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聚力脫貧攻堅 打贏決勝之戰

咸文靜

2020年10月17日09:46  來源:青海日報
 

互幫互助奔小康,領到工資的“貧困戶互助小組”成員笑得合不攏嘴。 青海日報記者 李娜攝

玉樹州治多縣治渠鄉同卡村的村民正在擠牛奶。 新華社記者 韓方方攝

  顛勺、翻炒、調味、出鍋……成林動作嫻熟,一旁的西尕拉毛配合默契。幾分鐘后,小小的廚房彌漫著陣陣香氣。准備上桌的幾道家常菜色香味俱全,就像成林和西尕拉毛如今這生活一樣,熱氣騰騰。

  成林和西尕拉毛來自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不同地方。巧的是,原來她們都曾是貧困戶。短短幾年間,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發生在她們身上。就拿31歲的成林來說,從地地道道的牧羊姑娘到縣政府食堂的掌勺廚師,從生活窘迫的貧困戶到有著固定工資的上班族,她所向往的生活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落下一個地區一個民族。

  五年來,省委省政府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標准,按照“四年集中攻堅,一年鞏固提升”的總體思路,以“1+8+10”政策體系為牽引,統籌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對口援青和東西部扶貧協作,扎實推進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就。

  五年來,全省42個貧困縣(市、區、行委)、1622個貧困村、53.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貧困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底的2196元增長到2019年的8996元,年均增長42%。

  強機制,脫貧攻堅體系建起來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朴實的話語,成為貧困群眾心頭最溫暖的希望,更是時代交給青海的歷史任務,黨中央交給青海的千鈞重擔。

  號角催陣,航向篤定。

  青海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圍繞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全方位深化扶貧領域改革,創新扶貧體制機制,形成脫貧攻堅“六大體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支撐。

  從責任體系看領導組織力量之強。按照“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要求,堅持五級書記抓扶貧。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雙組長”,每個市州安排1名省委常委和1名副省長包“戰區”督戰,39名省級干部聯縣指導。8個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向省委簽署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

  從政策體系看工作推進力度之大。立足省情實際,制定出台“1+8+10”政策舉措,省直相關部門出台200多個政策文件或實施方案,各地相繼出台和完善“1+8+N”的脫貧攻堅系列文件,對扶貧領域“老大難”問題提出針對性措施。

  從投入體系看工作擺位之高。堅持“小財政大民生”理念,建立省級專項扶貧資金每年增長20%的投入保障機制,持續加大扶貧資金投入。2016年以來,全省投入到脫貧攻堅的各類扶貧資金超過1200億元。

  從動員體系看參與范圍之廣。建立“一聯雙幫三治”、定點扶貧、結對認親等工作機制,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截至目前,累計落實各級各類幫扶資金14.5億元。深入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援青工作,2016年以來對口援青六省市累計投入幫扶資金78.18億元。

  從監督體系看監督執紀之嚴。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各環節,深入開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做到扶貧工作推進到哪裡,監督執紀就跟進到哪裡。健全約談提醒、定期調度等制度措施,切實加強對脫貧攻堅的跟蹤問效。設立12317扶貧監督舉報電話,把各方面監督結果運用到考核評估和督查巡查中。

  從考核體系看成效要求之高。出台市縣黨委政府和省直行業部門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辦法,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責任體系進行考核。對排名靠前的地區通過以獎代補進行表彰獎勵,對排名靠后的地區約談提醒,較真碰硬促進真抓實干。

  保增收,貧困群眾腰包鼓起來

  在精准脫貧這場戰役打響之初,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被確定為全省深度貧困地區之一。

  貧困群眾如何穩定脫貧?怎樣避免出現返貧現象?

  同仁市把培育熱貢文化產業作為帶動貧困群眾增收的重要支撐,提出“文化產業+扶貧”的思路,高標准創建省級文化產業扶貧試驗示范園,引導扶持民間藝人投資創辦熱貢文化企業。如今,當地已有20多家頗具規模的畫院,大小文化企業400余家,從業人員超過4萬名。建成的唐卡、堆繡、泥塑、雕刻等4個文化扶貧產業園創作基地下設各類扶貧車間20余個。

  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將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60%用於產業扶貧,五年來,通過構建到縣、到村、到戶扶貧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牦牛、青稞等特色優勢扶貧產業,49.2萬有能力的貧困人口有產業增收項目,產業收入佔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

  脫貧的發力點,一個是產業,還有一個是就業。

  早上8時30分,63歲的梁君出現在一處農家小院門口。大門上,“精准扶貧就業車間”幾個大字格外醒目。

  車間建在家門口,掙錢不用往外走。從農民到工人,能在這個年紀成功轉型,對於梁君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其實,不單單是她,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恰卜恰鎮加拉村的扶貧車間裡,已經有幾十位村民實現了這樣的轉型,每個月有1500元至4000元的收入。

  放眼全省,青海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和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治本之策,通過提升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打造“拉面經濟”傳統勞務品牌、建設扶貧車間等措施,拓展貧困勞動力就業渠道。

  開發式扶貧的意義有多大?一個案例或許可以回答。

  豐收的季節,興海縣河卡鎮五一村的強盛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忙碌的場景,折射出發展道路的變化。

  興海地處高寒地帶,氣候條件極其嚴酷,牧草生長期短,冬春季牲畜營養缺乏。為了走出超載放牧與草原生態惡化的惡性循環,幾年前,村上成立合作社。養殖組以夏季劃區輪牧、冬季半舍飼飼養的模式進行高效養殖﹔種植組建立飼草料庫,統一管理飼草地種植及飼草料加工儲備,實現有機牧草就地種植、就地利用,滿足有機牛羊養殖生產需要。去年合作社收入640.63萬元,人均分紅1.8萬元。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省共組建成立961家生態畜牧業合作社,6.5萬戶農牧民群眾實現了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牧民變股民﹔培育扶持380家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帶動8.2萬農牧民群眾務工增收。

