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讓生態文明之光照耀青海高原

2020年10月13日09:29  來源:青海日報
 

生態是青海最寶貴的資源、最明顯的優勢、最亮麗的名片,也是青海進位趕超的不竭動力。多年來,我們從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態旅游到高寒、無污染的有機生態農業,再到風、水、光能生態、經濟的雙贏,在生態保護優先理念下,青海走出了一條保護與發展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發展之路。

發展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業以及相互融合的生態經濟業態,豐富的生態資源優勢已經在逐漸變為經濟優勢、競爭優勢、發展優勢。一路行走,高原大地處處展現生態經濟的勃勃生機。

磨爾溝的致富“磨”法

以良好的區位條件和周邊原生態自然資源為依托,互助土族自治縣南門峽鎮磨爾溝村,投資2600萬元啟動實施村級旅游扶貧項目,在山溝溝裡建起了集餐飲、住宿為一體,融合“智慧露營基地”、游步道、“綠野滑道”等游樂設施的鄉村旅游景點,每日可同時容納266人用餐、30人住宿﹔沿線開設“農家樂”10家,商鋪10家,為游客提供了安全舒適便捷的食宿環境,帶動該村300多家農戶1000余人增收致富。攝影:陳俊 羅珺

荒漠變綠洲,清潔能源讓生態與經濟齊發展

“風沙逼走了不少住戶,還嚴重影響著不遠處的黃河生態安全。”地處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境內的塔拉灘,曾受地理和氣候因素的影響,常年被風沙侵蝕,植被覆蓋率低,自然條件惡劣,經濟發展困難。

而現在,當你重新踏上這片土地,一排排閃著藍光的光伏板下是茵茵的綠草地和悠閑的羊群。這裡已由沙化土地的“不毛之地”變為國內最大的光伏發電基地。

依托於我省境內每年1600小時左右的平均日照時間,多年以來,青海光伏以平均每年100萬千瓦的速度有序增長。2012年,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太陽能發電基地落戶塔拉灘,創造性地引入“牧光互補”模式,用大面積的太陽能光伏板代替了光禿禿的沙石地面,並結合當地土壤、水質,在光伏板下種植了雪菊、紫蘇、透骨草等高原生態作物。

“光伏板有益於降低風速,降低水分蒸發,對植被起到了庇護作用。”中利騰暉共和新能源有限公司運維部站長李峰介紹,通過種植植被,使光伏板下的風速減小了50%以上,水分蒸發量減少了30%以上,空氣濕度增加近5%,植被高度也增加了14厘米,水源涵養量大大增加,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遏制。發展光伏產業,是當地生態環境得以改善的重要原因。

但日益長高的草場對光伏發電產生了影響,除草又是一筆巨大的費用,因此,園區企業想出了讓羊群“處理”草長太高的問題,積極幫助當地群眾養起了“光伏羊”。既解決了影響發電量的問題,又消除了火災隱患,降低了成本。

當地人把一塊塊光伏板稱為荒漠上的“太陽”,它在帶來生態效益的同時,還為貧困群眾帶來穩定收入。據了解,光伏發電給海南州帶來的經濟效益已經超過了該州經濟總量的50%。同時,全州5縣11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均在光伏產業園集中建設,收益達到6000萬元。淨收益的60%用於貧困村村集體經濟發展,40%用於公益性崗位,扶持貧困人口就地就業。

我省是清潔能源大省,水電資源豐富,太陽能資源得天獨厚,風資源居全國前列。自2017年以來,連續實施綠電7日、9日、15日活動,不斷刷新供電時長記錄。2020年5月9日啟動綠電三江源百日系列活動,青海電網連續100天對三江源地區16個縣和一個鎮全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實現用電零排放。

從全球單體最大的光伏電站到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光伏電站,再到全球首個以輸送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輸電大通道,從資源開發向新能源、新材料轉型,從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今天的青海,無論是著眼於新老環境問題交織的挑戰,還是瞄准建設美麗青海的目標,都在持續加快生產生活的綠色轉型。

窮山溝變風景地,生態旅游發展優勢凸顯

“真沒想到靠著身邊的山山水水,還能端起致富的飯碗。”家住互助土族自治縣磨爾溝村的村民裴生軍一家近幾年憑著發展起來的鄉村旅游開起了農家院,日子越過越紅火。

9月初,坐落在大山裡的磨爾溝村已經逐漸有了秋天的顏色,村庄沿山谷蜿蜒布局,流水穿村而過,不遠處的南門峽水庫幽綠靜謐,“山水林草湖田”構成的田園美景在這裡美輪美奐。應著秋景,不少游客的車停在了磨爾溝村,村民們也陸續在家門口擺起了小攤。依托磨爾溝村鄉村旅游的發展,裴生軍和妻子在家門口銷售當地特色小吃,僅今年半年的收入已經超過往常外出打工一年的收入。

地處腦山,曾經磨爾溝村耕地少,農業經濟薄弱,產業基礎單一,發展滯后,建檔立卡貧困戶佔全村總戶數的三分之一。“旅游還未發展起來之前,大部分人都選擇外出務工,村裡1000多人隻剩100多。守著青山綠水,卻留不住人。”第一書記唐忠林依然清晰地記得當時村裡的情況。

如今,這裡已經從原來不起眼的偏遠村落變成了網紅地,隨著磨爾溝村鄉村旅游的發展,村民們全程參與到鄉村振興建設中,通過修建木棧道、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廁所等旅游基礎設施,以生態文化旅游扶貧的形式,引導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目前,全村46戶從事鄉村旅游經營,整個景區吸納貧困戶60多人,佔全村貧困戶的60%以上,貧困戶平均每月增收2000多元。村子變美了,村民的收入渠道更寬了。

