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高原有峰】

基層黨建引領西寧市域社會治理

甘海瓊
2022年04月29日09:37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業主投訴率高怎麼解決?

鄰裡矛盾如何化解?

怎樣激發社區工作者投身市域社會治理工作的熱情?

城中村治理難題如何破解?

……

“我們堅持黨的領導,建強戰斗堡壘﹔堅持載體創新,實現整體發力﹔堅持人民至上,強化服務功能。”在4月初召開的“青海這十年”西寧專場新聞發布會上,西寧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劉海彥介紹,近年來,西寧市抓提升、抓延伸、抓覆蓋,探索聯盟機制、優化聯動機制、完善聯系機制,解決好服務陣地的問題、解決好服務經費的問題,積極探索符合西寧實際的黨建引領市域社會治理工作新路徑。

在基層黨建引領下,曾經基層治理的難點痛點問題逐漸變得不再“難”、不再“痛”。

建強堡壘 小區也有了黨組織

住在西寧市城中區禮讓街新華街1號院的李志英老人,說起自己住了一輩子的小區這些年發生的變化,滿心歡喜。規范的門禁、整潔的院落、郁郁蔥蔥的植被從樓宇間冒出,小區也像公園了。回想2019年,這裡還是一個無物業、無單位、無人管理的“三無”樓院。

2019年年初,城中區禮讓街街道創新工作思路,將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等三方力量形成合力,從老舊樓院中抽選骨干黨員,選派社區委員擔任物業服務企業黨建指導員、“紅色物業”管理員,成立“紅色物業”黨支部。新華街1號院這個老舊樓院實現了由“三無”向黨建為統領,基礎設施完善、環境優美、安全和諧、服務到位、文化氛圍濃厚的“四色”樓院的轉變。

老舊樓院的蛻變。西寧市城中區委宣傳部供圖

“現在小區環境好了,好多搬出去的住戶又都搬回來了。”李志英老人說,老鄰居們重新住在一起真是特別開心。

打造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堅強堡壘,才能更好促進基層治理。近些年,西寧市推動基層黨組織工作力量下沉,將黨組織鏈條由社區延伸到小區。幾年來,組建小區黨支部556個,樓院黨小組196個,覆蓋小區1628個,老舊樓院744個,實現了支部建在小區上、黨員服務在一線。

而以“黨建引領規范物業服務”為主要目標的“紅色物業”建設,通過健全物業服務星級評價機制,著力解決好群眾反映較多的物業服務問題。如城西區景輝物業先鋒為民黨支部組建4支黨員志願服務隊,提供24小時上門服務,老舊樓院物業繳費率同比提升20%,業主投訴率同比下降50%。

景輝物業黨支部志願服務隊開展志願服務活動。人民網 張皓芃攝

創新載體 服務群眾是最終目的

“中庄社區和富民路社區無人管理樓院多,現需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屏障,關鍵時刻,共產黨員就得站出來、上一線!”

3月10日一大早,西寧市火車站街道黨工委書記就在“夏都樞紐”黨建聯盟工作群裡發出倡議。很快,各成員單位黨員志願者,主動領命下沉社區配合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近年來,西寧市堅持載體創新,在探索聯盟機制過程中,持續深化區域化黨建工作,在街道社區建立多方聯動議事協調機制,著力破解市域社會治理中各類組織單打獨斗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創新建立由街道黨工委牽頭,轄區內省市區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各類組織作為成員單位的“夏都城市”黨建聯盟,先后打造了“夏都樞紐”“夏都菜籃”等黨建聯盟,統籌區域內社會治理、基層自治等工作。

在城東區,“夏都樞紐”黨建聯盟積極開展共駐共建,聯勤聯動。聯盟建成后,火車站區域內發案率實現7年連降,發案量由2015年的全年870起下降到2021年的全年9起,打造了基層黨建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的優秀范例。

“夏都樞紐”黨建聯盟春運期間開展志願服務活動。西寧市城東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城北區,2020年,馬坊街道黨工委充分發揮地區優勢,打造“鋼城小鎮黨建聯盟”品牌,實現聯盟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設立黨群服務站點4個,建立功能性小區黨支部9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在這些優秀的黨建聯盟品牌中,“夏都城市”黨建聯盟被評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最佳案例。黨建聯盟是一個平台,更是一個舞台。西寧市的“黨建聯盟們”也將更多的著力點放在成員單位聯手服務群眾上。載體的創新,最終實現了基層黨組織的整體發力。

強化服務 基層隊伍要有保障

“五四大街78號院房頂漏水問題解決了、勝利路22號安裝了快遞投放櫃、東交通巷社區3號院110件破舊煤房拆除了……”2021年,西寧市城西區勝利路街道黨工委創新辦實事“點單+派單+評單”服務模式,推行暖心服務,全力以赴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確保民生實事件件有落實。

件件民生實事落地的背后,得益於服務經費的解決。近年來,針對農村社區基層黨組織無錢辦事的問題,西寧市在全省率先按照每年每個社區和城中村20萬元、其余村5萬元的標准落實服務群眾專項經費,解決了一大批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使黨組織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過程,成為聯系群眾、凝聚人心的過程。

新海橋社區工作人員開展排查工作。西寧市城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黨組織聯系群眾的過程,也是黨員服務群眾的過程,西寧市著眼於激發村(社區)干部參與市域社會治理的積極性,解決好服務隊伍的問題,將村干部報酬提高至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建立4崗17級社區干部報酬體系,村(社區)干部報酬居全省首位,干事創業熱情空前高漲。

此外,2021年還印發了《西寧市社區黨組織書記實行事業崗位管理試點的實施方案》,在省內率先啟動社區黨組織書記實行事業崗位管理試點工作,將符合條件的6名社區黨組織書記納入事業編制,實現了社區干部進入有門檻、工作有平台、待遇有保障、發展有空間,從而有效激發社區工作者投身市域社會治理工作的熱情。

城西區文亭巷居民組建的合唱隊。人民網 張皓芃攝

2021年,在西寧市第十五次黨代會上,青海省委常委、西寧市委書記陳瑞峰表示,未來五年,西寧市將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強化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在西寧,從城鎮老舊樓院改造到農村老年之家建設,從小區路燈安裝到農村巷道內垃圾桶設置……基層治理面臨的各種事,都關系到群眾生活品質的大事。

西寧的經驗告訴我們,黨建做得好,可以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更有助於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責編:況玉、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