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青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綜述

咸文靜

2020年09月18日10:15  來源:青海日報
 

化隆縣境內黃河段壯觀景象。 本報記者 祁國彪 攝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全長5464公裡,流經9個省區,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大河。每年向下游輸送264.3億立方米的源頭活水,佔黃河流域水資源總量的49%,惠及整個黃河流域。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青海,黃河的發源地,境內干流總長度1694公裡,流經16個縣域,流域面積15.23萬平方公裡。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青海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

黃河寧,天下平。作為黃河源頭,肩負歷史責任的青海“抓好大保護,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有哪些生動實踐?溯源而下,看發展、寫變化、展成就,我們在黃河沿岸聆聽了一曲生機盎然的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綠色的守望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一個充滿希望的定義﹔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一篇寫滿夢想的文章。

在青海,黃河流域面積達15.23萬平方公裡、干流長度佔黃河總長的31%、多年平均出境水量佔黃河總流量的49.4%,對黃河流域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具有決定性影響。

沒有源頭水源涵養,就沒有幾千年來奔流不息的滾滾黃河。自覺擔負起黃河源頭生態保護治理的重大責任,推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青海義不容辭的重大責任使命。 

“小河有水大河滿,上游有水下游豐。”今年3月3日,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指出,要牢牢把握“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量水而行、節水為重,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統籌規劃、協同推動”的重大原則,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突出黃河保護,強化黃河治理,確保黃河安瀾。

沿著黃河的“腳步”順流而下,“源頭責任、干流擔當”八個字在我們心中變得越來越具象,越來越立體。

這八個字,對於格求一家來說,是融於血脈的初心。

距離黃河發源地約古宗列曲3公裡處,是黃河源頭第一家求中的家。求中或許不清楚黃河源頭的這眼泉水流向哪裡,不知道對於中華民族的意義,但從她記事起,她們一家人都是從這一眼泉水背水喝。“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這一眼泉水養育了我們,我們理所當然要保護好她。”作為約古宗列曲的最初保護者,在這個特殊的家庭,保護河源的理念和精神代代傳承。

求中的兒子格求是一名生態管護員。採訪中,他告訴我們,這兩年泉眼的流量明顯大了,夏季降雨增多了,以前的草隻有手指高,這兩年能長到小腿高了,以前沒見過的野生動物也出現了。上游有水,下游才能豐沛。正如我們所了解到的那樣,自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以來,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遏制,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農牧民生產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筑牢。

這八個字,對於當了34年村黨支部書記的曲智來說,是為民服務的信心。

2017年,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以生態管護員為載體,全面推進“六位一體”網格化管理模式。以花石峽鎮措柔村為例,曲智成為三級網格網格長,三級網格下設五個網格,每個網格10名網格員,加上曲智,全村51名生態管護員全部成為網格員。

“成為網格員后,不僅僅是生態保護,村裡的大小事務都會分擔給網格員。”曲智看來,從牧民到生態管護員,再到網格員,伴隨身份的轉變,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到了村務治理,既要管護好生態,也要服務好牧民。作為親歷者,他從未想過,村務治理和為村民服務,能像如今這樣便捷高效。

這八個字,對於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來說,是堅持到底的決心。

從頒布全省首個“禁塑令”,到打造全省首個縣域內無垃圾示范縣,在生態環境保護的路上,河南縣走出一條別樣的生態環保之路。採訪途中,記者隨意走進路邊的一家商店,發現當地的群眾早已適應了不用塑料袋的生活。除了商家提供的極易降解的紙袋,更多人手裡都自備了一兩個布袋。

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心,在16年的努力中,照進現實。成效究竟如何?群眾的感受更為直觀:“‘禁塑令’是環境保護的好舉措,我們都很支持。”

“現在草原越來越美,我們也是發自內心保護家園,從小孩到老人都知道使用布袋子,特別感謝政府當年的‘禁塑令’,真的是惠及后代的大好事。”

流動的黃河讓群眾腳下的這片土地生動起來,也讓群眾的心田滋潤起來。青海各族兒女正在不斷深化對黃河的認識,深化對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重要性的認識,深化對我們肩負重大責任使命的認識。

發展的足音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強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樣,是重大國家戰略。

面對這個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青海如何以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主旋律,探索出一條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這個答案,在瑪多縣民族寄宿制中學的教室裡﹔這個答案,在五一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裡﹔這個答案,在同德縣巴溝鄉班多村的農家樂裡。

四月中旬,瑪多縣還沒有春的氣息,但瑪多縣民族寄宿制中學的教室裡卻是暖意融融。

“上小學的時候隻能靠燒牛糞取暖,那時候我們身上都有一股牛糞味。再后來是煤暖氣,早上上完幾節課,桌子上就有一層薄薄的灰塵。現在教室裡可暖和了。”取暖方式的變化,讓學生尼杰十分感慨。