  補短板,貧困地區發展底氣足起來

  “以前娃娃上學、看病都不方便,全家就靠放牧過日子,咋能想到我們會過上和城裡人一樣的生活!”前些年,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吉邁鎮垮熱村牧民洛角最大的夢想是讓生活更加方便一些。“小康”對他來說,還是個新鮮詞。

  如果說全面小康與中國夢相互激蕩,凝聚起全社會的“最大公約數”,脫貧,無疑是小康的“最后一公裡”。

  五年來,青海始終把補短板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搶抓脫貧攻堅政策機遇,下大力氣破除影響脫貧的長期性瓶頸制約,貧困地區面貌明顯改善,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深度貧困短板這樣補齊:針對15個深度貧困縣、129個深度困難鄉鎮和24.1萬深度貧困人口,制定出台“2+5+N”政策舉措,按照“三個新增”要求,將新增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80%、對口援青和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的70%統籌用於深度攻堅。

  “3+1”領域短板這樣補上:聚焦“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短板,以絕對貧困“清零”行動為載體,貧困群眾住房難、吃水難的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上得起學、看得起病的保障水平明顯提升。

  基礎設施短板這樣補全:集中精力解決交通、電力、網絡通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為貧困地區打基礎、增后勁,有條件的行政村道路硬化率、客車通達率、光纖寬帶率均達到100%,4G無線網絡全覆蓋,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8.8%,貧困地區鄉鎮大電網覆蓋率達到97%。

  坐落於縣城西南角的嶺格社區是達日縣最大的扶貧安置點,共安置貧困群眾2000余人。社區不僅配套基礎設施,還修建了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

  “搬到這裡以后自己看病、小孩上學都特別方便。我在縣城找了一份卸貨的工作,妻子是生態管護員,每年有21600元的固定收入。如果沒有政府幫助,我想一輩子也過不上這麼好的日子。”告別了簡陋的帳篷,住進了寬敞明亮的二層小樓,說起現在的新生活,洛角笑得合不攏嘴。

  促提升,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起來

  瑪沁縣地處三江源生態保護核心區。短短幾年間,全縣14個貧困村全部脫貧退出,實現絕對貧困“清零”目標。

  “雖然實現貧困縣摘帽,但和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依然不輕。全縣36名第一書記、65個駐村工作隊還會保持戰斗性和連續性,繼續在扶貧與扶智扶志上下功夫,提升貧困群眾內生造血功能。”瑪沁縣委書記熊元來說,縮小社會公共服務差距,探索轉型脫貧新方法等是今后鞏固脫貧成果、實現小康的工作重點。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反映出青海面對這場“大考”的態度。在全力推進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同時,青海把防止脫貧戶返貧和新生貧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源頭防控和后續提升並重,切實增強脫貧穩定性,促進貧困群眾長遠發展。

  提質量,增收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在全國率先制定《關於鞏固脫貧成果的實施意見》,按照“四個不摘”重大要求,確保脫貧成果貨真價實。扎實開展“補針點睛”專項行動,聚焦6個方面16項重點內容,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點要害、再加強。

  保基本,求精准,構建民生保障安全網——一方面,健全防貧機制,對致貧返貧人口及時開展針對性幫扶,做到關口前移、防范在先﹔另一方面,將有致貧返貧風險的人口及時納入民政救助體系,通過納入農村低保、臨時救助等措施,幫助實現穩定脫貧,降低返貧致貧風險。

  去年5月,西寧市湟中區土門關鄉上山庄村的溫興才因主動脈夾層入院治療,累計花費20余萬元。報銷后,個人支付費用仍高達13萬元。這對於剛剛脫貧的溫興才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

  幸運的是,當地按照因病救助、因學救助、因災救助三類設置防貧保障線,有效筑牢了防貧“保護牆”,杜絕了“邊脫貧、邊返貧”現象發生。

  “黨和政府不僅幫我們脫了貧,還在脫貧之后繼續幫助我們。感動的同時對今后的生活也有了信心!”根據相關規定,溫興才領到了88000余元的防貧救助資金。

  謀長效,促振興,提升百姓幸福指數——深入實施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累計投入資金74.32億元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和村級組織帶貧能力,促進農牧民群眾共同富裕。

  坐落在青海湖北岸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泉吉鄉扎蘇合村結合實際探索成立旅游協會,打造獨具民族特色的旅游度假村和牧家樂鄉村旅游基地,建成后整體承包出去。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43.7萬元。

  跟扎蘇合村一樣,目前,全省4146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全面“破零”。截至2020年7月份,全省村集體經濟總收入10.78億元,村均26萬元。

  今年,面對疫情造成的影響,青海在推進復工復產的基礎上,把保就業作為民生大計和“六保”首要任務,通過落實就業補助、鼓勵企業吸納就業、支持開展中介服務等舉措,擴大就業規模,實現穩定增收。同時,把消費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升級版,建設全國消費扶貧青海眾創基地和“青品匯”線上平台,在廣東、浙江、陝西等14個省(區、市)開設44家青海特色農畜產品展銷店,與北京、浙江等地簽訂了27萬份“扶貧大禮包”銷售訂單,在西寧市區人員流動密集場所安裝扶貧智能櫃員機100余台。

(責編:甘海瓊、陳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