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

澤曲草原盛開民族團結進步之花

2022年05月31日16:09 |
小字號

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隅,是多民族聚居的高原生態壯美之地。澤庫意為高天聖境,因澤曲河而得名。走進這片土地,處處都能感受到寧靜中散發著團結進步、和諧穩定的濃烈氛圍。

高位謀劃 自覺履行政治責任

自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創建工作作為首要任務,按照省委和黃南州委對創建工作的重要部署和要求,多次召開縣委常委會和縣政府常務會議,及時傳達學習省州相關精神,高規格、多頻次研究部署創建工作,思想上與省委、州委的要求同頻共振,行動上同步跟進,措施上全面到位,為扎實推進創建工作奠定了基礎。健全各級創建工作運行機制,配備縣創建辦專職工作力量,形成了從縣委“一把手”到基層一線部門縱橫交錯的工作機制,不斷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工作。

凝心聚力 構筑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

澤庫縣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作為先導性、基礎性工程。多層次、立體化、全方位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澤庫縣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暨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動員會。黃南州澤庫縣委宣傳部

澤庫縣不斷豐富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通過舉辦民間民歌大賽、“民族團結杯”傳統射箭賽、籃球賽、賽馬會等一系列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進一步調動各族干部群眾參與創建的積極性,讓“三個離不開”思想、“五個認同”意識深深根植於各族群眾心中,構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如今,澤庫縣機關單位、企業工地、鄉村社區,處處都呈現出一派“人人都講民族團結話、人人都做民族團結事、人人爭當民族團結模范”的良好氛圍。

團結互助 架起民族團結“連心橋”

2017年5月,澤庫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把草場面積少、沒有勞動力、居住條件差、收入低的牧戶集中安置到澤曲鎮東格爾社區。萬將杰布說:“東格爾社區是黃南州最大的一個移民安置點,居住著多個民族的群眾。各民族群眾之間你幫我,我幫你,共同生活在社區這個團結互助的大家庭。”

東格爾安置區社區舉辦“我愛你祖國 我向祖國表白”主題活動。黃南州澤庫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東格爾社區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積極探索推行“網格黨建”模式,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社區積極打造和諧社區服務品牌,全面推行居民事務全程代辦制。日常工作中,東格爾社區將黨建、民族團結、綜合治理、鄉風文明建設工作相結合,促進了黨群、干群關系的根本改善。同時,開展就業技能培訓700多人次,提高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群眾的技能,激發了群眾發展的內生動力。

5月8日,記者走進東格爾社區居民娘買吉家裡,一排磚混結構的封閉式房子顯得很氣派,整個屋裡亮堂又暖和。娘買吉說:“以前為了放牧,冬季住土房,夏季住帳篷。現在搬遷到縣城,一家人成了社區居民,走上了水泥路,吃上了新鮮菜,用上了網絡,學技術打工,掙錢也多了。”

同心戰疫 彰顯民族團結之情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澤曲草原往日的寧靜。各族干部群眾紛紛伸以援手,為一線工作的抗疫人員送去溫暖。自打響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以來,澤庫縣各街區拉面店向全縣13個疫情防控工作點免費送去愛心餐,保障了七百多名一線工作人員、志願者的用餐。疫情防控期間,澤庫縣各民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發揮積極作用。

教育為本 民族團結進步的種子在這裡生根發芽

澤庫縣第二民族中學校長才讓三智告訴記者,澤庫縣第二民族中學是一所完全寄宿制中學,既有藏族教師,又有漢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教師。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學校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深入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學習黨的民族政策,不斷增強“五個認同”信念,樹牢“三個離不開”思想。

澤庫縣第二民族中學“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文體活動。黃南州澤庫縣委宣傳部供圖

學校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開展學習基地建設,讓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入腦入心。充分利用教職工“書香之家”,拓展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基地功能,免費為學校各族師生提供借閱、閱覽等服務,共享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身邊人講身邊事”為切入點,邀請澤庫縣全國道德模范俄多、青海省先進工作者才讓三智分享身邊民族團結好人好事,營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團結氛圍,讓民族團結的種子深深扎根於師生心田。

近年來,學校先后獲得“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青海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青海省群眾體育先進集體”等稱號。

綠色發展 共促民族團結進步

澤庫縣牢記“三個最大”省情定位,充分發揮生態優勢,以內涵式的生態文明建設為基本方略,以宣傳民族團結進步的精神陣地建設為總體引領,以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主線,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良生態環境的獲得感作為奮斗目標,澤庫縣積極推進創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縣建設,全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9%、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9%、草原植被覆蓋度達到70.72%。

澤庫縣堅持全域建設、全業融合、全民共享理念,高標准編制《澤庫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構建“兩軸三區多節點”全域旅游格局,榮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縣。2021年澤庫縣產業園區被評為“黃南州文化旅游特色產品研發基地”,澤庫文化旅游品牌的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聚焦民生 提升各族群眾幸福指數

民生是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建設的落腳點。澤庫縣委、縣政府堅持將創建活動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通過改善民生、提升教育高質量發展等重點工作,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建設提供堅實物質基礎。

澤庫縣實施新一輪教育布局調整,新建的西部民族中學和城關第二寄宿制完小相繼投入使用。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升學率不斷提高。澤庫縣“十五年”免費教育覆蓋率和貧困學生享受教育惠民政策覆蓋率均達100%。建立以縣人民醫院為龍頭、縣藏醫院為特色、鄉鎮衛生院為紐帶、村級衛生室為基礎,縣、鄉、村三級全域醫療服務體系全覆蓋,澤庫縣被評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如今,澤庫縣社會保險等各險種參保人數大幅增加,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和廣播電視網絡全覆蓋,實現鄉鎮、村社等公共文化活動場所及健身器材全覆蓋……

一個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紅包”,使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產業支撐 “拉格日”模式引領群眾走上致富路

“拉格日”在藏語中意為“白色的帳篷”。位於澤庫縣寧秀鎮的拉格日村,畜牧業是當地牧民賴以生存的支柱產業。傳統畜牧業經營模式難以發展,一場現代化生態畜牧業改革變得非常迫切。為了改變拉格日村的困境,從2011年開始,在時任拉格日村二社社長俄多的帶領下,36戶牧民成立了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合作社。

2019年,拉格日村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實施股份制改造。目前,通過牲畜和草地折價入股,全村牧戶入社率達到98.9%。2021年,拉格日村生態畜牧業股份經濟合作社實現分紅572萬元,戶均分紅31667元。如今,澤庫縣各民族沐浴在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陽光雨露下,澤曲草原春潮涌動、萬象更新。走進新時代的澤曲各族兒女心手相連、團結奮進,向著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目標鏗鏘前行,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澤曲草原上絢爛綻放。 (來源:黃南州澤庫縣委宣傳部)

(責編:顧斐菲、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