一年中有11個月需要供暖,大量的燃煤鍋爐在解決居民取暖問題的同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為幫助瑪多縣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經濟與生態相融的綠色發展道路,2017年起,國家電網公司陸續投入幫扶資金2630萬元,實施瑪多民族寄宿制中學和縣城二片區清潔採暖項目,縣城2019年底實現了清潔供暖全覆蓋。目前,瑪多縣的清潔取暖建設正有序向其他鄉鎮推進。

保護生態就是保護生產力,也是發展生產力,守住生態紅線,才能可持續發展。

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河卡鎮五一村是一個半農半牧村。前些年,村民覺得牛羊多了收入自然也多了。然而,牲畜數量的不斷增加並沒有帶來預想中的財富,反而草層一年年低下去,草場退化的面積一年年多起來。

為了走出超載放牧與草原生態惡化的惡性循環,2011年,村上成立了強盛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養殖組以夏季劃區輪牧、冬季半舍飼養的模式進行高效養殖﹔種植組建飼草料庫,統一管理飼草地種植及飼草料加工儲備,實現有機牧草就地種植、就地利用,滿足有機牛羊養殖生產需要。

從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傳統生產方式向以合作社為主體的適度規模經營轉變,逐步實現了‘減畜不減效、減畜不減收’的目標。去年,合作社收入640萬元,年底分紅335萬元,人均分紅1.8萬元,與全縣人均收入1.37萬元相比,增加0.43萬元。通過這些變化,我們不僅看到了五一村未來發展的希望,更看到了新時代牧民對事業、對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

今年50多歲的姚宏憲家住貴德縣尕讓鄉關加村。和村裡其他人一樣,很早之前,生活全靠那十幾畝地。后來,老姚開始養羊,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成了村裡的養殖大戶。

2017年,借力貴德旅游發展的春風,姚宏憲來了個“綠色轉身”,放下牧鞭搞起了鄉村旅游。去年夏天開始,來的游客越來越多,關加村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到了今年,一到節假日,關加村的旅游採青點常常是一座難求。

黃河沿岸,綠色發展意識深入人心,綠色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數據顯示,2019年,青海實現旅游總收入561.33億元,增長20.4%,越來越多的群眾背靠山水美景忙起來、有事干,吃上了“旅游飯”。

幸福的律動

甘德縣下貢麻鄉俄爾金村,牧民羊拉的幸福感來自於越來越便利、越來越好的生活。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說,水從來不是件大事,但對於像羊拉一樣、常年生活在海拔4000多米的牧民來說,這是個難題。從河邊背水到門口提水,這樣的變化是她從未預想到的,所以才會覺得格外幸福。

久治縣城的一家服裝店內,洛青正在擺放店內已生產好的各種藏式服裝及配飾,在生產車間裡,洛青的愛人英措忙著給一件藏式長袍做最后的縫合。不經意間,二人眼神相對,露出幸福的微笑。這幸福,源自於芝麻開花般的新生活。2017年住進了縣城78平方米的易地搬遷住房,收到了合作社第一份2000余元的分紅。到2019年,洛青家的年收入達到了6萬元,徹底摘了貧困戶的帽子。

共和縣恰卜恰鎮城中社區黨支部書記謝小娟在社區工作了十幾年。作為一名“老社區”,她的幸福感來自於工作,而她工作的秘訣歸根結底“就是從工作實際出發,從群眾身邊事出發。進一步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個故事,一脈相承——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如今的黃河兩岸,天更藍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環境更優美了。隨著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從貴南縣過馬營鎮區出發,幾分鐘后,一個整齊漂亮的新村讓人眼前一亮。

沙加村曾是個一般貧困村。全村400多戶村民分散居住在木格灘、扎德灘、哇什灘三處。由於自然條件惡劣,2017年,貴南縣投資1623萬元,對沙加村139戶584人實施了易地搬遷。同步配套實施的高原美麗鄉村項目,讓新村翻天覆地氣象新。

“以前住在灘上,我們得去集中供水點拉水。電話信號時有時無,遇到急事隻能就近找個山坡尋信號。上學、看病、買東西都得去鎮上。現在,家家都有網絡、戶戶通,還裝了太陽能和熱水器……”坐在炕沿上,村民豆拉措掰著手指細數起了生活中的新變化。村支部書記格保給記者算了筆賬,實施易地搬遷項目的139戶村民中,有31戶貧困戶。按照政策,每戶9萬元的建房款中,他們隻需要自籌1萬元。而其余的配套設施,不用再掏一分錢。

為了夯實發展基礎,貴南縣累計投入7209.76萬元,解決了3.5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投入1.3億元實施了18個行政村電力扶貧工程﹔投入5360萬元實施農牧區道路暢通工程,新建公路131.5公裡﹔投入1.56億元新建改造住房4045套。

