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利用,讓秸稈成為“綠色稈”“黃金稈”

王玉娟

2020年10月28日10:11  來源:青海日報
 

打捆運輸一體化作業。 包銘泰 攝

秸稈打捆作業。 包銘泰 攝

農機具發放。王寶元 攝

  十月的互助土族自治縣南門峽鎮,秋收后田野裡的秸稈,在藍天下依然滿目金黃。秸稈打捆機、摟草機在田野裡緊張作業,一捆捆成形的秸稈,被撿拾裝車拉走,再也尋不見焚燒秸稈的滾滾濃煙。

  “這是自走式方草打捆機,這個割台是我們后面加裝的,因為留茬太高,所以要二次剪割。用這種改進之后的機子,對地裡過長的秸稈再次剪割后,進行撿拾打捆。你們看,把原有機械改進了一下,現在這些麥草就完全收進來了。”在南門峽西山根村,互助佳華生態牧草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國成,指揮著村民將打捆后的秸稈裝車。

  “現在是秸稈收集的高峰期,隻要不下雨,我們合作社3台打捆機,一天滿載的話,可以完成200多畝(1畝≒0.067公頃)的作業量,大概能打2400個草捆,1噸大概有60個草捆,每個草捆在15到20公斤,一個捆子現在最高能賣20元錢。”徐國成說。

  傳統農業生產中,農作物秸稈的利用率很低,農民一般都採用焚燒的方式來處理農作物秸稈。但直接焚燒對空氣質量造成嚴重危害,並威脅人的身體健康,還易引起火災。秸稈焚燒也會破壞土壤結構,將土地中的有機養分、氮素等全部燒掉,造成土地水分蒸發,破壞土地的抗旱能力和保濕能力。

  據了解,我省農作物秸稈產生量為259多萬噸,可收集資源量為221多萬噸,綜合利用率80%,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從過去的一燒了之到現在的變廢為寶,2019年全省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各試點地區把推進秸稈綜合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鄉村振興、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結合起來,構建起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長效機制,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2020年全省試點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5%。

  “秸稈綜合利用是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省創建的內容之一,為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和改善生態環境,結合全省實際,各地農牧部門繼續抓試點,重結合,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試點地區提倡增草減料,引進新技術新裝備,提升秸稈收集機械化水平,提高秸稈離田率、收集率,減少秸稈長途運輸,鼓勵就近利用,通過微貯、氨化、青黃貯等技術持續提高飼料化利用,引導企業市場化利用秸稈。”省農業農村廳科技處副處長蔣海介紹。

  秸稈離田,不見了滾滾濃煙

  作為我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之一,2019年以來,互助縣共計投入資金543萬元,用於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建設。

  “以前秸杆綜合利用在全省來說都是一個空白,沒有經驗可循。試點縣建設以來,在農業農村廳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通過不斷調整和不斷嘗試,經過兩年的努力,已在全縣建立起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收集網點30個,初步建成了農作物秸杆綜合利用網絡。建設了三個農作物秸杆收儲運中心,實現了全縣秸杆規模化收集和規模化儲運。”互助縣農業農村能源資源保護服務中心主任包銘泰介紹。

  自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實施以來,互助縣按照國家項目和項目實施經營主體自籌部分資金及國家購機補貼政策相結合的方式,多方籌措資金,避免實施企業過多依賴國家項目資金,最大限度地擴大全縣秸稈收集的專用機械保有量,讓有效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培育壯大經營主體以市場化模式進行多種經營。

  “我們將農民自己購買的設備和國家購機補貼結合起來,對購買機具的農民進行必要的補助,農民自己投入的錢就大大減少了。”包銘泰說。

  “我們這30個合作社,都是在縣市場監管局注冊、農業部門備案成立的,有一定規模和實力。國家給我們配套了一台秸稈收集方面高檔的自走式方草捆打捆機,無償使用,我們自己配套一台相應的設備。每個合作社每年都訂了目標考核任務,聽從縣農業農村能源資源保護服務中心的統一調動,按照區域集中連片作業,防止出現遺漏。”互助縣贊進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權守義告訴記者。

  互助縣農業資源較為豐富,有農戶8.2萬戶,總播種面積90多萬畝,年產秸稈理論資源量49.16萬噸,可收集量約有43萬噸,平均綜合利用率70.19%。

  從以前對秸稈焚燒的圍與堵,逐步引導到秸稈利用與發展的渠道上,互助縣為農業面源污染的治理開辟了新的方向,不僅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還增加了農業的附加值。

  “其實秸稈回收的利潤挺大,平均1噸能掙1000元,純利潤也有300元左右。但現在主要困難是跟農戶之間的溝通,再加上機械數量有限,很多秸稈就扔在地裡,收不上來,很可惜。現在我們的做法是,把農戶的秸稈收掉,再把地給農戶翻掉,這樣春耕時他們就不用翻地了,農戶也高興。現在西山根一社的我們已經做完了,開始做四社的,趕明年4月份春播時,作業面積大概能有1萬畝,可以收集秸稈草捆2000多噸,年還可以生產顆粒飼料150噸。”徐國成高興的同時,也有些遺憾。

  在包銘泰看來,沒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去吸引,就不可能有市場主體自主介入。

  “要想在最快的時間內將秸稈綜合利用之路拓展開來,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資金支持。同時,將扶持與經營主體的自我發展相結合,就能從根本上解決秸稈焚燒污染及二次利用的問題。”包銘泰說。

  “我們通過培訓村干部、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不僅讓更多人認識到了秸稈焚燒帶來的污染和危害,更為秸稈綜合利用提供了建設性的建議。在全縣逐步形成合理布局、多元化發展的秸稈產業格局。”縣農業農村和科技局副局長付師民表示。

