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遇見原子城︱每一個這樣的你都是英雄

張莉萍
2022年07月06日15:05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2020年的秋天,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兩彈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學院專職教師馬曉燕趕赴西寧,接一位特殊的老人。老人名叫邊文鼐,是221基地的老職工,雖已有86歲高齡,但身體硬朗、精神抖擻。

三十年后重回故地,激動之情難以言表。從西寧驅車趕往海北州的路上,老人一直望著窗外。“快停車、快停車,我想下去看看。”沒等車停穩,邊文鼐已經“跳”下車,快速來到路邊一座石碑前,淚眼盈盈。221基地,曾經金銀灘熱火朝天,而今如詩如畫,奮斗過的景象像電影一樣回放,老人已然淚流滿面。

來到海北的第三天,邊文鼐老人憑著記憶找到了當年自己住過的那棟樓,“看看,三樓的那一間就是我的家。”說話的瞬間,老人捏緊了兒子的胳膊,“變化太大了,我們國家越來越好了!”

221基地舊址。人民網 張莉萍攝

青海原子城位於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銀灘草原,又被稱為221基地,是中國原子能工業發展的搖籃,作為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究制造基地,這裡是“兩彈一星”精神的發源地。

20世紀50年代,為了應對西方對我國的核威脅,國家做出了要自己研制原子彈的決定,於是數萬大軍和全國頂級科技人才匯聚到金銀灘草原,在這裡建設了中國第一個核試驗基地。他們克服種種困難,歷盡艱辛研制出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讓新中國真正站了起來。

如今,新一代的年輕人接過了老一輩的“接力棒”,正為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而努力。“90后”馬曉燕是“兩彈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學院的一名專職教師,每次帶學員在上星站現場教學時,都會有新感悟。為讓更多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留存下來,馬曉燕與學院其他老師多次赴北京、蘇州等地,採訪記錄50余位221基地的老科研人員、部隊指戰員的事跡, “那個年代,科學家和每位工作人員所作出的貢獻,是我們難以想象到的,每進行一次現場教學,對他們的敬佩之情就會加深一些。”馬曉燕說。

正在上星站現場教學的馬曉燕。人民網 張莉萍攝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使命。“兩彈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學院有26名專職教師,年齡最大的89年,最小的98年。時光呼嘯,那個光榮的時代結束了,但是“兩彈一星”精神永存,在中國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新時代的年輕人,在這片熱土上,用自己的方式傳承和弘揚“ 兩彈一星”精神。

原子城是一片英雄之地。錢學森、鄧稼先、王淦昌、郭永懷、於敏……這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偉大的英雄人物,他們來時風華正茂,走時白發蒼蒼,為新中國的國防事業作出了難以磨滅的貢獻。我們念他們的名字,聽他們的過往,他們的故事被我們熟記。

4名女大學生在221基地帳篷前合影。人民網 張莉萍攝

在原子城紀念館,馬曉燕又講了一張照片的故事。“當時4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女大學生在221基地帳篷前合影,由於221基地嚴格的保密制度,這張向家人報平安的照片不得不被雪藏40多年。直到基地退役,她們才公開這張照片。”221基地的每一個人都隱秘又偉大。

一分廠舊址。人民網 張莉萍攝

我們看著你度過風雨,我們看著你笑逐顏開······我們不停為你加油,因為我們就是你們的一部分。所以,在這樣的時候,我們要向昨天的你們和今天的你們,都說一聲“謝謝”!

每一個這樣的你都是英雄。

(責編:楊啟紅、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