這些數據,對於包括豆拉措在內的受益者來說,卻是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以前的老房子少說也有十幾年了。三年前,為了方便照顧兩個在鎮上上學的外孫,我在學校旁邊租了間民房。女兒和女婿留在山上放牧。”精准扶貧工作開始后,老人的女婿南拉太參加了縣上組織的裝潢技能培訓,外出打工也有了一技之長。

文化的脈搏

“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黃河為宗。”——九曲黃河,川流不息,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黃河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源泉所系、血脈所依、根魂所在。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青海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黃河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青海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啟動以來,各成員單位在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的同時又各負其責種好自己的“責任田”,共同推動黃河文化發揚光大。

今年68歲的多貢是令記者印象深刻的一位採訪對象。作為“卓果”(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的一種男子群舞)的創始人,在採訪過程中,多貢始終表現出一種自我矛盾的情緒。一方面,他對“卓果”所包含的文化和價值充滿信心,即便在經濟社會已經取得巨大進步的今天,“卓果”依舊充滿著蓬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了解新鮮文化的今天,他也暗自擔心,“卓果”會被這個時代所淘汰。

正如一些專家所概括的那樣,很多在現代人看來頗有距離感的非遺項目,它們誕生之初都是來自生活,與當時人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隻不過隨著時代變遷,逐漸淡出了大家的視野。

然而,隨著採訪的不斷深入,記者漸漸發現,雖然多貢的擔憂不無道理,但現在的年輕人對於“卓果”的熱愛,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料。

出生於1990年的周才是瑪多縣黃河源民間藝術團的團長。在他這裡,傳承多少有了些“混搭”的意思。對原有的曲調和動作進行改動和更新,讓普及面更廣,適應人群更多。內容變化的背后,是理念的創新,讓傳統舞蹈以更新鮮的姿態走進年輕人的世界。今年29歲的扎西才旦來自扎陵湖鄉,是2013年藝術團成立后的第一批成員。他的父親俄尖是“卓果”最早的愛好者之一,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從小便與“卓果”結緣,旋律、舞步都已爛熟於心,

這種傳承並非個例。瑪沁縣特色產業孵化園內,一幅掐絲唐卡正在指尖的流轉間逐步顯現美麗的樣貌。今年44歲的索南卓瑪是果洛州非遺傳承人,十幾年前,出於對傳統文化和繪畫藝術的熱愛,她參加了培訓班專門學習制作掐絲唐卡。

2012年,索南卓瑪租了間鋪面,正式踏上了創業的道路。從小作坊到成立公司,從單打獨斗到如今26人的團隊,經過多年的努力,索南卓瑪闖出了一番天地。她依靠掐絲唐卡這門手藝積累了上千萬的財富,也通過傳授這門技藝讓更多的人有了生活的出路。累計培訓的1900多人裡,或成為掐絲唐卡技藝的傳授者,或依靠著這門技藝走上創業的道路,或留在索南卓瑪的公司裡工作。

同德縣位於我省東南部,黃河自東南向西轉北繞縣境半周,流經206公裡。除了黃河,提到同德,人們還會想到另外一個稱呼:宗日文化之鄉。

走進黃河岸邊的班多村,高高的院牆上、鐵制的護欄上,裝飾著舞蹈畫面——一個個小人兒手拉手集體舞蹈,古朴中透著靈動,隱隱彌漫出一種遠古文化的神韻。

近年來,隨著精准扶貧和高原美麗鄉村項目的不斷落地,不僅群眾住房難、行路難等問題得以解決,養殖合作社等產業發展也擴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特別是被列為鄉村振興示范點之后,班多村大力發展以黃河大峽谷宗日文化旅游、高原花海及特色民宿為主的鄉村特色旅游產業。如果說,之前的班多和周邊幾個村子是依靠自然風光各自發展旅游產業的話,現在,宗日文化讓這種單打獨斗的模式變為了抱團取暖。

“按照‘文體旅游深度融合’的發展戰略,我們計劃將班多村、團結村、卡力崗村打造成宗日秘境景區。這種發展,不僅僅是像現在這樣通過木棧道把三個村子串聯在一起,而是隨著當地群眾對這一產業的逐步了解、接受,衍生出一些產品,真正實現文化搭台旅游唱戲。”同德縣文體旅游廣電局副局長郭隆生介紹說。

挖掘素材,創作河湟文化時代精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長寧鎮上孫家寨村出土的西漢末期熏爐為文化符號,設計河湟文化品牌Logo——“河湟鸞鳳”,編寫《黃河視域中的河湟文化》一書,創作舞劇《大河之源》,發行“河湟文化”主題郵冊。

籌辦河湟文化論壇,先后開展了文旅人“游”青海、青海人游青海、博物館日、中國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活動,有針對性地把啟動儀式安排在河湟地區,通過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展現獨特的河湟歷史記憶和文化魅力。

從黃河源頭,到河湟谷地,聆聽黃河文化的脈搏,不難發現,在青海,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有頂層設計、有基礎、有載體、有創新、有成效。

(責編:陳明菊、楊陽)