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來認識青藏高原這本讀不完的“天書”

——記2019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獲得者趙新全

2020年11月18日09:09  來源:青海日報
 

趙新全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採集牧草樣品(2020年2月29日手機拍攝)。 新華社發

  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3項、主編專著4部、授權專利9件、制定技術規程19項……這一個個榮譽屬於中國科學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學術院長趙新全。作為青藏高原草業科學研究領域的領軍人才,37年來他始終致力於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與生態畜牧業協調發展的重大課題研究。

  牧民眼中的

  “羊老師”

  1978年,作為恢復高考的老三屆學生,為了學個“管用的專業”,趙新全選擇了畜牧獸醫專業,成為當時少有的選擇學習獸醫的學生。

  既然選擇了獸醫專業,那就要去牧區工作。於是,1982年的那個夏天,大學畢業后的趙新全坐著解放牌大卡車來到了中科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工作。

  家鄉陝西8月已是身穿短袖大汗淋漓的暑期,但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8月份還要生爐子,可想而知冬天的寒冷。“剛去時沒經驗,冬天要到河邊鑿開冰窟窿打水,回來時手竟然粘在桶把上,撕下來一層皮”。趙新全回憶說。

  初到海北開展工作,老師交給趙新全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摸清高原牲畜的季節體重變化。每個月為173隻羊稱重記錄,活蹦亂跳的羊勁兒很大,要騎在羊身上抓住兩隻犄角,幾個人才能把羊控制住。剛完成三四隻羊的稱重,汗水已經浸透全身。

  經過一年的觀察記錄,趙新全和這些羊已經很熟悉,他給羊起上了“黑蛋”“禿頭”等名字。功夫不負有心人,趙新全從日積月累的記錄觀察中,發現了高寒地區牛羊生長周期長、出欄率低的原因。“要保護生態,牧民就不能養那麼多牛羊,可牧民也要靠牛羊過日子……”趙新全意識到,問題的核心在於怎麼讓牛羊在冬天不減重,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也要保護當地群眾的利益。

  問題找到了,關鍵是要解決問題。上世紀80年代中期,趙新全開始全新的探索。他通過冬天補飼的方式,讓牲畜得到相對充足的營養補給。除了草,還想方設法為羊提供更多營養。功夫不負有心人,那個冬天羊的體重不減反增,牧民見了連連驚嘆,並親切地稱他為“羊老師”。之后,暖牧冷飼模式逐漸在當地推廣開來,以前羔羊出欄至少要3年,現在羔羊當年出欄,周轉快、賣價高,上世紀80年代末,畜牧業一度成為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亮點。

  “三江源國家公園

  是科研的處女地”

  扎根青藏高原,這不僅是生活的選擇,更重要的是事業的選擇。這裡在生態治理和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面貌等很多方面需要開展科研工作,隻要你靜下心來,全身心投入進去,肯定能出成果。趙新全時常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37年來,趙新全的足跡踏遍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作為研究所學科團組首席科學家,趙新全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科學院A類戰略先導專項項目、基金委重點項目等20余項。組建中國科學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有效促進了青藏高原草地畜牧業持續發展,支撐了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和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與此同時, 圍繞放牧活動和氣候變化如何影響草地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系統揭示了草地退化成因和機制,為退化草地生態恢復和可持續管理提供了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圍繞青藏高原草地畜牧業生產營養非平衡性及退化草地生態恢復的重大需求,制定了退化草地等級劃分標准及分類恢復技術規程及相關關鍵技術,有力促進了草牧業培育與草地生態保護協同發展。

  2018年8月,中國科學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趙新全當即從四川返回青海忙碌了起來。

  在談到國家公園建設過程中如何協調民生改善的問題時,趙新全創新性地提出,在三江源國家公園功能區劃中增加外圍支撐區的方案,處理好家畜和野生動物之間的關系,合理配置資源空間,支撐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科學化管理。

  “做生態工作

  必須在第一線”

  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是在中國科學院科技服務網絡計劃和青海省科技廳重大招標項目的支持下開展的,整個科考持續5年,每年都會組織1至2次大型科學考察。

  2017年8月19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正式啟動。這次青藏科考定位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科學前沿,聚焦水、生態和人類活動,揭示過去50年來環境變化過程與機制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預測這一地區地球系統行為的不確定性,評估戰略資源儲備、資源環境承載力和災害風險,提出亞洲水塔與生態安全屏障的環境保護戰略,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和“一帶一路”國家倡議服務。

  作為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中的研究人員,趙新全深知這對科技工作者來說是一個認識青藏高原的難得機會。

  帶著4個任務和7個子專題,趙新全再一次帶著年輕人四五十天在三江源地區實地考察,獲得了很多第一手的數據和資料,發表論文上百篇。

  在科考中,趙新全和隊員們研究得出,三江源地區正在整體變綠、區域生物多樣性恢復成效顯著、生態資產質量提高、固—液水資源失衡、放牧管理仍然需要關注等成果。

  趙新全深知,當今社會各行各業對科技的需求如此強烈,對於科技工作者來說,更多地是讓研究成果有出口,通過應用體現科學研究的價值。為此,趙新全積極建言推動,建設星空地一體化監測的數字三江源及國家公園,並提出了建設青藏高原生命標本庫、實施以“機會成本+管護成本”為原則的補償標准,加大生態補償力度進一步解決草畜平衡和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從三江源地區返回西寧,趙新全翻看著電腦中的照片,又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那就是通過看圖說話的模式,寫一系列科普故事。

  “一路上,藏野驢似乎在跟我們的越野車賽跑,6隻狼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我們高興地發現,野生動物更野了。”趙新全從藏野驢的交配和產崽期為什麼都在8月,鼠兔其實是生態系統的關鍵物種等話題說起,通過一個個動物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並愛護三江源,了解青藏高原這本讀不完的“天書”。

 

(責編:劉沛然、陳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