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崖“地表星辰”天空奇妙的光學現象

【地質研學】茫崖“地表星辰”天空奇妙的光學現象
茫崖市大風山屬第三紀地質,呈雅丹之丘、槽型低地交織風蝕特征明顯的大平灘,這裡為柴達木盆地最干旱的地區,有名的地表星辰(又名星光大道)、鍶礦藏就出現在這裡。因為水汽影響極小,這片荒原天空特別純淨。黃昏時分,經過大風山經常可以看到西邊阿爾金山的天空亮麗,晚霞之上的蒼穹宛如深邃的大海,形成了雲彩輝映的“藍帶”,環繞著“日照金山”的奇觀,這種“瑞利散射”現象在蒸發量超過降水量20倍以上的大風山尤為明顯。
大風山的石頭
談起“瑞利散射”現象,劉為民市長介紹說:“茫崖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重峰疊的阿爾金山雄峙其北,白雪皚皚的阿喀祁漫塔格山高聳其西南,形成山盆相間的地形格局。除北部阿哈提山,西南部阿喀祁漫塔格山海拔高度在3800米以上外,約佔全區總面積80%的盆地區海拔高度在2689—3800米之間。屬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降水少、蒸發量大、干燥、寒冷、缺氧、沙塵天氣較多,全年平均氣溫4.0℃,年降水量47.8毫米。年平均大風日數36天。為“瑞利散射”現象的發生創造了優良的條件”。
日照油山
阿爾金山脈界於柴達木盆地和塔裡木盆地之間,東西長730公裡,這個“金山”在茫崖地界約370公裡,為當地最長的山,與新疆、青海、甘肅三省區交界,如絲綢之路和一帶一路上的一條金絲帶。茫崖地段315國道連接316省道與西部的阿爾金山平行,這片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的廣闊區域天空透明清澈,當日照金山時,地表星辰好似群舞的螢火虫,地平線附近霞映的白光明顯,天際顯得格外蔚藍,典型的“瑞利散射”現象就出現了,此時地平線附近霞映的白光明顯,天際顯得格外蔚藍。
翡翠湖日落
近年來,茫崖市加快打造生態旅游目的地,圍繞“一核兩翼、三個主題、四環覆蓋”發展構架,扎實推進以自然生態、天文科普、工業遺址、地質研學為主要內容的生態旅游產業。探索新型開發機制和模式,籌備成立文化旅游公司,認真研究制定土地、產業扶持等方面的優惠政策,補齊當前財力緊張、投入不足的短板,加快艾肯泉、翡翠湖、千佛崖、火星營地等網紅打卡點向景區轉變步伐。圍繞星光大道、藍洞、土星環等特有的資源,與青海地質調查院、鹽湖研究所等科學機構深化合作,形成系統研究深化地質研學、天文科普成果,助力“游中學、學中游”旅行新模式。實施全域旅游品牌化戰略,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宣傳推介,不斷提升茫崖旅游品牌美譽度和競爭力。
從雅丹地貌看“瑞利散射”
花土溝傍晚奇觀
延伸閱讀
那麼什麼叫“瑞利散射”現象呢?氣象部門給出了參考資料:
這種現象多出現於下午太陽沒入地平線前,是因為地球大氣對太陽光散射和多種光疊加形成的現象。
由於瑞利散射的強度與波長四次方成反比,所以太陽光譜中波長較短的藍紫光比波長較長的紅光散射更明顯,而短波中又以藍光能量最大,所以在雨過天晴或秋高氣爽時(空中較粗微粒比較少,以分子散射為主),在大氣分子的強烈散射作用下,藍色光被散射至彌漫天空,天空即呈現蔚藍色。
陽光在空氣中散射后,向眼睛傳來的光是藍色的,可是由於地平線附近的光由於近乎與地面平行,在到達眼睛之前,就需要穿越長距離的大氣層。如果陽光垂直地面照射,進入眼睛的光線隻需要穿越不到20千米的對流層,但是,光線近乎平行地面斜射,那麼進入眼睛的光線在對流層內穿越的距離相比於垂直照射的路徑更長,發生的散射更顯著。
大氣中顯著的散射作用導致在地平線附近本來藍光成分居多的散射光,經過長距離的層層散射向前傳播的藍光成分越來越少,紅光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於是進入眼睛后,這部分光就顯紅色了。
而直接穿越大氣層照射進來的陽光還會在附近的空氣中散射,散射后進入眼睛的藍光中,也有與地面近乎平行的,這些附近的散射光被看到后,也會感覺像是天邊傳來的。這樣,附近的散射光是偏藍色光,遠處穿越空氣傳來的是偏紅色光,這些多種色彩的光線進行混合形成白色光。我們就會感到天邊和天邊的物體都是白茫茫的。(來源:青海網絡廣播電視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