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源出青海》腳本

王文瀘

2020年11月13日09:32  來源:青海日報
 

《源出青海》劇照

《源出青海》劇照

  主題闡述:

  這是表現青海生態地位的一個藝術短片。短片以居住在長江源頭的小男孩遺落的木碗為主線,揭示“源出青海”這個主題,啟示觀眾對長江之首與長江之尾的關系產生聯想。

  全劇隻有寥寥幾句對白。少量的字幕相當於畫面上的地理坐標。在大部分時間裡,畫面和背景音樂的有機交融,替代了解說詞。

  片長不超過3分鐘。

  (一)

  旋轉的地球。旋轉出中國版圖。

  漫天飛雪。飛雪變成厚厚的積雪,形成綿延的雪山。

  雪山的夜晚。低垂的極地星空,天似穹窿,近在咫尺。碩大的星星和月亮就在觀眾腳下。

  (二)

  特寫:積雪覆蓋著的冰塔林。錯落有致不斷滴落的水珠。(出字幕:格拉丹東雪峰)

  鏡頭推出夏季的沱沱河。(出字幕:長江正源——沱沱河)。

  河水清澈見底,卵石玲瓏可辨。河兩岸細草如毯,野花斑駁。遠景:雪峰連綿,冰川迤邐,雲卷雲舒。中景:飛馳的藏羚羊、野驢。近景:炊煙裊裊的牧帳、藏獒和羊群。

  身背木桶的藏族女孩走進畫面。弟弟蹦蹦跳跳地跟在身后。姐弟倆來到沱沱河畔,放下木桶。少女解下挂在腰帶上的銅勺,開始舀水。弟弟取出裝在書包裡的一隻木碗,幫姐姐舀水。

  女孩清純安詳的臉龐,嫻熟的動作。

  男孩調皮的表情,毛手毛腳的動作。

  木碗特寫。刻在木碗上的一行稚氣未脫的字:格拉丹東 扎西

  水桶舀滿,女孩蹲下身子去背水桶。男孩調皮地把木碗扔進桶裡。女孩掙扎著起身,繩子斷了,水桶傾倒,木碗被沖進河裡。

  兩個孩子追趕,木碗隨波逐流,漸漂漸遠。

  兩個孩子駐足河邊,眺望遠去的木碗。

  男孩:“姐姐你說,它會漂到哪裡呀?”

  女孩閃動著大眼睛,望著遠方,猜測:“大海吧?”

  回聲:……大海吧?……大海吧?

  (三)

  特寫:在江水中漂流的木碗。

  扎曲河畔美麗的高山草甸風光。(出字幕:玉樹境內扎曲河)

  一位青年牧民牽著馬去河邊飲水,木碗從馬的嘴邊飄過,馬兒驚悚抬頭,牧民驚訝的眼神,望著木碗遠去。

  四川宜賓江岸。清澈的江面。(出字幕:宜賓)木碗在鳳尾竹的倒影中漂流。

  江邊茶園裡,擺龍門陣的休閑人群。有人不經意間發現了漂流的木碗,手搭涼棚出神地凝望。江岸竹林邊散步的情侶。女伴發現了漂流的木碗,伸手指向江中,示意男伴注意。

  武漢黃鶴樓。(出字幕:武漢黃鶴樓)游客憑欄遠眺。寬闊的江面。疊印:在江中漂流的木碗。

  一隻正對著江面拍照的長焦鏡頭裡出現了木碗。接著,許多長焦鏡頭對著江面上的木碗。

  重慶。繁忙的朝天門碼頭。(出字幕:重慶朝天門碼頭)長椅上看報紙的老人。老人腳下的鳥籠。

  特寫:漂流的木碗。

  移拍神女峰。(出字幕:三峽神女峰)疊印:漂流的木碗。

  安徽西遞風貌。(出字幕:安徽西遞)

  粉牆青瓦的古老徽派民居、池水、漿衣女。

  特寫:漂流的木碗。

  (四)

  上海。金山區沙灘(出字幕:上海金山區沙灘)。

  夏日的海岸沙灘。沙白如雪,絲綢般柔軟的碧波。海浪輕拍沙灘。三五個赤腳的男女兒童,在沙灘上邊玩,邊拾貝殼。

  中景轉特寫:擱淺在沙灘上的木碗(有一半陷在泥沙裡)女孩發現木碗,跑去撿起,審視。

  特寫:天真驚訝的眼神。木碗被男孩拿過去。男孩好奇的表情。

  女孩:“格拉丹東……它在哪裡呀?”

  男孩抬頭遙望江水上游:“是啊,它在哪裡呀?”

  一位學者模樣的白發老者領著孫子在沙灘上撿拾貝殼。男孩跑過去:“爺爺,你看看這個。它從哪裡來的呀?”

  老人仔細端詳著木碗和刻在木碗上的字。“格拉丹東……格拉丹東……哦,對了,它從青海來!”

  疊印:格拉丹東冰塔林。

  黑底出字幕:源出青海。

  音樂。抒情徐緩的童聲齊唱:“它從青海來……青海來……青海來……”

(責編:甘海瓊、陳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