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花開正當時——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遺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公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典型案例名單中,西寧市湟源縣——用排燈講述丹噶爾故事案例榜上有名。湟源縣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湟源排燈為依托,著力打造湟源排燈文化旅游品牌影響力,賦予文化旅游內核,這個案例的成功上榜說明非遺在文化旅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是西寧市多年來高度重視非遺工作,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遺的重要實踐成果。
湟源排燈。西寧市文化旅游廣電局供圖
近年來,在西寧市文化旅游廣電局黨組的堅強領導下,西寧市非遺中心堅持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列入重要工作議事日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系統性保護、依法科學保護、守正創新作為基本原則,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工作方針,從加強非遺調查、記錄和研究,非遺項目保護,逐步健全完善非遺保護傳承體系,傳承能力建設持續推進等方面,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加強非遺調查、調研、記錄、建檔和研究。摸清非遺家底是非遺保護的起點。西寧市通過深入基層的調研,了解非遺項目發展傳承利用情況,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近幾年,多次深入五區兩縣調研各級非遺項目發展情況,並與項目保護單位、傳承人座談,共同探討如何保護好、發展好、利用好非遺項目,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健全完善非遺保護傳承體系。西寧市非遺中心成立以來,先后出台了《西寧市非遺保護辦法》《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考核管理暫行辦法》等法規政策,不斷建立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目前,西寧市共有國家級項目13項、省級項目30項、市級項目74項、區縣級項目215項﹔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4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55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91人、區縣級代表性傳承人373人。上述項目和傳承人覆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10個門類,在本市五區二縣均有分布。
傳承能力建設持續推進中。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最根本的是保護傳承實踐、保護傳承能力、保護傳承環境,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保護是傳承實踐活動的核心。近年來,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培訓班不斷提高西寧市傳承人的傳承能力,累計舉辦培訓班18期,培訓學員2000余人。湟源排燈等4個項目納入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湟中陳家灘木雕等10個項目列入省級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加強非遺整體性保護。在整體性保護方面,加大力度推進省級河湟文化(西寧)生態保護試驗區設立。2022年,在西寧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公服科及規建科的全力籌備組織下,我們積極開展“河湟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申報工作,組建項目申報小組,及時開展調查研究,制定申報大綱,填補西寧市沒有區域整體性保護試驗區的空白。進一步推進西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性保護、整體性保護、生產性保護。
非遺助力鄉村振興。傳統工藝類非遺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緊密相聯,具有帶動城鄉就業,促進脫貧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特殊優勢。西寧市以傳統美術、傳統工藝為重點,依托各類非遺代表性項目,設立了以湟中銀銅器制作及鎏金技藝為代表的13個特色鮮明、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市級非遺工坊,幫助本地區人群學習傳統技藝、開展非遺保護傳承,帶動當地人群就地就近就業,提高內生動力,助力鄉村振興。
不斷加大非遺傳播普及力度。傳播是非遺保護的重要措施。西寧市非遺中心成立以后先后出版發行了《西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拍攝完成20集非遺系列專題片《西寧非遺》,並出版《城之印記》《西寧玻璃畫》等非遺系列叢書,實現了非遺影像資料還原與再現中的傳承與保護。在支持各級傳承人開展傳習授徒工作的同時,通過非遺進校園,非遺進景區多角度地開展傳播活動,利用重大節慶和活動舉辦線下非遺展覽,線上的非遺購物、走出去辦展覽等多方面宣傳展示非遺。非遺宣傳、傳播和普及不斷加強,非遺保護意識深入人心,人人關注、人人參與的社會氛圍逐漸形成。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持續加強,對於提高非遺的可見度、影響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旅游業態,提升旅游文化內涵,發揮了重要作用。(來源:西寧市文化旅游廣電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兩名簽約攝影師拍攝的作品獲獎
- 人民網西寧11月27日電 (楊啟紅)近日,“鏡頭中的國家公園”攝影大賽活動評選結果公布,祁連山國家公園簽約攝影師楊金花作品《鳥瞰翡翠湖》榮獲二等獎,簽約攝影師馬海青作品《水上沙漠》榮獲優秀獎。 《鳥瞰翡翠湖》 。…
- 1至11月青海完成水利投資45.11億元
- 人民網西寧11月27日電 (楊啟紅、劉維彬)本網從青海省水利廳獲悉,截至11月底,青海省累計落實水利建設資金51.09億元,完成水利固定資產投資45.11億元,水利建設穩投資、保增長、促發展、惠民生作用有效發揮。 據了解,今年以來,青海省水利廳充分發揮省級領導包聯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機制作用,堅持精准調度、靶向施策,協調省直相關部門、地方黨委政府強化要素保障,解決困難問題,有序推進重點水利基礎設施項目復工達產。…
- 青海已下達各類涉農資金66.75億元
- 人民網西寧11月24日電 (楊啟紅)本網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截至10月底,青海共落實省級以上涉農財政資金67.48億元,已下達各類涉農資金66.75億元,資金下達率達98.92%,全省農業項目資金支出進度達到80%,較上年同期增長18.5%,切實推動穩經濟擴投資各項舉措落地見效,為守好全省“三農”基本盤提供了堅實保障。 據了解,今年以來,全省農業農村部門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以高質量發展為統領,以項目建設為支撐,統籌整合涉農資金、集聚要素資源、打造創新平台、強化服務保障,農業項目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在加強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牧業生產條件、推進農牧業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