  據了解,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各試點縣結合實際,因地制宜,以用促禁,積極探索構建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長效機制。

  西寧市湟中區通過發放宣傳材料、懸挂宣傳橫幅、政策講解、召開秸稈綜合利用現場會、結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等多種方式,宣傳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

  2019年以來,湟中區在秋收開始至翌年春耕之前開展秸稈禁燒巡查工作,以“疏堵”相結合為原則,大力提倡秸稈禁燒,推動秸稈資源化有序利用。

  綜合利用,點“秸”成金

  互助縣的農作物秸稈主要用於收集打捆,根據全縣實際,互助縣將秸稈利用主要側重在飼料化和肥料化利用方面。今年,互助縣為實施項目的合作社配置了秸稈粉碎機,將小麥秸稈和豆類秸杆一起加工成草粉,成為優質的飼料。還進行顆粒飼料的生產等,將秸稈飼料化利用﹔同時配置秸稈還田機,對秸稈進行粉碎還田,引導農民對秸稈進行肥料化利用,提高土壤肥力。

  互助佳華生態牧草種植合作社的儲運中心,已經打包的一捆捆秸杆整齊碼放,秸稈制成的顆粒飼料正在場地中晾晒。

  “這台設備是生產顆粒飼料的,這種草顆粒牛羊很喜歡吃,營養價值相當於黃草,便於儲存,也方便食用。運輸時也很方便,裝車也能多裝,運費也劃得來。”徐國成說。

  “互助縣現有存欄牛4.5萬頭,羊22萬隻,生豬20萬頭,每頭牛的草料日均消耗量為5公斤,一隻羊消耗草料日均1.5公斤,每頭豬日消耗草粉1公斤,這些牲畜每日的秸稈消耗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通過秸杆收集打捆,制造顆粒飼料,出售給養殖企業,或是養殖戶自我收集與利用。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大的秸稈飼料化利用空間。”包銘泰心裡有一筆清晰的賬。

  王國英是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李二卜鎮前龐村楊家灣社種養殖大戶,種植了65畝的小麥、玉米,飼養了12頭牛和120隻羊。他告訴記者,項目扶持他們家鍘草揉絲機一台,將收集的玉米、小麥秸稈進行揉絲或鍘短,飼喂牛羊,一年利用的秸稈達到70噸,年收入達到17.5萬元。

  “這些秸稈確實是值錢,往年燒了太可惜了。”王國英感慨。

  民和縣核桃庄鄉養殖大戶馬維青,有牛舍700多平方米,存欄牦牛100多頭。馬維青將牧區的牦牛購買運至當地進行育肥,利用冬季牧區青黃不接的時間差,獲取經濟利潤,僅去年飼喂牦牛玉米秸稈就達200噸,年收入25萬元。

  民和縣順應“農畜聯動、草畜結合,打造農區畜牧強縣”的畜牧業發展戰略,明確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利用,發展綠色畜牧業,實現增加農民收入的目標。

  “養殖戶收集本人或其他農戶種植的農作物秸稈,進行粉碎揉絲后飼喂牛羊,形成種植-養殖、種植-養殖-加工型的綠色有機生態循環農業模式。這就是典型的循環經濟,變廢為寶,並具有簡單易行、省功省時,便於長期保存,全年均衡供應飼喂等特點,既解決了冬季牲畜飼料缺乏等問題,又節省了飼料糧,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民和縣農業農村和科技局局長付彥龍表示。

  湟中區全區各類作物種植面積87.3萬畝,農作物秸稈產生量23萬噸左右,可收集利用秸稈資源量17萬噸左右。

  全區利用機具購置補貼,穩步向秸稈綜合利用專用機具傾斜。為便於管控作業質量,對參與項目設施的動力機械和秸稈撿拾打捆機械安裝GPS智能檢測設備,有效提升了秸稈綜合利用機械化水平﹔重點支持合作社進行3萬畝秸稈離田作業,實現經濟效益264萬元,補助標准為每畝20元。培育收儲運體系,為小農戶、種植大戶提供服務,為秸稈的資源化利用,提高經濟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持。

  “這兩年,湟中區探索補齊綠色發展短板,提煉出符合實際的綜合利用模式。一是機械化秸稈打捆離田,加工成飼料,用於畜禽養殖,畜禽糞便作為肥料還田,形成一條完整的生態循環系統。二是將秸稈粉碎還田,間接肥料化,消除農業面源污染。以小麥、油菜粉碎還田為重點,結合深鬆整地項目完成了9.32萬畝秸稈深鬆粉碎還田作業。預計今年綜合利用率在去年84.03%的基礎上增加一個百分點,將突破85%。肥料化佔比超過50%。”湟中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經過試點,我省堅持農用為主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綜合考慮地理氣候、種植結構和畜牧業發達的特點,確定飼料化利用是我省秸稈利用、發展循環農業的有效途徑。

  扶持秸稈青(黃)貯、顆粒飼料加工,保障畜牧養殖的飼料供給,促進種養結合,過腹還田,繼續提高秸稈綜合利用農機裝備水平,推動秸稈機械化還田,進一步提高飼料化、肥料化綜合利用率。充分發揮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作用,培育發展秸稈收儲運等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並將農機購置補貼、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扶持措施與秸稈綜合利用有機結合,形成政策合力,有效提高我省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現在,秸稈綜合利用在全省正逐步形成循環產業鏈條,把原本廢棄的秸稈變成了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稈”、農戶增收的“黃金稈”。

(責編:甘海瓊、陳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