭創文明單位,引導各行各業加強道德建設、規范行業行為、提高服務水平、履行社會責任。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青海持續深化文明家庭創建,組織開展“五星級文明戶”創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家風建設中,弘揚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睦鄰友善等家庭美德。截至目前,79戶家庭獲評省級文明家庭稱號,其中13戶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已創建“五星級文明戶”81.1萬余戶,創建率達到49.4%。

  學校是培育人才的搖籃,青海圍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文明校園創建作為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抓手,75所學校獲評省級文明校園稱號,其中10所學校被評為全國文明校園。累計投入資金7805萬元,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420所,覆蓋全省8個市州,受益未成年人近20萬。廣泛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新時代好少年、美德少年、高原好少年選樹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鮮明價值取向、養成良好品德、提升綜合素質,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同心掬得滿庭芳,文明花開滿園春。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設將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結合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特別是青海發生的歷史性變化,深化黨的二十大和全國兩會精神學習宣傳貫徹,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著力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培育時代新風新貌,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凝聚向上向善的磅礡力量,向著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勇前進。

(責編:況玉、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