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建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江蘇10年累計落實項目299個——

全心全意幫 一起奔小康(脫貧故事)

本報記者 何 聰 賈豐豐

2020年11月13日09: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江蘇不僅支持398萬元幫助建設學校,還選派老師組團式支教,送來了先進教學理念。”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第五民族高級中學辦公室主任楊順瑛介紹說,去年,來自江蘇省鹽城市的支教老師陳榮高,制定了學校五年提升方案和教師五年提升方案。今年8月底,董大遠等4位來自鹽城的老師,幫助學校創建海南州民族寄宿制示范高中。

  江蘇第四批援青總領隊、海南州委常委、副州長陳明介紹,從2010年開始,江蘇開始對口支援青海海南州,選派干部、教育和醫療衛生等專業技術人才近千人次上高原,10年投入援建資金達26.5億元。一批學校、醫院、貧困村道路橋梁、農牧民安全飲水、安全住房等299個項目在三江源頭、青海湖畔開花結果。

  對口支援,緩解群眾難題

  貴德縣常牧鎮上崗查村52歲的尕日毛措,3年裡兩次接受了江蘇醫生陳耀華為她做的免費白內障手術,雙眼重見光明。2016年夏天以前,貴德人民醫院還從未獨立開展過白內障手術。如今,醫院眼科在陳耀華的帶領下,從擁有1名眼科醫師發展為3名眼科醫師,成為青海省白內障復明定點醫療機構。

  “每位援青專家帶好3名本土人才﹔重點選派3名技術骨干赴江蘇進行專項培訓﹔幫助所在科室建立一整套標准化規范流程。” 江蘇援青干部、海南州衛健委副主任馮廣清介紹,通過實施組團式對口支援,選派當地最需要的學科專家,實現對海南州25家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幫扶的全覆蓋。目前,已建立規范標准、引進新技術各17項。

  “對口支援立足醫療衛生、教育等最緊迫的民生需求,先后建成了海南州藏醫院、同德縣人民醫院、海南州民族體育場、共和縣城北新區九年一貫制學校等一大批民生保障急需的項目,有效緩解了海南州群眾看病難、上學難等生活難題。”陳明介紹。

  項目建設,聚焦脫貧攻堅

  塑膠跑道環繞的足球場,村子裡干淨的道路、豐富多彩的文化牆以及整齊美觀的新居,每戶一家小院,如今的興海縣安多民俗文化村已經是當地的網紅村。

  走進村民浪科家,最引人注目的是客廳一面牆,貼滿兩個孩子的40多張獎狀。“隻花了1萬多元裝修費用就住進新家。不僅脫貧了,孩子上學也近了。”浪科高興地介紹,原來住在10多公裡外的龍藏鄉桑什多村,路況不好,生活不方便,孩子上學很困難。如今女兒才讓卓瑪與哥哥都就讀於興海縣第二民族中學。

  興海縣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重頭戲。由江蘇參與援建的興海縣安多民俗文化村,就是海南州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853戶農牧戶2018年搬至該安置點后,當年全部實現脫貧。

  陳明介紹,江蘇把近2億元對口支援資金向精准扶貧聚焦,重點投向包括危房改造、住房困難戶住房改造、飲水安全工程、高原美麗鄉村建設、村庄環境綜合整治等,通過實施這些項目,幫助居住在偏遠鄉村的農牧民群眾基本生活條件有了保障。

  產業合作,激發發展動能

  今年21歲的劉生旭,兩個月前在位於家鄉海南州共和縣的遠景能源公司找到了一份技術工人的工作。“工資比之前高很多,工作也離家更近了。”劉生旭說,這份工作是在家鄉的網絡招聘平台找到的,原先他的單位離家有七八百公裡。

  2017年落地海南州的遠景能源海南州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風機裝備,是海南州和江蘇對口支援平台引入的第一個高端制造業項目。“這裡距離風場特別近,將訂單放在這裡生產,物流運輸距離從原來的2000多公裡縮減為100多公裡。”總經理劉昌雲介紹,2018年,遠景能源正式量產,今年產值可以達到10億元。

  10年來,江蘇通過南京經貿洽談會、“青洽會”等平台,與海南州簽約資源開發、特色產業培育、電子商務、規模化養殖場等合作項目163項,簽約協議資金近399.64億元。特別是從2016年開始,青海省與江蘇省簽訂了以消納海南州新能源電量為內容的《青電送蘇框架協議》。截至目前,消納新能源電量33億千瓦時。

(責編:甘海瓊、陳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