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對高原文明和自然萬物的一次深情注視——姜峰《走過青海》印象∣馬海軼

馬海軼
2023年03月20日15:55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走過青海》書影

翻越青海的群山,站在白雪皚皚的峰頂,或者穿越草原,來到夢境般的城市和鄉村,每次,人們必然會看見壯觀的冬野,盛大的春日,絢爛的成熟,深沉的果實。這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青海各族人民用勞動營造的壯麗風景,無論是誰,都會慨嘆自然造就的大氣磅礡,都會領略勞動光輝的偉大結晶。

漫漫歲月流逝,滾滾江河東流,憑借資源的優勢和青海人民堅苦卓絕的勞動創造,這片土地已不再沉寂,也不再遙遠。“青海”被當作“青島”或者“青海在哪裡?”“青海是什麼?”的時代也一去不返了。每當我們置身這神話般的崛起,每當我們眺望青海大地的萬家燈火,總是懷多而感激,禁不住想要追尋生活、守望、奔波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心跡與足印,禁不住想要靠近和探求他們的心靈與追求。

《走過青海》成書

《走過青海》就是追尋和跋涉的結果。這部用行動書寫的大書,不僅僅告訴我們青海在祖國版圖上的確切位置,也告訴我們青海在生活和精神經緯中的位置。姜峰是有著嚴肅文化使命感的人,他不再是簡單的記錄者和尋找者,而是體驗者和傳達者,體驗的是每個主人公在青海家園不同的人生際遇和感慨,傳達的是在高原的大地形貌、風力及人心中形成的精神魅力和人生信念。

同時,這本書貫穿始終的精神氣質,厚重綿長,飽含深情,仿佛一部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青海之書”。這部用普通人一個又一個生命細節和心路歷程寫成的“青海之書”告訴我們,青海的雄奇和詩性不僅僅是自然的賜予,它的氣質和靈魂更來自於那些行進在群山之下、江河之上的人們日夜不息的勞動和創造,來自於往來於茫茫草原、風雨鄉村的人們矢志不渝的守望與堅持。他們才是構成青海版圖的脊梁和精神依據。在新時代的萬點星光中,《走過青海》中的每一位主人公才是最明亮、最溫暖、最耀眼的部分。關於他們的細節和故事,才是構成當代高原史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序曲,是獨唱,因為這勁捷洪亮的旋律,因為這真摯熱烈的表達,我們有信心聽到來自這片逐漸隆起的土地上更加深遠的合唱。

《走過青海》插圖:青海玉樹藏族群眾身著盛裝在結古大道上“T台走秀”。

《走過青海》內容由大板塊、大山脈、大河流、大輪廓、大走向構成。圍繞這些大線索的是平凡支流和普通人生,瑣碎生活和縷縷炊煙。譬如在《河湟谷地:從這裡打開青藏大門》一章中,俯瞰式掃描河湟谷地之后,姜峰迅速收攏翅膀,回到西寧街頭的人間煙火:“河湟谷地實在堪稱大融合:從古代屯田到此的中原兵勇,到由中亞撒瑪爾罕遷來的撒拉族先民,再到族源至今眾說紛紜的土族同胞,乃至聽從祖國召喚,無私支援青海建設的先驅者們……少數民族大多能歌善舞,這裡的漢族人也變得愛唱愛跳。晚上,走在西寧的街頭,有條鍋庄的,有唱花兒的,有扭秧歌的,有吼秦腔的,好不熱鬧。(P9)”在西寧老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姜峰感慨:“這裡的人堅持著幾十年如一日的生活節奏,也有幾十年相處下來的熟絡,樂於把時間花在雞毛蒜皮的瑣事上,怡然自得地躺在時代的潮尾。就連老城區裡的老街巷,名字聽上去也更有味道些……(P21)”

《走過青海》插圖:水井巷市場旁的街牌,能讀出西寧老城的淵藪。

作者依據時間箭頭畫了一條粗線,讓文學人物和歷史人物穿行於民間傳說與歷史記載,立足當下青海社會文化的豐富現實,勾勒了一段又一段隱秘於時間煙雲的歷史輪廓。從街頭盡情舞蹈的一曲鍋庄中,亦能體察青海大地各民族多元文化的成因、民族團結進步的歷史基礎,前后呼應,順理成章。每個篇章,甚至每個小節都有令人意外的結構。關於人們耳熟能詳的吐谷渾前世今生的敘事中,姜峰切入方式獨特,敘事簡潔生動,令人過目不望。姜峰的重點不在古代慕容鮮卑那段持續百余年的生與死的抉擇、靈與肉的磨難以及離奇曲折的故事,而是文學的慕容復和歷史的慕容復令人驚異的相遇。作為普通讀者,作為歷史墳堆之外的過路人,他講的故事剛剛好,我隻想了解這麼多。故事讓我放慢腳步,停留一刻,我聽懂了,會心一笑,然后繼續趕路。

