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铭记历史

咸文静 张多钧

2021年05月19日09:29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供图“红领巾”讲解员向游客讲解211历史。

“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报告会。

拜访221厂老职工,搜集珍贵的历史资料。

  雨雪交加。西海镇的春天,似乎格外留恋冬的样子。

  同宝路10号,这座昔日醒目的乳白色建筑正在施工,闭馆的提示让几位慕名而来的游客,遗憾而归。

  “2020年底,我们启动了纪念馆改陈布展工作,计划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以一个全新面貌与全国游客见面。”

  坐落在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基地旧址的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是反映我国核武器发展历程、体现“两弹一星”精神文化的专题纪念馆。一路走来,馆长马清芳参与了它的成长与发展。

  如今,距离“七一”已不足百天,纪念馆即将揭开神秘的面纱……

  一

  清晨,时间刚过8时,馆里的工作人员陆续到达。

  开馆在即,每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纪念馆所在的这片土地,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诞生地,孕育产生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从1958年选址筹建到1995年5月正式退役,这里见证了中国核工业创立与发展的辉煌。

  “基地退役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牵挂着金银滩草原的发展和建设,曾多次视察。后来,朱光亚、胡思得等院士建议,把基地旧址建成全国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办公室主任杜文林告诉记者。当年,基地筹建的建议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了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在各级政府的努力和帮助下,海北藏族自治州进一步加大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开发、保护和利用力度,先后对纪念展馆、爆轰试验场、地下指挥中心、纪念碑等进行了开发改造,为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

  2007年4月3日,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西海镇开工建设。

  第二年6月,青海省上安排有关人员持函协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装备部司令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征集到了东风2号甲导弹弹体以及其他重要展陈实物和图片。

  经过两年紧锣密鼓的建设和筹备,2009年,纪念馆迎来第一批参观者。

  “站在纪念馆大厅,看着一件件关于‘两弹’的展品,听着一代人为祖国事业奉献青春的故事,仿佛穿越回到了那个年代,看到了一群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在这里奋斗、拼搏,就下定决心要将当年那种宝贵的精神品质传承下去。”来纪念馆工作之前,当过老师,也坐过办公室的马清芳曾参加过开馆仪式和单位组织的参观,短暂的学习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2年,在看到纪念馆公开选拔副馆长后,马清芳积极报名参加考试,并以优异成绩成功入选。

  “一开始,纪念馆就设置了历史抉择、艰苦创业、勇攀高峰、东方巨响、共和国不会忘记五个主展厅,以及原子知识厅和序厅。”

  最近几年,博物馆行业在管理体制、收藏研究、交流合作、公众教育等方面展开了不少探索。

  原子城纪念馆亦是如此。

  作为一个地方博物馆,原子城纪念馆一直在找寻一条依托有限资源,进行创新发展的突破之路。

  二

  这次的升级改造是原子城纪念馆开馆十二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过去的十二年里,它一直都是老样子。

  “纪念馆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主体,我们每年都在不断挖掘展陈内涵、丰富展陈内容、创新展陈形式,拓展它的社会教育职能。”在马清芳看来,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相比其他类型的纪念馆,原子城纪念馆有了更多的机遇,也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纪念馆馆员肖全良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做好展览主题的提炼与表达?”他认为,用有限的展览陈列和实物,充分彰显和传播特有的主题和精神,既是社会公众的期许,也是原子城纪念馆需要解答的问题。

  “原子城纪念馆展览陈列设计的聚焦点,是借助纪念馆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实现‘馆藏实物’到‘精神食粮’的转变。在展览陈列布置的过程中,我们把 ‘两弹一星’精神充分体现于展览陈列的每个故事、每处场景,让参观者在了解那一段神秘历史的基础上,有所感受和体会。”

  在文史立馆的基础上,纪念馆以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为核心,以打造精神高地为目标,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大型活动。不仅组织开展了三届中国原子城·“两弹一星”精神理论研究会,还举办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50周年纪念活动,出版了理论研讨文集和纪念文集。

  “80后”王致玲是纪念馆建成后的第一批讲解员。“我的工作就是把老一辈人身上的伟大精神,变成一个个细致动人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017年的一天,一位来自安徽的“核二代”在参观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去。

  “她说当车子开到东大滩水库时,她突然泪如雨下,因为她的亲人就是在这里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了解更多背后的故事,多年来,王致玲他们先后走访2位“两弹”元勋、6位两院院士,60余名基地创建者、创业者、守卫者及其遗属遗孀等,走访了金银滩搬迁牧民,不仅挖掘到了许多基地创建创业时期的感人事迹,还征集到1000余件实物和180余份文字资料、书籍等。

