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州縣動態>>海南

海南州:脫貧攻堅“扶上馬” 鄉村振興“送一程”

2023年02月21日10:28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2023新年第一天,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廿地鄉切扎村易地搬遷安置點的新房裡,32歲的索南昂秀正忙著給女兒指導假期作業。2018年年底,索南昂秀搬進了面積86平方米的安置房。

“現在可以用清潔的天然氣做飯,洗澡也方便。”索南昂秀說,以前的房子是土坯房,現在的新房裡裝修精美,家具、家電齊全。

共和縣城往西5公裡,便是索南昂秀所在的廿地鄉切扎措哇易地搬遷安置點。藍天白雲下,51棟房屋精美又洋氣。

位於草原深處的廿地鄉切扎村是純牧業村,因常年氣候寒冷、干旱,草原植被生長緩慢、牧草不足,成為群眾發展養殖業的瓶頸。2015年,國家精准扶貧政策的實施,切扎村迎來了春天。

易地搬遷、國家因地制宜,精准扶持發展產業,各項惠民政策讓切扎村10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日子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搬遷后群眾的生活變化越來越大。”切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仁青多杰說,在政策的帶動下,村民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

海南州一異地搬遷安置點。海南州委宣傳部供圖

海南州貴德縣常牧鎮貧困人口曾佔貴德縣貧困人口的43%。2019年12月之前,牧民們靠養羊或打零工勉強度日。2020年年初,剩下還未搬出大山的60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走出大山。至此,常牧鎮86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搬進了集中安置點的新家。

如今,長期以來壓在常牧鎮牧民頭上的“貧困大山”終於翻越了過去。大伙兒搭乘勞務輸出車次,重新開辟脫貧致富路。

共和縣廿地鄉、貴德縣常牧鎮異地搬遷戶如今的好日子,是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精准扶貧的惠民工程,也是海南州扎實開展易地搬遷工作,幫助群眾開始新生活的生動實踐。

統計顯示,近年來海南州共搬遷安置3757戶13858人,其中,建檔立卡戶2965戶10908人。早在2020年10月全州已完成總工程量的100%,入住率達100%。  

易地扶貧搬遷是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有力抓手,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舉措。而搬出后,“穩得住、能致富”則是一項關乎搬遷群眾冷暖的民生工程,也是能夠讓他們搬有所得、心有歸屬的根本。

共和縣恰卜恰鎮上塔邁村枸杞基地。海南州委宣傳部供圖

共和縣切吉鄉莫合村,村裡通過發展村辦企業、“馬路經濟”以及修建扶貧產業園等方式做好了易地搬遷的后半篇文章。  

興海縣投資266.4萬元,在河卡鎮五一村、中鐵鄉杜宗村購置商鋪以及挖掘機、工程車等農機,讓110戶295名搬遷群眾以自主經營的方式參與生產,增加收入。

貴南縣在組織搬遷村群眾參加技能培訓的同時,將塔秀鄉貢哇村和達隆村的136戶509名搬遷群眾納入專業合作社,通過黑藏羊、母犏牛養殖項目拓寬增收渠道。

同德縣把培育和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推進農牧業現代化大事要事來抓,持續推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貧困村成立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發揮新型經營主體扶貧幫困作用,為各族群眾持續增加收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保障。

………

眼下,海南州各地將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做到對擺脫貧困的各族群眾扶上馬、送一程。(海南州委宣傳部 才讓本)

(責編:劉沛然、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青海將加快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設園
  人民網西寧2月20日電 (甘海瓊)本網從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工作會議了解到,祁連山國家公園正式設立的關鍵之年,青海省將在本底資源數據完善、生態治理成效評估、環境質量評價、總體規劃修編等方面下細功,系統謀劃未來一段時期的主要行動方向和實踐創新任務,為設園工作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曉南表示,2023年將從深入推進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科學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系統開展草原生態綜合治理,全面加強濕地保護修復,有效保護野生動植物,依法推進林草資源安全管理,大力推進生態富民惠民,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不斷夯實發展基礎保障,從嚴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十個方面,聚焦現代化,奮力推動林草工作提質量上水平。…
青海:4300萬元促消費 推動首季消費經濟“開門紅”
  人民網西寧2月20日電 (陳明菊)2月20日,本網從青海省商務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青海省將統籌4300萬元資金用於促消費活動,安排2630萬元服務業資金對上年入庫企業給予獎勵,努力推動首季消費經濟“開門紅”。 據介紹,2023年青海省商務發展的預期目標是:消費恢復性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爭取更好效果﹔進出口總額增長20%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增長50%左右﹔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增長10%左右﹔全省網絡零售額、網絡購物額分別增長10%左右﹔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力爭新增80家。…
奮進的春天|青海西寧:翻越崎嶇變坦途 凝心聚力向未來
  湟水河自西向東貫穿西寧城區,滋養河湟谷地匯入黃河后東流入海——如今,湟水河西寧斷面水質從數年前的劣Ⅴ類改善至2022年底的Ⅲ類要求﹔ 在西寧南川工業園區,光伏、鋰電、特色化工和合金新材料產品正在裝車,發往全國各地——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讓西寧市2022年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1.8倍﹔ 春節前夕,西寧市城西區虎台街道殷家庄社區“石榴籽”家園充滿歡聲笑語,社區各族居民共敘民族團結情,喜迎春節——截至2022年底,西寧市共打造14家社區“石榴籽家園”,再度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榮譽﹔ …… 未來的西寧啥模樣? 西寧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會現場。人民網 況玉攝 2月14日,在2023年西寧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西寧市人民政府市長石建平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今后五年,西寧將聚力高質量發展,聚力生態環境保護,聚力打造幸福城市,聚力加強民族團結進步,聚力推進安全發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