《走過青海》插圖:位於青海省都蘭縣的“九層妖塔”。

姜峰是一位暫居河湟的外鄉人,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外省人”。多年來,有許多外省人書寫過為數不少的關於青海題材的文字,寫作勇氣可嘉,但耐讀和令人信服的不多。姜峰是一位記者,在他的行走和寫作中,職業優勢顯而易見。但他的作品的價值和美主要是由心靈和品味帶來的。我們在這部作品中,首先看到的是他的膽識和心性,和由這種膽識與心性帶來的單純與正派。通過他的敘述,我們獲得了一種現實,一種幾乎不可能擁有的時間和空間,以及他們中間正在生活的人們。

第三章《亙古隔壁:在絕地觸摸人類豐碑》中有一小節“英雄嶺的日與夜”,其中有一組人物素描:油三代任磊、採油工孔雯雯和她的丈夫、90后技術員任世君和他的愛人以及三位李海燕。寥寥數筆,人物形象躍然紙上。作者不僅關注過轟轟烈烈、赴湯蹈火的人物和事件,也關注著默默無聞、甘於平凡的人生和事業。今天我們由衷贊嘆的不僅是作者的作品,還有作者和他的眾多人物一起投向英雄嶺深處的目光。“沒有誰生來是要經歷苦難的,但對油田子弟來說,旁人鮮有體驗過的艱苦恰恰是他們成長的必經之路,他們在精神與心理上的鈣質,他們對生活和幸福的理解,自然比旁人來得更厚實,也更簡單(P152)” 任何光明和溫暖都來之不易,其中包含著無數人的堅持和奉獻,甚至犧牲。英雄嶺的故事,讓我們對生活和幸福的內涵有了更加寬廣的理解。“該告辭了,我走出值班室,隻見門楣上貼著“新春大吉”的紅紙。不經意間仰頭,驀然發現,英雄嶺的上空繁星滿天、銀河燦爛,甚至能辨得出顏色——我在青海見過很多次星空,但從未見過如此震撼的星漢(P155)”

《走過青海》插圖:巨岩交錯、萬壑縱橫的英雄嶺。

在傳統文化中,青藏高原不是一般的地理概念,尤其是巨峰群立的區域,被命名為“神聖雪域”。世居高原的各族人民通過想象、語言、神話及象征符號將地理上的高原解釋為“人類學的高原”,使之成為神聖化的精神家園。姜峰這部著作的相當篇章都是“神聖生敬畏,敬畏生珍愛”的文字。作者在現代語境下,以三江源為切片,通過典籍、傳說、現實等多層次敘述,深入挖掘民族悠久歷史文化,深入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對高原文明和自然萬物的一次深情注視,強調了這塊神聖寶地的文化內涵,再一次重申,青藏高原不是純粹的自然界, 而是文化的自然界,是自然造化與人文景觀的和諧統一體,是二者相互依存的完美典范。

同時,作者通過三江源地區當下生活的一些細節描寫,生動地傳達了他們的生活目標與理想,使這片眾神行走的高地感性地回到我們的視野中,顯得更加溫暖和親切。這些篇章不再拘泥於對高原神聖化的確認和強調,主要意旨還在於喚醒、警示當代的人們,珍愛這片土地,保護這片土地,使她真正成為人類共同的自然和精神淨土。姜峰常年行走在路途,常年浸淫於書寫,他受惠於這行走和書寫,行文流暢,抒情和敘事渾然一體,文本構架宏偉、視野開闊,注重自然情懷和人文精神的融會貫通。

《走過青海》插圖:黃河源頭鄂陵湖碧波浩渺。

他關於生態的觀察和思考,集中在第四、五、六章。在《可可西裡:走過世界最遠的距離》中,作者追憶了西部工委往事,懷念了已犧牲多年的杰桑·索南達杰烈士。沿著索南達杰和他的后人留下的路標,從海拔4479米開始,作者與他的同事跟隨巡山隊,挺進無人區,一直到達可可西裡腹部唯一一座季節性保護站所在的卓乃湖。一路上是泥潭、陷落、越陷越深的歷程,也是高反、困累、不斷被巡山隊救援的過程。闖出無人區時,單程140公裡,跋涉17個小時,而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巡山隊竟然有過500多次這樣的行程。這段歷程,作者與巡山隊老布、郭雪虎始終“共時”,所以,文字在“敘述”之外,產生了另外的力量,這就是“職業力量”,與故事中前赴后繼的巡山隊員體現的職業力量等價同值。

