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雪茶”敲開了大市場

2020年12月22日12:14  來源:青海日報
 

  近年來,來自雪域高原的藏雪茶,讓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聞名遐邇,藏雪茶給貧困人員帶來了幸福和喜悅。

  在素有“小江南”之稱的班瑪縣,2014年村民就試種了藏雪茶樹,從第二年就有了銷售,但因為產量低等因素,前期的藏雪茶市場隻局限在當地,效益不怎麼好。

  如今,藏雪茶樹種植面積擴大到1200多公頃,北京、上海、西寧、西安等地市場已經出現了青海果洛藏雪茶,但因為知名度不高銷售並不理想。

  “作為江河源頭班瑪縣的一項重大扶貧產業,必須把它做強做大。”2019年初,班瑪縣藏雪茶產業公司董事長陳延軍,把銷售目光放在了電商上,並得到來自阿裡巴巴電商運營專家李翔團隊的支持。“我們通過利用網絡進行宣傳,加強物流鏈的銜接和建設,並對原有的倉儲進行了優化,宣傳、物流、倉儲整合為一體。”陳延軍說,“阿裡巴巴電商運營團隊為我們做了一次淘寶直播活動,僅用5分鐘便銷售了5000份藏雪茶,銷售額達45萬元。銷售額佔全年銷售額的25%。”

  發展藏雪茶產業以來,這次打破常規的網絡銷售是最成功的一次,也讓公司看到了藏雪茶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希望。根據分紅機制,淘寶銷售的這筆收入讓班瑪縣134戶貧困戶每人獲益1300多元。

  2016年到2019年,班瑪縣藏雪茶產業累積總產值近1700多萬元。這個數據背后則是7766名貧困群眾,直接受益1230余萬元,人均增收1583.8元。貧困戶們投身藏雪茶產業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

  “今年雨水多,茶樹最怕根被水泡,不保護好茶樹,明年就沒有錢拿了。”燈塔鄉班前村村民曲吉不論什麼天氣,每天都會去自家的藏雪茶樹林轉一圈。

  在班瑪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同樣每天都會在“三色班瑪”電商平台,關注藏雪茶網絡銷售情況。銷售額曲線圖顯示,從年初至今藏雪茶銷售訂單呈增長趨勢,藏雪茶小罐茶組合銷售5120元,藏雪茶袋裝紅茶銷售4960元,高檔產品的價格已經直逼有軟黃金之稱的虫草。

  “質量就是品牌,品牌就是效益。隻有打造好品牌,才會產生品牌效應。”陳延軍說。藏雪茶是扶貧產業,貧困戶們從種植到採摘再到加工,都用心呵護著藏雪茶生產的每個環節,實現了他們收益的最大化。

  今年34歲的曲吉,2019年把產業到戶資金入股到了這片藏雪茶樹林,曲吉從採摘到晾晒茶再到炒茶一條龍包干。“每個月能拿到3300元工資,加上年底5000元的獎金,2019年我一共掙到了4萬多元。”曲吉說,如今,他的收入比三年前增加了兩倍多,比靠去縣城打零工和夏季去挖野生貝母要賺錢得多,收入更為穩定。

  “沒有入駐電商之前,藏雪茶只是在西藏、西寧、西安這幾個地方銷售,后來利用上海援建的契機,才進入了北京、上海這兩個一線城市。在電商平台推動下,產品已經基本覆蓋了全國各地市場。”陳延軍說。

  今年11月,藏雪茶成功拿下100萬元國際貿易訂單,首次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還成功與兩家國貿企業達成了遠期合作協議,預計每年將為藏雪茶帶來超過300萬元的收益。

 

(責編:楊啟紅、陳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