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講兩穩三促·百名干部下鄉
格爾木:這裡的宣講“聲”入人心

連日來,格爾木市大格勒鄉各個村的田間地頭、沿街商鋪、村民家中、村文化活動室,到處都有宣講隊成員的身影。
“種了幾畝枸杞?收入怎麼樣?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大格勒鄉人民政府黨委副書記王博涵和東城區經濟發展局局長兼農林牧水局負責人蔣艷作為龍羊村的宣講員,深入田間地頭,詳細解讀鄉村振興相關惠民政策,與村民共話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在與村民的交流中,王博涵以中央一號文件和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把文件中涉及的“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等九方面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
宣講現場。格爾木市委宣傳部供圖
在龍羊村的枸杞地,村民趙玉芳正在給枸杞剪枝。她告訴記者,通過兩位宣講員的講解,了解到黨和國家對農村產業發展的大力支持,深有感觸,更加堅定了他們搞好農業、發展致富的信心。
近年來,隨著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民收入大幅提升,龍羊村從基礎建設、人居環境等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村集體經濟發展成果惠及村民,村民幸福感顯著增強。
據村監委會主任高國際介紹,龍羊村耕地面積4607.1畝,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以枸杞為主,枸杞種植面積為3900.3畝,2021年人均年純收入突破4萬元。村集體經濟發展方面,形成了以枸杞產業為主導,推動養殖業和服務業共同發展,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產業多樣化,2021年收入60余萬元。
宣講現場。格爾木市委宣傳部供圖
“老鄉們,我們給大家帶來了最新的惠農政策。”聽到聲音,村民們紛紛聚集了起來。“有哪些對老百姓最貼近的惠農政策?農民增收方面,文件怎麼說?二氨肥料能不能幫我們找渠道?”在沿街商鋪的宣講現場,村民向宣講員提出了自己關心的問題。
村民有所問,宣講員就有所答。“促進農業經營增效,深入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支持家庭農場組建農民合作社,帶動小農戶合作經營、共同增收……”宣講員王博涵根據目前的農資市場情況及村子發展的實際細心解答著村民們心中的疑惑,鼓勵村民要發揮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融入鄉村治理全過程,成為鄉村振興的建設者。
國家的惠民政策越來越好,村裡人居環境、空氣質量、管理也都越來越好。村民王克祥說:“近年來,通過種植枸杞提高了家庭收入,家庭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活動現場。格爾木市委宣傳部供圖
在村文化活動室,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三八”國際婦女節,婦女們正在排練舞蹈。一支舞蹈結束后,王博涵用大白話向大家講起了國家的惠民政策,並鼓勵大家要積極參與村文化活動建設,有關村子發展的意見建議可以隨時提。
在入戶宣講中,王博涵、蔣艷與魏居峰老兩口坐在一起,在了解了老人的家庭情況及種養殖情況后,結合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把最適合他們生活及發展的政策進行了詳細講解。
宣講員們把國家最新政策及時送到了村民們身邊。王博涵表示,通過宣講,對村民有了更深的了解,對自己也是一個提升,對今后工作的開展有很大的幫助。(來源:格爾木市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朱春雲委員:建立河湟國家文化公園 講好黃河故事
- “在黃河上游的河湟文化分布區創建河湟國家文化公園,為青海省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提供文化助力。”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青海省委主委朱春雲表示,要弘揚河湟文化,講好黃河故事,為全面建成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作出“河湟”貢獻。…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