同時,磨爾溝村不僅成為環西寧一小時旅游圈內的“網紅”旅游點,還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今年,磨爾溝鄉村旅游景區高空吊橋、玻璃滑道等娛樂項目投入運營,自6月22日景區開業以來,吸引游客15萬人,總營業收入129萬元,最多一天接待游客人數超過7000人。“如今,依靠鄉村旅游,家家都過上了好日子。所以我們更要把生態保護好,把美景留住,乘著黨的好政策的春風,讓日子越來越好。”說起磨爾溝村的變化,村民們感慨萬千。

生態旅游,保護優先。青海正以創建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省為抓手,以建立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為主線,構建生態旅游產品體系,打造綠水青山轉換為金山銀山的西部樣板、高原樣板。

野漿果變特優品,“青字號”產品漸顯競爭優勢

柴達木盆地沙漠是全國八大沙漠之一,是全國沙化土地分布海拔最高,沙化面積最廣,治理難度最大,保護任務最難的地區。治沙綠化成了柴達木幾代人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大事。如今,柴達木已經筑起千裡防風固沙的綠色長城。

林進沙退,綠染黃沙,不僅僅是簡單的國土綠化,在這個行動的背后所產生的枸杞、沙棘、藜麥產業,在防風固沙、保護生態的作用之外,還為企業和農戶帶來了豐厚收入。海西州在沙化治理中,走出了一條從恢復植被、涵養水源到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林漿果資源,實現群眾脫貧致富的路子。

9月1日,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境內的諾木洪農場,又迎來一年一度的枸杞採摘季,辛苦了一年的農民在田間枸杞忙碌地採摘。光照時間長達10小時,晝夜溫差12℃ ,擁有豐富而獨特的光、熱、水、土資源,讓這裡種植出的枸杞所含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和具有調節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成分高,優質大果佔70%以上。鮮紅誘人的枸杞果實綴滿枝頭,農民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海西州種植枸杞3.15萬公頃,進入採摘期的有3.09萬公頃,預計枸杞鮮果總產量達35.18萬噸,干果總產量可達8.9萬噸。來自海西州政府的數據顯示,僅今年近10萬人齊聚柴達木盆地採摘枸杞,預計實現勞務總收入約6.7億元。並且通過土地流轉、股份合作等措施,強化農牧民利益聯結,3.2萬戶農牧民參與企業或合作社經營。

“白刺、沙棘、枸杞和黑果枸杞是青海特色漿果類植物。它們適應干旱、高寒、缺氧、鹽鹼和貧瘠土壤等極端環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是不可多得的再生生物資源。青海的漿果資源必然走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之路。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特色漿果集群的異軍突起,正演繹著向綠色要效益的新業態、新模式。”中科院西北高原研究所博士王洪倫說。

綠色、有機、無污染,除了青海特色的漿果經濟,我省生態農牧業的發展,還讓本地的牦牛、藏羊、青稞、冷水魚等特色農產品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尤其是在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省建設的路上,生態綠色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步伐不斷加快,“青字號”產品的競爭優勢日益凸現。

綠色經濟、綠色環境、綠色城鎮……向綠色要發展紅利,時至今日,發展之“綠”色,已經成為青海堅定不移、始終保持的“底色”,生態經濟發展之蓬勃,也帶領著全省各族兒女大踏步邁向小康之路。(作者:王臻)

【視點短評】生態,讓青海“綠能”無限

當整齊排一的光伏電板厚植成發展的綠色“沃野”,當一個個偌大的風機轉動起發展的“加速度”,當一條條循環生產線並連成日臻完善的產業鏈,當具有高原特色的農牧業轉型為高效集約的生產模式……放眼今日之青海,從三江源頭到祁連山下,從柴達木盆地到湟水河畔,發展生態經濟讓今天的青海處處閃耀著“綠動”的音符,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成為了新青海奮進的時代主旋律。

立足於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再看青海發展今昔,從曾經提出“生態立省”到如今實施“一優兩高”戰略部署,在全國經濟總量中佔比很小的青海一直在自身發展短板中尋求潛能優勢,地域的限制成就了青海寶貴的生態財富,生態讓青海孕育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青海也立足堅持走綠色發展路徑,從一改“黑、粗、重”的發展模式到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從發展高原特色農牧業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省建設,從發展光伏、風電、鋰電等產業到清潔能源全產業鏈日臻完善,青海致力於保護生態的成果正惠澤著發展的方方面面,生態經濟讓青海“綠能”無限。

經過多年發展,青海清潔能源發展勢頭正旺,隨著世界首條清潔能源通道貫通,青海建設清潔能源示范省的步伐又邁出重要一步。在交通閉塞的青南草原,生態畜牧業打破地域和市場限制,正憑借綠色有機打響“青字號”品牌。再到黃河岸畔,綠水丹山憑借姿容讓生態旅游如花般綻放,青海正立足自然資源發掘生態潛力,創造綠色動能。今天的青海,在綠色可持續發展中尋求經濟發展新方式,生態讓青海靚了起來,讓曾經遙遠的青海不再遙遠,應運而生的生態經濟讓青海動了起來,當耀眼的綠色成為發展的主旋律,高質量前進的青海必將行穩致遠。(作者:宋明慧) 

(責編:甘海瓊、陳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