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出來的”村集體經濟

2020年11月03日09:15  來源:青海日報
 

商鋪經營者查看微信收益。 通訊員 魏宗輝 攝

這幾天,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積石鎮東街村黨員活動室格外熱鬧,當村黨支部書記吳經國邁著輕快的腳步走進來時,等候許久的“兩委”委員和村民代表們將他請到了人群中間。“吳書記,可是帶來好消息了?”

“的確是好消息,盡管今年受疫情影響,市場略冷淡,然而咱們25間鋪面基本都租出去了,村民們的醫療保險有著落了!”吳經國說完,高興地把承租合同呈現給大家。

如何給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利益?為找到正確的方法,東街村黨支部探索過不少路徑。曾跟風開辦農家院、嘗試加工過當地特產,但經濟效益不佳,結果均不理想。

“綜觀全國各地像我們這樣在縣城的村子,很多都憑借商業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也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我們沒做到,說明勁沒使對。”在吳經國看來,前期的種種如同“試錯”,堅持下來前途就在“燈火闌珊處”。

總結經驗教訓,2014年經全體村民同意,東街村決定大力發掘臨街的區位優勢,將位於縣城中心地段的村集體土地重新整理開發修建鋪面,通過對外出租獲取租金實現村集體經濟“破零”。

地利、人和皆備,加上“整合村集體各類征地補償款資金”的東風,東街村黨支部說干就干,先后投入120多萬元,沿積石大街,在近670平方米的村集體土地上修建了3層28間鋪面,於2016年如期竣工。

“經過村黨支部與村民商討,留下3間鋪面作為村子集體活動的場地,剩余的25間鋪面以每間每年0.5至2萬元不等的價格對外出租。”憶起當年,吳經國臉上浮現出欣然的微笑。

進入“十三五”,隨著縣城經濟快速發展,縣城商鋪經濟效益日益凸顯。東街村鋪面都是商人眼中的“香餑餑”,每年無一空房。截至目前,已累計收取租金60多萬元。2019年更是創下歷史新高,達到了21.9萬元,成為了讓村民年年獲益的“鐵飯碗”。

口袋富了,村“兩委”將更多關注投向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上。“村民中殘疾人和老人所佔比重較大,各家每年繳納合作醫療保險少則兩三百多則上千,也有人沒交合作醫療保險,導致最后生病無法報銷。”對此,吳經國提出了一個分紅方式——用村集體經濟收入繳納全體村民的合作醫療保險費用,得到全體村民一致同意。

有5年來的收益作基礎,東街村壯大村集體經濟的信心十足。2019年,黨支部經全體村民同意,在鎮政府統一整合下,村裡投入非貧困村100萬元的發展資金在繁華地段購置了商鋪,當年獲得了4.2萬元的租金。

每天,年過70歲的吳經國都會沿街邊的商鋪走走,看著生意興隆的各個商家,心中非常踏實,他說:“我們村的集體經濟是積石鎮17個村裡收益最好的,這讓我們對未來有更多選擇,要向著更好的方向奮斗。”這份底氣激勵著黨員干部,也激發著村民們發展的動力。

這些年,村裡涌現出多位致富帶頭人,在促進村民就業的同時,也啟迪了大家創造美好生活的想法。對有創業意願的村民,村裡提供優先租鋪面等便利條件加以支持,全村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面貌。永盛生活超市老板尕藏加說:“我們超市今年9月開始營業,租了兩間東街村的鋪面,每年租金3萬元,這裡地段好人流多,我估計今年能收益達5萬元。”

“從以前靠種庄稼收入微薄,到征地后的摸索,東街村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解決了村民的基本醫療和養老問題,讓人們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幸福。”黨員惠彬說。為了讓村民的增收路越走越寬、后勁不斷,村裡還對年輕人進行技術培訓,讓每個人擁有一技之長,帶動全家長久增收。

5年中,東街村支部班子在實踐中收獲真知,立足縣城所在地的位置優勢,因地制宜,大膽盤活集體資源,在積石鎮率先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破零”,而且持續擴大產業,提升村民生活水平。不僅使村民成功適應了城鎮化的轉變,還成為了全縣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榜樣。

如今,每當與東街村村民談到村子的那些出租鋪面,他們總是充滿自豪地給你講講這5年來生活的變化,以及心中的未來發展藍圖。

(責編:劉沛然、陳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