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市“三個三”工作模式推進普治融合

黃南州同仁市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為抓手,以推進法治化建設為目標,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加強基層依法治理,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和基層依法治理,進一步提升全民普法覆蓋面、精准度和工作實效,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健全三項機制,把穩普法依法治理方向。健全理論武裝機制,實行領導帶學、黨員互學、個人自學“三學聯動”機制,全市黨員干部認識跟進、學習跟進、行動跟進。健全責任落實機制,全面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落實國家機關普法職責任務,全面推進“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以制度的形式統一部署和組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健全考核保障機制,把“八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精神文明建設、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目標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推動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高效開展。
抓住三個關鍵,推動普法治理有力有效。狠抓領導干部這個關鍵,設置“全面依法治國”專題,採取專家授課、典型交流、案例評析、以會代訓等形式,引導各級領導干部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全市新提任的95名領導干部參加法律知識任職資格考試,67名開展憲法宣誓。狠抓依法行政這個關鍵,嚴格落實政府權力清單制度,規范行政權力。落實《同仁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制度》,規范重大行政決策行為,推動重大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狠抓社會普法這個關鍵,深化“法律十一進”,組建 “農牧區法治宣講團”,開展送法下鄉1250次、集中宣講436場次,受眾8.4萬人次。利用新媒體平台,開設《法治同仁》《以案釋法》等專題專欄,以漢藏雙文形式推送典型案例、法律資訊。配備法治副校長(輔導員)25人、思政課老師 322人,開展“法潤校園、護航青春”主題宣講活動29場次。
落實三大建設,提升依法治理工作水平。加強多領域治理體系建設,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依法治校示范校”“誠信守法示范企業”等創建活動,隆務鎮吾屯上庄村被評為“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保安鎮司法所被評為全國模范司法所,同仁市三完小被評為青海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充分發揮社會規范的行為引導、規則約束、權益維護作用,指導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寺規僧約118個,聘用法律顧問15人。加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全面推行“三調聯動”機制,醫患糾紛、勞動爭議、征地拆遷等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職能作用逐步顯現。加快推進“綜治中心+雪亮工程+網格化服務管理”一體化建設,組建人民聯防、矛盾調解員、村警、網格員的群防群治聯防聯控隊伍,全市治安防控能力得到整體增強。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搭建市、鄉、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台,法律援助、法律咨詢、公証服務等進駐平台,借力12348法律咨詢熱線坐班,及時解答法律問題、調解矛盾糾紛。全年受理辦結各類法律援助案件223件,接待群眾來電來訪900余人次,代寫法律文書520件,基層治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來源:黃南州同仁市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從無到有 麻地溝村蘑菇種植產業發展正當時
- “我們的平菇新鮮、口感好,現在供不應求。”在位於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西溝鄉麻地溝村的玻璃節能溫棚內,麻地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寧智勇頗有底氣地介紹著村裡發展蘑菇種植產業的情況,朵朵平菇看似普通,卻孕育著麻地溝村大步邁向鄉村振興路的無限希望。…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