  纪念馆开馆以来,深入发掘和研究原子城的红色文化,以史为本,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拓展社会教育功能,慕名到原子城及纪念馆参观游览、接受教育的公众累计达360万人次,年均30万人次,25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300余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先后到原子城视察或专程到纪念馆参观。

  三

  2012年10月,纪念馆成立了海北州历史上第一支“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把整场宣讲分为伟大的事业、永恒的精神;共和国之恋;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共和国不会忘记;民族脊梁五个篇章。

  近十年来,这支队伍以“传承红色基因、铸就精神高地”为使命,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累计宣讲350余场,近33万干部群众、院校师生、军队官兵聆听了报告。不少观众甚至给予“听了这场宣讲胜读十年书”这样的高度评价,可马清芳却坦言,这是我们宣讲团成员用泪珠与汗水的浇灌换来的成绩。

  “成立之初,宣讲团没什么名气,跟外地很多成熟的团队相比差距很大,为了‘走出去’,我们主动联系其他单位,希望他们可以听一听我们的宣讲。”

  机会来之不易。每次宣讲,成员们都会集思广益,在形式上进行创新。详实的解说加上视频以及大量珍贵照片,最大程度上还原了金银滩当年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宣讲的次数多了,眼界也更加开阔,思路也更加活跃,宣讲团尝试以话剧的方式,向大家演绎“两弹”元勋们的故事,每次王致玲和张寿川演绎邓稼先夫妇的爱情故事时,都会感动台下不少观众。

  “2017年,我们在北京表演了话剧《梦回221》。短短10分钟,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写词、排练、磨合。为了在舞台上更放得开,我们还在街头排练过。”

  不同于王致玲和张寿川这对舞台上的夫妻,张海花和徐瀚生却是一对真正的夫妻。2009年参加工作后,在培训班相识的两人因为志同道合很快便走到了一起。

  “有一次去上海宣讲。结束后一位40多岁的男子找到了我们,说他在视频中看到了母亲的照片。原来他的母亲就是当年原子弹爆炸时的报时员,他想带一份视频回去留作纪念。”这样的故事有太多太多,时间长了,张海花便把这份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使命。

  “每一次讲解我的内心都会涌出无限的感动,讲得多了就像是在讲自己亲人的故事。我最自豪的事情就是通过我的讲述,让更多人了解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当然,他们的精神也在不断激励着我向前进。”

  世间安得双全法。忙于工作的夫妻二人跟年幼的孩子经常是聚少离多,有时几个月都见不了一面。

  “孩子两岁那年我们去援青六省市宣讲,放假时父母把孩子带到北京跟我们待了两天。分别时,孩子在老人怀里哭,徐瀚生躲在柱子后面哭……”

  凭借着这份对工作的投入和热爱,宣讲团的宣讲质量不断提升,“两弹一星”精神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听众,宣讲团也从“求人家听”变成了“请我们讲”。

  2018年,“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宣讲报告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干部网络学院好课程”。

  四

  2018年,在北京学习的马清芳碰到一位来自江西的同行,交流时听到对方纪念馆组织“红领巾”讲解员,马清芳觉得很有意义。回到海北后,她开始跟学校联系,组织馆内讲解员对报名的红领巾讲解员进行培训,设置简版讲解词。

  来自海晏县祁连山小学四年级二班的学生杨玉婷正在期待暑假的到来。从三年级开始,她就成为了纪念馆的一名“红领巾”讲解员。

  “我之前胆子小,不敢跟别的同学说话,爸爸妈妈让我报名锻炼一下自己。讲得次数多了,觉得很有意思,回家后也讲给他们听。”杨玉婷大大方方地说。在这所学校,就有15名“红领巾”讲解员。

  学校德育主任马琳告诉记者,通过利用假期前往纪念馆向参观者讲述“两弹一星”精神背后的故事,既培养孩子的能力,也让他们在讲解过程中受到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从文物展览中寻找前人与来者的心灵联结。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让它在这片土地上永远鲜活,不仅是心愿,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马清芳看来,虽然目前,纪念馆的发展还存在专业讲解人员、文史人员缺乏的短板,但它这次的升级,进步明显。

  “内容上来看,图文资料更加翔实丰富,主旨精神高度更加突出,崇尚英雄等内容更加契合新时代要求;形式上来看,以前纪念馆设备、手段陈旧落后,这次我们邀请专业团队设计、规划、构思,充分应用新媒体等技术手段,为更多人‘解封’展柜里的历史、读懂文物里的故事提供便利。另外,还还原了当年的一些工作场景,在展柜、展陈方面均有突破。”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青海原子城纪念馆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好“两弹一星”精神的初心使命,让我们共同期待全新的原子城纪念馆,赋予“两弹一星”精神更加丰富的内涵。

(责编:杨启红、刘沛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