《走過青海》插圖:可可西裡巡山隊員在無人區行進途中。

一條壯美、孤獨的公路將遠古與當代、荒蠻與文明、物質與願望、留守與開拓緊緊縫合在一起。《走過青海》在再現這種壯美與孤獨的同時,用朴實和誠摯的筆觸深入到留守者與開拓者的心靈,由此,我們再次感受到了奉獻之美、犧牲之美、啟迪之美。博爾赫斯在他的小說《門檻旁邊的人》中說:“誰都知道,每一代都有四個正直的人,秘密地支撐著天宇,並在神面前証明了自己當之無愧”,他還說:“但是人海茫茫,湮沒無聞,相見不一定相識,何況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身負秘密使命呢?”《走過青海》就是為這些人海茫茫,湮沒無聞的人立傳的作品。

《走過青海》插圖:可可西裡的年輕一代保護者。

除了青海人民熱愛和敬仰的“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將軍,還有50年前,一位來自山西、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陶振華,在沒有資金、沒有設備、沒有技術的情況下,“他走訪游說了果洛雪山鄉900多戶人家,在他的鼓舞下,有四十多名身強體壯的牧民放下了牧鞭、丟下了牲畜、拿起了鐵鍬,開始了長達四年的修路生涯。(P294)”這段幾乎隱沒於時光的故事,被作者鉤沉、打撈,當這段往事在書中再現時,令人蕩氣回腸,心潮澎湃。

《走過青海》插圖:阿尼瑪卿之下的雪山鄉如今已通了高速公路。

任何時代,都要有人——正直和有信仰的人來支撐。人類的時間和空間主要由他們創造的物質和他們的精神所構成。人們在創造這個時代巨大的物質財富時,必定受精神的啟迪,信念的激勵和理想的鼓舞。或者,當一條舉世無雙的鋼鐵大道橫貫於古老寂靜的高原上時,它首先是受某種精神的導引和昭示,同時也印証了這種精神的此在性。今天,當我們回想在青海大地上先后生成的每條大道時,回想那些如同道路兩旁的道碴石或裡程碑一樣普通的修路人或守護者時,首先想起的就是秘密支撐天宇的、在茫茫人海中湮沒無聞的這些人。

我以為,這個星球的任何地方,都要由人來認識、領導和建設,隻有人的參與和認同,才能促使它們真正意義上的誕生。雪山鄉到州上的公路開通了。青藏公路開通了,青藏鐵路開通了,它使我們對人類的力量和創造產生前所未有的信心,更為重要的是,庄嚴地行進在高原上的每一列車,不僅攪動了停滯不前、而且確定了進一步拓展的方向,對於千年寂靜的高原來說,這是一個啟蒙和召喚,因為它最終必須匯入人類先進文明的恢弘合唱。

《走過青海》插圖:年保玉則的倒影。

我們還可以概括出這些道路更為重要的意義,這些道路也會沿著時間的方向為自身的價值所在提供更多的佐証。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必定會淡漠那些修路的人,他們的姓氏,他們的表情,他們的聲音,他們的幸福和痛苦,他們的理想和追求。我們需要文字來紀錄這一切,還原這一切,尤其是還原精神的部分。我們既要修一條路,造福於當代,還要造就一種精神,傳承給未來。這也是《走進青海》一書重要的價值。

在姜峰眼中,青海已然成為他的第二故鄉。在他看來,故鄉是隨著一個人的行走,其外延不斷擴大、內涵不斷豐富的所在,故鄉也是一位作家寫作永遠的母題,幾乎所有的寫作都是從故鄉出發的。《走過青海》就是姜峰關於他工作生活多年的青海的一部贊美詩。也是基於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的一次文學實踐與文學創作,寫作過程和文本呈現,體現了作者對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踐行和展示。

《走過青海》插圖:作者在昆侖山和長江源的邊上。

作品對河湟谷地、環湖地區、三江源頭以及上游地區的歷史、文化、宗教、民俗以及地理、物候等進行了全景式描寫,全面、生動地勾勒了青海的歷史人文、大地形貌、河流走向和當代求索,是一部有歷史縱深感和現場感、有血有肉的“青海報告”。作品准確把握時代脈搏,以“人”見“事”,以小見大,在時光交織和層層遞進中,捕捉和發掘了蘊藏在每個人物內心的堅韌和堅持。作品立意高遠,站位准確,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通篇體現出作者較強的重大題材駕馭能力和文學表現手法,是一部有高度、有深度、有故事、有力量的作品。作為一名有40余年居住史的老青海人,特向姜峰先生致敬。

2023年3月15日,於西寧勝利路89號

————————————————

馬海軼:企業職員,當代詩人。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青海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青海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有詩歌、小說、散文、文學評論發表在《詩刊》《文藝報》等國內外漢語文學報刊,作品入選百余種文學選集和中央電視台《電視詩歌散文》《中華長歌行》。主要作品有詩集《秘密的季節》《公交站遇見豹子》、散文集《西北偏北的海拔》、文學評論集《旁觀》。

(責編:楊啟紅、甘海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