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記者走進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河西鎮賀爾加村村民朱聯產的便民採摘園,一個個白裡透紅如拳頭般大小的桃子笑意盈盈挂在枝頭。
朱聯產是陝西咸陽人,給別人打工時發現貴德縣海拔高、溫差大,特別適合果業種植。2017年,他流轉了當地村民2.33公頃的土地,從老家陝西引進雙紅夏利、北京8號等品種的桃子開始種植。通過朱聯產和妻子的打拼與努力,水分大甜度高的桃子很快得到了市場認可,經常供不應求,還沒出縣城就被消費者搶購一空。
朱聯產說,從7月就開始採摘,今年產量可以達到7.5萬公斤,預計年收入達到10萬元左右。今年又擴大了規模,引進了黃桃、黃蟠桃等新品種。今后,除了為當地群眾每年支付17500元的土地流轉費之外,他還帶動了周邊的貧困群眾參與到栽樹、施肥、疏花疏果等環節,一天為他們支付100元的工資,自己致富的同時也讓鄉親們增加收益。
圖為朱聯產和妻子正在自家的桃園裡採摘桃子。
青海日報記者 欒雨嘉 通訊員 貴組宣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